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覃道理的人生大道理
3月1日清晨,寂静的临澧县九里乡伏牛村一幢普通的民房里,79岁的覃道理老人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穿完衣服,他习惯性地整理了一下挂在床头蚊帐上的一根大红色丝绸绶带,绶带上“党员道德模范”几个字非常醒目。
这个荣誉,是去年7月庆祝建党90周年时,临澧县九里乡党委授予他的。
如今,老人每天像照镜子一样,早晚都要摸摸这个“宝贝”。他爱说大道理,他常说共产党员模范是先进中的先进,自己还差得远,要不断努力;但生活中,他却用半个多世纪的人生,用细微的一点一滴实践着他认准的大道理。
覃道理的党员标准:走在最前面
其实覃道理祖居石门县磨市镇乐坪村。6年前,因修皂市水库需要移民的消息传到村里时,村里一下炸开了锅。
搬离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无论是情感上还是经济上村民们都难以接受。干部把移民宣传资料一贴出来,就有人往上面糊泥巴。
虽然覃道理也舍不得搬,但面对这样的场景,当了35年村干部的他坐立不安。
当时,覃道理的老父亲覃孔兆还健在。这位90多岁的老人,24岁离家参加红军,79岁才落叶归根,覃道理不知道怎样去说服他。
不等覃道理开口,老人却表态了:“支持国家搞建设,你我作为党员应该带头。”
深受感动的覃道理连夜把4个儿子召集起来,要求他们带头移民。小儿子不理解:全国有千千万万个党员,你争什么先进?
“不是共产党流血牺牲打江山,哪里有我们这个团团圆圆的家,你爷爷就是从枪林弹雨里捡回的命!你们不能日子好过就忘本……”看到父亲从未有过的严肃,谁也不敢做声了。
伏牛村人多地少,搬来头2年,覃道理和小儿子一家6口只种了1亩地。村民王作财见此,要把自己的1.8亩地让出来。但听说移民伍本双在找村里要地,覃道理二话没说,就把地给了伍本双。
王作财心里犯起了嘀咕,覃道理却说:“你的心意我领了,都是移民,你给他也是一样,免得给村里找麻烦。”
去年,乡里推广优质早稻,村民的务工收入不错,愿意种田的人不多,覃道理要小儿子一家人种了8亩早稻。
黄际元和黄际和两兄弟不愿种田,覃道理找他们谈心:“别看我们有饭吃,但是国家还从国外进口粮食,要有忧患意识,响应党的号召……”两兄弟觉得他讲得有道理,将6亩地全部种上了早稻。
覃道理的好人故事:浸入生活细节中
在石门时,覃道理就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爱“管闲事”的人,6年前移民后,覃道理爱管闲事的习惯也一起“搬”来了。
迁到临澧后,很长一段时间,村里人都没注意这个慈祥的老人。直到有一天,突降大雨,在外务工的村民们急忙赶回家去收谷,却发现自家禾场上晒的稻谷被拢到了屋檐下,有的还用箩筐装好,一滴雨都没淋到。这时他们才看见,满头大汗的覃道理,坐在屋檐下累得直不起腰。
以后村民们慢慢发现,自己出去办事了,禾场上晾晒的稻谷,覃道理会拿着筢子一家家帮着翻动;谁家庄稼地里长了杂草,覃道理看见了一定会伸手去锄;村里的公路硬化后,他从堰塘提来一桶桶水,给路面和新栽的树苗浇水;路边堆了垃圾,他悄悄用车推走;就是去邻村的大儿子家小住几天,他看到树枝挡了村道,也会拿着砍刀去修……
刚开始,村民不理解覃道理这么做到底图什么,久而久之他们感觉到,自从他搬来后,就好像自家多了一位帮着管事的老人。因此逢年过节,覃道理家除了满堂儿孙外,还有很多亲人似的村民拎着礼物,下车就直奔覃爹爹的家。
邻居覃业喜的儿子记忆最深。
2007年的一天,覃业喜的儿子辍学了,覃道理听说后,就像寻找自家的孙子一样四处寻找,终于在覃业喜亲戚家找到了脸上还挂着泪水的孩子。覃业喜离异多年,常年在外打工,儿子一人在家。还在石门时,覃道理就经常照看孩子。
“我先给你两个星期的生活费,你回学校上课,后面的事我想办法。”送孩子去学校后,覃道理找到村干部,一起去学校反映覃业喜家的实际困难。多次奔走后,学校给孩子免了生活费。
2008年,伏牛村修建村部,覃道理将自己积攒的2000元钱送到了村干部手中。“我的目标是捐一万元钱!”覃道理留下这样一句话,让在场的村干部愣了半天。
覃道理的人生“党课”:用行动实践
“红薯1000多公斤,玉米250多公斤,菜籽200多公斤,黄豆150多公斤,绿豆50多公斤……”覃道理和80岁的老伴伍雨春盘点去年的收成,这是他们开垦20多处荒地收获的劳动果实。
覃道理一刻也闲不住,开荒、养猪、喂鸡、种菜,不仅生活上自给自足,一年还能从地里刨出5000多元的收入。
尽管衣食无忧,覃道理却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他从头到脚,除了一件洗得发灰的外套是20多年前买的,其他的行头都是捡的。他的外套里,塞了五六件面料、颜色各异的西装、夹克、毛衣,脖子上还围着粉红色的毛线围巾。
有一次,小儿子撞见覃道理在路边捡回一件衣服,劝他不要“丢人”。覃道理却给他上了堂课:“捡东西不丢人,这么好的东西丢了可惜,拿回来洗干净了都是宝贵财富,不节约的人才丑,勤俭节约的传统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几年前,大儿子见父亲一辈子舍不得吃穿,特意送来崭新的大头皮鞋、棉衣。接过儿子的心意,覃道理试都没试就送给了孤寡老人覃道烟。
物质生活节俭的覃道理,精神世界非常充实。他只有小学文化,但劳动间隙坚持自学,读完了《毛泽东选集》、《十六大文选》等书籍。
“如今的伏牛山,旧貌换新颜,人换思想树换桩……户户有存款,家家修新房……”对着空旷的田野,覃道理放声歌唱,洪亮的歌声飘得很远很远。“一辈子都爱唱歌,会唱200多首,最苦最难的时候就靠这些革命歌曲鼓劲。”老伴年轻时因为覃道理的不顾家曾埋怨过,但现在是越来越理解老头子了。
1959年入党的覃道理一辈子不爱炫耀,惟一忍不住向人骄傲提及的是,他前后培养了10多名党员,一家4代人有5个党员。他是村里面党史和党的传统的义务宣讲员。村里的大学生赵文珍不仅爱听覃道理唱红歌,还喜欢听他讲党的革命故事。每年寒暑假回家,她都要找覃爹爹聊天,并在大学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前不久,看到有少数党员不尽义务,覃道理向乡领导提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桩要求,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给村里党员上一堂党课,乡领导允诺今年“七·一”满足他的要求。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