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资金管理模式 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加强移民资金管理作为后扶工作的第一关口,从把握资金运行方向,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严把资金审批程序,强化资金监管措施,创新资金管理模式,注重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着力,较好地实现了移民资金在后扶工作中“安全阀”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国家、省、市移民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公开促公正,实现资金使用合理化。移民资金的管理使用是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群众最为关注的事情。几年来,我们紧扣移民后扶政策,旗帜鲜明地提出“让群众做资金的主人”,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资金管理的首要标准,力求每一笔资金都用得合理。一是推行民主理财。全县63个重点移民村都成立了由移民代表、原住村民代表、老党员代表等5—7人组成的村民主理财小组,监督管理和使用本村的移民项目资金。对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由所属乡镇人民政府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其工作职责和要求。二是抓好全程公示。对每一个移民后扶项目的资金配额及使用情况,我们坚持分时段公示,即在项目立项前公示项目申报,在项目批准后公示项目预算,在项目竣工验收后公示项目决算,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公示贯穿于项目实施始终,确保资金在阳光下运行。三是善用群众智慧。对每一笔项目资金,在使用上都认真倾听群众呼声,适时采纳群众意见,有效激发库区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在资金管理实践中,群众对拨付方式、资金结算、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对加强资金管理使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以规章促规范,实现资金运行制度化。确保移民资金规范高效运行,制度建设是根本。为实现用制度管住资金,坚决避免移民项目资金游离于项目之外的现象,我们着力强化了制度建设。一是完善管理制度。相继出台了《汉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寿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汉政办发〔2007〕21号)、《汉寿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项目实施细则》(汉移函[2008]1号)和《汉寿县水库移民后扶基金拨付程序流程图》等文件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人员岗位制度》等多项财务管理制度,对移民资金的管理、使用、拨付和财务人员实现了制度化管理。比如,在资金拨付上,我们提出并实行资金拨付与工程进度挂钩制度,即项目开工时预拨项目资金的30%,竣工验收合格拨付该项目年度计划的50%,余下的20%在项目结算时进行拨付,同时留存其中5%作为质量保证金,在项目验收1年后无质量问题和隐患的情况下予以拨付,如项目存在质量问题或隐患,该质保金用作项目的修复和补损,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建设质量。二是推行县级报账制。从2010年起,明确县移民局为资金核算单位,乡镇不再设移民资金专账,各移民项目工程支出全部由县局核算,乡镇、村、项目单位仅为报账单位,但乡镇和村必须建立资金台帐,以便了解资金去向和动态,并对9个重点移民乡镇明确了移民资金报账员,方便为受益群众和项目承建商提供便捷服务。项目实施和竣工后,县移民局将资金通过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局以转账的方式直接拨付到乙方项目公司或项目承建单位,不再通过项目所在乡镇过帐,减少流动环节,节省运行时间,加快资金到位。同时,对移民资金继续沿用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专账核算管理模式。严守“三坚持”、“五不拨”。“三坚持”,即坚持专款专用、坚持移民资金按计划文件拨付、坚持项目资金按项目进度拨付;“五不拨”,即移民资金无计划文件不拨、无项目合同资料不拨、未现场勘察验收不拨、不符合程序不拨、无三级审查签字盖章不拨。三是创建移民资金管理台帐。针对当前移民资金管理模式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移民局本级为报帐制),并采用电脑记帐的特性,其资金收支的原始凭证和会计凭证均留存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局,帐务处理结束后,本局仅留存一张报帐单,使得单位内部在资金清对、核查和统计上存在诸多不便,加上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局所提供的电脑帐表对移民资金收支反映不直观,数据更新不及时等弊端,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移民资金管理台帐。具体方法是采用以表代帐(总帐表、支出明细表和往来明细帐表以及银行、现金日记帐表等共计13张表格)的方法来对移民资金进行手工辅助核算,旨在更加准确完整的体现收支,规范管理移民项目资金。通过建立移民资金管理台帐,对移民资金的来源去向、金额分类、收拨列支、记帐登帐等方面的情况一目了然。台账建立既有利于会计人员更加有效的对资金进行管理和数据核查,也有利于上级主管、审计和监督部门的检查,更能及时、高效的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的财务数据。
三、以严格促严管,实现资金审批程序化。为切实提高移民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改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我们立足于移民项目资金始终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计划走,计划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政策走”的“四跟”原则,严格资金审批程序。对每一笔后扶项目资金拨付我们坚持实行“三级四次审批”:一是村级要有村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民委员会申报意见;二是乡镇要有分管负责人和党政一把手审核意见;三是县局审批意见分两个方面,首先要有项目开发股和分管项目局长就项目实施监督把关,并注明项目文号,同时由项目监理单位签署意见;其次由计划财务股根据资金拨付台账进行审核登记并注明资金文号,交局长把关签批。此前,县财政局对县级预算收到的每季度移民后扶资金(600元以内)及每一笔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基金(600元以外)进行分月汇总,由移民局提出申请,报分管副县长按项目年度计划审定签批,再经每月县长办公会研究通过.于当月将直补资金通过财政惠农补贴网打卡发放到移民户(一卡通);将移民项目资金拨入移民资金专户,在县财政部门监督下使用。通过层层把关,多人会审,严格程序,确保移民资金严格按计划笼子封闭式运行,杜绝了各类违纪违规事件的发生。
四、以常学促常安,实现资金管理专业化。移民资金是专项资金,能否管好用好直接关系到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库区的稳定和发展。为保证每一分移民资金都用到刀刃上,我们立足资金管理使用的优质高效,建立了经常化、制度化、专业化的工作机制,力求对移民资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应对、早处理”,确保移民资金落实到移民村组,落实到两区项目。一是采取集中学。针对移民资金管理的特殊性,我们牢固树立让“明白人、放心人”从事资金管理工作的理念。为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近年来,县移民局联合县财政局、县农教办举办了移民政策、移民项目、移民资金管理培训班10多期,加大了对局机关、移民重点乡镇专业移民干部、财会人员和重点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培训力度,使其学懂弄清移民资金管理使用的原则和程序,并要求所有移民干部严格遵守 “三个不准”的规定:即不准打移民资金的主意,不准参与相关项目建设,亲属不准参与移民项目的招投标。确保了移民资金的安全、规范、高效使用。二是采取随机查。对移民资金的运行,在检查方式上我们创新“村组自查、乡镇督查、县里核查”的举措,实现检查单位的不同层级和检查要求的相对普及。在检查时段上我们采取“季度、半年、全年”相结合的办法,涵盖资金拨付的不同时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三是采取年度评。每年都组织“乡镇互评”和“县里统评”相结合的移民资金管理、使用业务比武活动,对乡镇移民资金台账设置规范,报账、拨付手续齐全,账务处理准确、及时的,给予奖励,并在全县推介。通过学习交流,实现了全县移民资金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