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农家书屋丰富贫困山区群众生活
如今,子良乡谭村村民一有时间就到村级组织活动中心的农家书屋看看书、查查资料。“农闲时节到这里看书的人特别多,每天前来看书、借书的村民有20多人,挤满了整个屋子,农家书屋成了农民休闲、充电的好去处。”该村的图书管理员介绍说。
精神世界更丰富了
在谭村农家书屋,宽敞整洁的房间里摆放着木制的书架,数千册图书分门别类地陈列着,书架上插满了几十种报刊、杂志,书柜里,有关政治、历史、科普、法律、文学、教育、医学等书籍无所不包,电子音像制品、电视机、DVD、音响等设备一应俱全,七八个村民正在宽大的阅览桌前认真阅读,有的农民还边看边记录,不时地小声交流着……如今,该乡已有17个村建成了规范化的农家书屋。
为改变农村在经济发展后文化生活匮乏的状况,该乡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将农家书屋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把它作为民心工程来抓。不仅投资38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350平方米的文化站,还大力倡导各村建设农家书屋。目前,该乡的新道湾、罗坪垭等6个村建设了高标准的农家书屋,配备了书橱、书桌等硬件设施,同时还制定出台了“农家书屋”图书登记制度、图书借阅制度、图书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同时,还对全乡“农家书屋”的管理员进行了业务基础知识培训,定期对已经建成的农家书屋进行回访,了解书屋在日常管理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对农家书屋软硬件管理、利用以及书屋管理员开展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借助于农家书屋这一平台,该乡子良坪、谭村、水田岗等村一到农闲时节,还经常邀请专家、农业技术人员、土专家举办培训班,组织村民学习农业技术、法律知识,交流致富经验,传达党的方针政策,提升了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同时,子良坪村、谭村、水田岗村还在闲暇之余积极组织农村妇女成立了健身队,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农家书屋不仅方便了老百姓看书,解决了借书难、买书难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培养新型农民提供了学习平台,让更多的农民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为农民增收致富架起了“信息桥”。
群众心里更有底了
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农家书屋,正在悄悄改变着农民的思想观念,在滋润着农民精神生活的同时,正在悄悄把知识变成财富,成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重要阵地,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无穷后劲。
68岁的谭村陈老汉在种茶时,每每遇到疑难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来到村里的农家书屋,认真查阅资料,第一时间解决问题。靠着3亩良种茶园,今年开春一个月时间收入达7000元。
罗坪垭村养殖大户向大哥是农家书屋的常客,每每在养殖方面遇到问题时,他总是首先赶到农家书屋查询资料,经过他不懈的努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年出栏达1000多头,年收入达30多万元。据不完全统计,自农家书屋建成以来,该乡已有800多户农民通过农家书屋,不断用知识武装头脑,在获取致富信息,学到实用技术后走上发家致富之路。
农村生活更和谐了
农家书屋的建设弥补了长期以来农村文化的贫乏,它犹如一缕清风,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现代科学和现代文明,带动农民自觉摒弃过去的低级娱乐活动,培育了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尚。以前村民最大的娱乐就是打麻将、玩扑克、看电视,现在有了农家书屋后,一有空大家都来到书屋读书看报,学实用技术、学保健知识,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打牌赌博的人少了,看书读报的“味”浓了,酗酒闹事的少了,尊老爱幼、邻里互助、勤劳致富的新风尚在全乡蔚然成风。
现在,茶余饭后去“农家书屋”逛逛,成了该乡农民的一种时尚,小小的“农家书屋”真正成为了农民学习“充电”的好去处。许多农民把“农家书屋”当成了“精神家园”和“致富加油站”,一股强劲、浓郁的文化气息,似春潮涌动,扑面而来。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