壮大特色产业 促进移民增收——汉寿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加强产业开发的调查
汉寿县有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16482人,分布在全县30个乡镇区的299个行政村843个村民小组。近年来我县立足“中国甲鱼之乡”、“中国黑杨之乡”、“中国苎麻之乡”、“中国淡水珍珠之乡”的产业优势,以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为契机,坚持把壮大特色产业作为加快库区发展、加速移民增收的重心工作来抓,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已形成了杨树、甲鱼、苎麻、油茶、珍珠、楠竹、花卉等特色主导产业,特色产业2008年实现产值12.2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1.6%。去年,全县移民人均纯收入达3249元,比2006年增加1254元,增长35.86%,比全县平均增幅高12个百分点。
(一)
我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推进产业开发的主要做法是注重了“五抓”:
1.抓引导扶持。一是靠落实责任促。依托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农产品资源,我县确定了一批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先后下发了发展杨树、苎麻、珍珠、油茶、甲鱼、花卉等优势产业的实施意见,分别成立了由县级领导挂帅的6大产业领导小组,形成了推进产业开发的合力。二是靠优惠政策引。县财政每年投入产业建设的“以奖代投”资金都在200万元以上,对3个重点产业、6类特色基地、10类经营大户及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给予重奖。同时,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近年来,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共流转土地、水面、山林12万多亩,建成了一批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种养板块。三是靠办点示范带。积极推行县级领导联点、“一局一点”、“百局扶百村”和乡镇干部驻点等办点示范制度,采取“集束式”办点模式,先后建成了6类80多个集中连片的产业示范基地,较好地推进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特色产业开发。
2.抓基础工程。坚持把种苗工程作为推进产业开发的基础工程来抓,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加大了对品种改良和品种推优的支持力度。目前,全县在洋淘湖、朱家铺、大南湖、岩汪湖、龙阳镇等移民重点乡镇已建成较大的优质种苗基地8个,年提供优质杨树苗木400多万株,优质花卉苗木500多万株,优质鱼苗1.3亿尾,优质龟鳖种苗1000万只,珍珠仔蚌近2亿只。特别是县林科所的黑杨苗圃基地、杨旗花木场的花卉苗木基地、南湖渔场的名贵鱼孵化基地、特科所的龟鳖繁殖基地、天湖珍珠养殖场的珍珠孵化基地、草食动物繁养场的山羊种苗基地等一批优质种苗基地不断发展壮大,种苗品种不断改良更新,大大提高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优质种苗供给能力和农业科技含量。
3.抓产业延伸。县、乡两级以“包、租、卖、送”等形式,采取“三通一平”、“无偿转让”、“大户联营”、“以商引商”等办法,引项目、引资金、引老板、引技术,加快推进农业与工业对接,延长产业链条。近年来,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共引进和开发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188个,合同投资21.8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项目62个,到资7.8亿元。特别是荣祺食品、金牛米业、阳光乳业第一牧场、隆源纺织、鑫源纺织等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成功落户,为产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4.抓机制创新。一是创新了企业与移民之间的“订单”机制。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建有各类产业基地9.5万亩,带动移民户0.37万户。二是创新了企业与协会之间的“互通”机制。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牵头组建了43个跨区域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领域的专业协会,以协会的形式实行产、加、销“一条龙”服务,搞通了市场和信息,搞活了生产和经营。三是创新了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联姻”机制。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全国各地建立的销售网点多达1300多处,订单产品占生产总量的75%。特别是杨木、茭头、小水产加工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市场。目前有荣祺、泰顺、国珍等6家出口创汇企业,年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
5.抓科技开发。精心组织和实施了一批产业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科技项目,黑杨科技产业开发、珍珠大水面生态养殖、中华鳖大规模生态养殖等项目均获得了成功。如在黑杨科技开发方面,研制开发出了获国家专利的“22226”天牛杀灭剂,先后有“欧美黑杨推广与综合技术开发”、“欧美黑杨良种选育与区域性栽培”等8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湖洲抬拢造林和树苗防鼠害用护套”专项技术也达到了国内同类领先水平。甲鱼科技开发在取得原有13项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又先后有特种水产综合养殖技术、中华鳖营养素和口服液系列产品等,荣获全国星火计划实施十周年暨“八五”农业科技攻关成果博览会优秀项目金奖,在甲鱼标准化选择、人工繁养、疫病防治、产品尝试加工等方面均居国内领先地位,成为全国最大的技术交易市场和培训中心。近年来,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还先后引进推广种养新品种上百个,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引进推广苎麻无性繁殖等新技术50多项,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8个,其中部分已成为了省级示范基地。
(二)
从我县产业开发的成效来看,在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增加移民收入、提高移民生产技能、加快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加快了移民的增收步伐。发展特色产业,有效的促进了移民增收。2008年,全县移民人均纯收入3249元,比2007年增加753元,增长28.2%;2007年移民人均纯收入比2006增加501元, 增长25.1%。经过培育特色产业,初步建成了洋淘湖镇胜利村的珍珠、百禄桥镇八斗丘村的桔柑、军山铺镇王家堤村的西瓜、株木山乡左家庵村的油茶、龙阳镇小南湖村的龟鳖、蒋家嘴镇船形湾村的苎麻等产业特色明显的移民村20多个,63个移民村发展特色农业带动移民人均增收280元。百禄桥镇八斗丘村依托柑桔产业优势,近两年引进2家柑桔洗果打蜡处理加工厂,注册了“洞庭皇”商标,建成了2000亩无公害柑桔生产基地,全村柑桔形成了基地化栽培、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加工、市场化经营、品牌化宣传良性发展格局,去年移民人均增收达到770元,比全镇平均水平高出近200元。
2、提高了移民的生产技能。我县以壮大特色产业为切入点,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深入持久地抓好移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使移民的生产技能大幅提高。近三年来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相继举办名贵水产养殖、苎麻高产栽培、桔柑嫁接技术等围绕提升移民技能的培训班17期,受训移民3900多人。全县移民有种植能手343名,养殖能手221名,加工人才267名,流通经纪人126名。通过示范、推广、普及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农产品加工技能、市场营销知识,形成全县移民学科技、学技术、学经营的热潮。
3、促进了移民产业基地建设。我县立足“四乡”特色,突出“六大产业”,发展“一乡一品”,按照“规模生产、集约经营、连线成带”特色产业发展思路,2006年以来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新增各类特色基地20万亩,总面积突破了100万亩,其中杨树33万亩、油茶27万亩、楠竹20万亩、珍珠9万亩、苎麻6万亩、龟鳖3万亩。形成了10万亩黑杨林带、沅南垸和西湖垸两大珍珠养殖板块、军山铺蒋家嘴公路沿线和西湖垸苎麻生产“一条走廊、两大板块”、城郊万亩无公害蔬菜板块、沿319国道万亩花卉苗木“走廊”、环西洞庭湖万头滨湖水牛养殖带和聂家桥乡千头奶牛养殖场等一批具有汉寿特色的产业板块。特别是王立初的花卉苗木园,朱云桥的中秋脆枣园、新丰葡萄园等一批“千元山丘”、“万元田土”的特色农业基地,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开发新型产业提供了示范样板。
4、提升了移民的组织化程度。近年来,我们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特色产业为依托,积极引导、扶持成立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67个,入会移民会员近4000人。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桥梁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紧密相连,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营销经纪人周文利、蔡红忠发起成立的汉寿县流通蔬菜协会,采取“协会+会员+基地”的运作模式,吸纳会员762户,其中移民273户,辐射10多个乡镇,基地规模达到6万亩,去年入会会员人均纯收入达6400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1825元。
(三)
我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产业开发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做好现阶段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要着力改进后扶工作方法。从后扶工作的中长期目标来看,其核心增加移民收入。当前,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形势发展很快,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不能固守原来的工作方法,而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现阶段推进后扶工作的有效方法。我县充分挖掘库区和移民安置区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促进移民增收的做法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就在于坚持“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并重,增强了移民的“造血”功能,满足移民脱贫致富的愿望。我们感到,这一做法找到了后扶工作和移民增收工作的结合点,实现了工作方法上的改进,符合我县当前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实际,有利于后扶工作的开展。
2、要充分发挥移民主体作用。建设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移民群众是主体。实践告诉我们,只有调动移民群众的积极性,后扶工作中的许多难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职业教育、劳动技能培训、扶贫培训等平台提高移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引导移民群众组建各种产业协会,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激发投身产业开发的热情。移民群众也深知自已的事自已办。近三来我县移民投工1.2万个,捐资300多万用于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道路硬化、渠道衬砌、机埠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库区出现了崭新面貌。
3、要切实扩大后扶政策效应。没有政策就没有重点,没有政策就没有突破,正是基于这一点,我县财政近三年用于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产业开发“以奖代投”资金600万元,如2007年,我县在库区实施丘岗开发,出台了每新扩1亩花卉,补助200元的优惠措施,全年共新增花卉0.8万亩。同时还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在奖励政策的激励下,油茶、花卉、苎麻等特色产业的种养规模迅速扩大。在后扶工作中,我们也可以借鉴产业开发的经验,正确引导移民群众选择扶持方式,大力整合支农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用好用活用足后扶政策。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