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岸的“原始村落”
住在水库边,吃水都困难
桃源县黄石镇向包村村民住在黄石水库旁,没有到过那里的人,一般都会认为那里的村民用水应该不成问题。然而,事实上那里的村民用水相当难,真是住在水边没水吃。原来,向包村临水库的山陡峭,从黄石水库引水上山难。有人说,如果花本钱把黄石水库的水引到向包村的山上,引到向包村的田地里,还不如花本钱把向包村的村民全部移民安置。因此,从水库引水,村民死了这条心。于是,村民想到了建山塘,但由于山窝子里地下石头多,有夹空层,不保水,建了也等于白建。
天无绝人之路。水库的水引不上来,村民就截留山上流下来的泉水。于是,村里号召家家户户凑钱建蓄水池,6个小组有5个组建了蓄水池,没建蓄水池的组可以到别的组挑水吃。人畜饮水问题总算解决了,村民也算是吃上了自来水。为了修畜水池,村里还欠5万元的债。但遇到大旱的年份,蓄水池里的水就不够用了,于是,村民就只好到两公里之外的地方去挑山泉水。
村里本来水田不多,只有105亩,然而,一般年份,全村旱涝保收的水田只有10来亩,这10来亩水田主要靠山泉水滋养,由于山泉水偏冷,是不宜浇灌水稻的,因此,那里的水稻即使保收,产量也不高,也就亩产四五百斤吧。如果天气干旱少雨,亩产还不到200斤,绝收是家常便饭的事。水稻秧苗对水的要求更高,山泉水育不出秧苗,村民只好到邻近的学堂育村借别人的水田育秧,等秧苗长大了再走十几里山路挑回来插到田里。水田面积少,又靠天收,村民吃的不能自给,以前靠吃反销粮、定购粮,现在主要是买粮吃,吃“袋袋粮”。
电器成摆设,照明愿用煤油灯
随着1959年黄石水库的竣工,向包村近水楼台先得月,用上了水库的自配电。自配电,入村线路和变压器都需村里出钱维护。刚用上自配电的前些年,线路和变压器都是新的,用不着维护,用起来顺畅。后来,线路开始老化,毛病出现了,光线路维护费每年都要花大几千元。屋漏偏遭连夜雨,变压器多次被雷击烧毁,更换变压器每次都要花上万元的钱。现在,仅维护无济于事了,线路的毛病已是病入膏盲,处于半瘫痪状态:电压低,低得只有几十伏,电灯似烛光,电视机也好,电风扇也好,总之是电器都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每逢盛夏和春节,是用电的高峰,村里的电压就更低了,有时低得连电灯都不发光了。旱季,村民想用小型抽水机抽水浇田地就更是奢望了。
就是这样的电也是时停时有。原来,用电高峰期,往往正值枯水季节,黄石水库发电量不足。
电灯都难点亮的低压电价格不但不低,反而远远高出国家电网的电价,达到了每度3块多钱,村民用不起电啊。村民们迫切希望用上国家电网的电,报告不知打了多少次就是没有结果。
村民说,有电与无电没有两样。
半数组没有路,路在村民背上
向包村有路又没有路。说有路,是因为有一条柏油路面的县级公路沿黄石水库穿村而过,约4公里长,有2个组的村民就住在这公路边上。说没路,是因为没有一条属于村里的公路。过村的县级公路也因为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的。
向包村地处崇山峻岭,有些村民住在山顶上,有些村民住在山坳里。在这样的地方修建公路也的确困难。但为了路,村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2007年,在县建整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开始修建通组的公路。村民投工投劳,斩荆棘,撬岩石,洒汗水,花了3年多时间,终于建成了一条2公里长的通组毛坯路。如果这也算一条公路的话,那么,全村6个村民小组,还有3个组没有路,村民出行走的是崎岖的羊肠小道,这样的小道加起来足有5公里。要改造这样的路,村民感到力不从心。村民一语双关地说,什么时候才能有一条出路啊。
由于路不好走,向包村村民一直使用背篓这种原始的运输用具。因此,有人说,向包村的路在村民背上。
田里地里山上,人均年收五百元
向包村村民田不保收就改地,田里不行地里挖潜。他们将部分不保收的水田改成地,129亩地全种上了耐旱耐荫价好的玉米。村民就靠种玉米创收,靠种玉米换大米。也只能种玉米了,比如种棉花吧,棉花耐旱不耐荫。向包村的地往往在山腰里,一天到晚晒不到多少太阳。
村里虽说有山林5045亩,但杉树、松树林才800来亩,其余是些薪材林,而且已封山多年,不能随意砍伐。
70亩油茶由于零星分布在山林中,加之品种老化没有得到垦覆,只开花不结果,基本上没有什么收益。
村民的收入就靠地里和山林的补贴,全村283人,人均年纯收入仅500多元,加上在外打工人员的收入才勉强达到1000元。全村74户,房屋面临垮塌的就有10多户。68岁的何平新家住何平组,一家5口只有两间濒临倒塌的土砖房,儿子媳妇都在外打工,老人种了2亩水稻,可连肚子都填不饱。通往老人家的路是乱石路,连自行车都骑不过。由于村里的电价高,每度达到3块多,老人干脆点起了煤油灯。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