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乡村建设将推动法律进村入户到人
“目前,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和能力正在提升,讲蛮不讲法、遇事找关系的现象正在减少。”3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司法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十四五”良好开局贡献法治力量有关情况,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局长王晓光在会上如是表述。
王晓光介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法治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工作,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工作。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法治乡村。2020年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对法治乡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为此,司法部主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首要任务,铸牢法治乡村建设之魂。充分利用“宪法宣传周”“三下乡”等活动,充分运用基层普法阵地和融媒体,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切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乡村建设。
二是以依法解决农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工作导向,满足群众学法用法之需。2020年以来,司法部组织开展民法典普法、“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等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都紧密联系农村日常生产生活,深受欢迎。目前,全国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已实现村、乡(镇)全覆盖,一村一法治文化阵地已达到95%。
三是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主要载体,夯实全面依法治国之基。制定“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和命名管理办法,对已命名的3944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定期进行复核,上线运行电子地图,加强动态管理,提升创建质量。
下一步,法治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结合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在法治乡村建设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实现从有形全覆盖到有效全覆盖,促进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具体地说,就是要推动法律进村、入户、到人。
进村,就是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这个点来带动全国法治乡村建设这个面,积小胜为大胜。入户,就是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的作用,激活家庭这一乡村治理的最基本单元。到人,就是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农村法律实用人才,激发法治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各项措施在乡村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
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介绍,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十四五”规划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要部署,勾勒出未来五年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图景。2020年底,党中央已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中央依法治国办正在抓紧研究起草《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一规划两纲要”共同构建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顶层设计,是“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法治建设的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
熊选国表示,司法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法治保障。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更加积极主动把司法行政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把服务保障新发展格局作为重要任务,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发力,解决法治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以良法善治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长期稳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需求新期待,确保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要对标国家“十四五”规划,制定《全国司法行政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研究提出今后五年甚至更长时期司法行政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重大战略等内容,为助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实现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