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 山 呼 唤 扶 贫
因为贫困,庚子山村的年轻人一般都只读过小学,外出打工大都是卖苦力,月工资仅1200元左右。因为贫困,庚子山村1118人中就有80多个“老光棍”。一般的40岁左右的男人都娶不到妻,成不了家。
而本乡太青村与庚子山村对面相望,该村共有270户人家,670人,有耕地850亩,山村8500亩。该村已硬化村道7.5公里,村民们出行骑着摩托车行走在宽敞的水泥路上。茶叶在该村已形成产业,有高山有机茶3000多亩。通过招商引资,办起了两家上规模的茶厂。其中由香港老板投资1000多万元办起的石门怡红茶厂,年产干茶3500公斤以上,产值达210多万元。由上海人办起的“金樽茶厂”年产干茶1500公斤以上,产值达90多万元。村民不出村就可在茶厂就业。仅茶叶收入就有2000多元。全年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全村270户,50%的都建起了新楼房。目前太青山的村级班子正在筹划着在十二五期间,开发乡村采茶休闲游。
三圣乡庚子山、太青山两个村,同处一个山脉,同饮一个水系,对山相望,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是,在2003年—2005年,县委、县政府把太青山村列入了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派县畜牧局在该村定点扶贫。三年里向该村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发动群众修通了村道,发展茶叶3000多亩,培养大户示范,发展牛、羊养殖业,几年的发展,使太青村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
两村的对比,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地处石山区、高山区、深山区、边远山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贫困村,要想较快的摆脱贫困,建设新农村,多么需要外力的扶持,多么需要政策、资金的扶持,多么需要上级单位的定点扶贫。
两村鲜明的对比启示我们,要使像庚子山这样的贫困村脱贫致富,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一是修通村级公路。“要想富,先修路”,有了村级公路,才能解决村民行路难的问题,村民的购销活动才得以畅通。二是要发展村主导产业。根据庚子山村自然条件,可以帮助村民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帮助村里办起茶叶加工厂,发展牛、羊养殖业,通过发展产业促进村民增收。三是发展教育,提高村民的素质。现在庚子山村的村民90%都只有小学文化,无论是外出打工还是在家生产都难以有可观的收入,要提倡村民让子孙后代多读书、读好书,同时,通过“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强化对村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的文化、科技素养和致富本领。四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组织村里的年轻人走出大山,发展劳务经济,引进外地老板或本村在外得到发展的人回乡领办企业,使村里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改善民生,是贫困村的群众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