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移民产业开发现场会上的讲话
省移民局党组书记、局长 颜向阳
(2012年11月9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新宁会议以来全省移民产业开发成绩,交流经验,研究措施,加快推进全省移民产业化进程。
上午,大家参观了浏阳市移民产业开发基地。刚才,浏阳市人民政府等几个单位介绍了移民产业开发工作经验。希望各地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和借鉴。等会,明华省长将作重要讲话,请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分析移民产业开发形势
去年新宁会议以后,各级各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移民产业开发现场会精神,进一步强化措施,增加投入,不断做大做强产业基地,移民产业开发取得新的成绩。截止今年9月底,新开油茶基地4.92万亩、茶叶基地2.43万亩、水果基地4.36万亩、楠竹和中药材及蔬菜基地3.04万亩,水产养殖网箱规模达到11.34万口,分别占全年任务的123%、121%、109%、152%和113%。浏阳、耒阳、常宁的油茶基地发展迅速。浏阳市政府出台政策,鼓励社会投资,实行“公司+移民+基地”模式,开发油茶基地10万亩,投资利润率达30.19%,有力地促进了移民增收。安化、沅陵以茶叶产业为主导,带动移民产业开发。安化发展茶叶基地18万亩,黑茶产品进机关、进超市来势喜人。湘西、道县、石门、新宁的椪柑、脐橙、柑桔基地进一步壮大。道县库区按照标准化要求建设脐橙基地5.5万亩,其中万亩基地3个、千亩基地5个、百亩基地26个,规模化优势明显。湘阴、沅江等地的水产基地进一步扩大。新化县以养殖业为重点发展库区生产,建成5万头生猪基地3个,3000口以上网箱养鱼基地3处,占全省养鱼网箱的十分之一。西湖区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种养基地呈现大发展大提升的态势。随着相当规模的基地进入挂果期或盛产期,产业基地的农产品数量大幅度增产。库区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进一步巩固。移民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泸溪县移民企业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力军,全县现有规模工业企业41家,其中移民企业38家,占93%,上交税金1.79亿元,占91%。娄底市先后引进百雄集团、前进食品等50余家与移民联姻的省、市农业龙头企业。长沙市及所辖浏阳、望城、宁乡等县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移民产业开发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人才、资金等优势,大力引进知名龙头企业,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移民产业开发,取得了显著效果。
移民产业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化链条不完整的状况没有根本改观。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移民产业化经营初具雏形, 但用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服务专业化、流通市场化等标准来考量,全省移民产业化经营规模较小, 水平较低。大多数地方产业开发局限于传统农业层次,没有形成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的规模优势;产品加工能力小,加工率低,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以原料或鲜活产品形式销售;专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二是龙头企业与移民利益联结松散状况没有根本改观。龙头企业或专业组织与移民的联结还不够紧密。现有的利益联结方式虽然不少,但普遍缺乏活力,真正建立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牢不可破利益联盟关系的不多。三是产品流通不活状况没有根本改观。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缺少专业交易场所和物流配送体系,缺少能就地就近消化产品的龙头企业,缺少善于开拓市场的营销人才队伍。产品流通渠道单一,“卖难”现象依然存在。四是产业开发标准化程度偏低状况没有根本改观,缺乏科学的、规范的、统一的顶层设计和技术指导,移民产业开发的标准化程度低。
移民产业开发存在的这些问题,既有生产资源不足、土地流转不活、资金投入偏少、劳动力素质不高等客观因素;也有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一些同志对移民产业开发重视不够,思想保守,满足于完成一般工作任务,不思开拓进取,措施办法不多,指导服务不到位等主观原因;同时,也有体制不顺、机制不全、生产要素配置不科学、不合理等深层次原因。
移民产业化经营既面临着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实施新的扶贫攻坚战略为移民产业开发注入新的活力。全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近三分之一的移民县被列入武陵山片区和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全省重点移民县基本上进入了这一范围。这些库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将得到国家移民政策、扶贫政策等多头支持。二是“十二五”规划实施为移民产业开发提供了投入保障。移民产业开发是各地“十二五”总体规划和库区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今后几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时期,政府财政资金、移民资金、扶贫资金以及其他涉农资金源源不断的投入,将给移民产业开发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三是国家在我省开展特困移民避险解困试点,三年内投入资金近10亿元,在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将有利于促进移民的生产发展。四是农村基础设施普遍改善为移民产业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国家和省里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为移民产业开发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切实加大移民产业开发力度
加快移民产业开发是移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移民产业开发新形势、新机遇,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完善的机制推进移民产业化。
(一)突出重点,提升移民产业开发的规模效应。
产业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引领是移民产业开发的两个重点。首先,要不断做大做强产业基地。一是根据不同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连片基地,形成规模效应。要继续发展“两茶两水”(茶叶、油茶、水果、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在一定区域内,能连片的尽可能连片开发,不能连片的则统一种苗、统一栽培技术、统一规范管理。全省确定60个重点产业基地县,每年重点安排一批种养项目。每个重点县要发展2至3个连片的产业基地,形成区域明显、特色突出的“集群”、“块状”发展格局。二是对已开发基地进行提质改造。对现有各类移民产业基地,要进一步摸清底数,加强规划和指导,加大提质改造力度,推广良种良法,进行水利、道路等设施配套,形成更高标准更大规模的种养区。三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移民产业规划要主动对接龙头企业基地建设规划,积极鼓励龙头企业把生产基地建设向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延伸,以带动和促进移民产业基地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四是要多渠道扶持产业开发大户,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民间资金投入移民产业开发。五是对已达规模标准的产业基地进行验收认定,并立牌标识基地名称、建设规模与时间、资金投入数量及受益移民人数等内容。
其次,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牢固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移民的观念,继续完善移民龙头企业认证管理办法,准备在明年初全省移民工作会议上对认定企业授牌。对授牌龙头企业,既要给名誉,又要给支持,采取以奖代投、贷款贴息、培训产业人员等措施,扶持一批上规模、带动力强、与移民户和产业基地有稳定经济联系的骨干龙头企业,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同时,要加快移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种养大户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指导移民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发挥其外联市场、内联移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移民产业基地重点县要把引进龙头企业和建立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件大事来抓。
(二)突破难点,促进移民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产业化链条不完整、龙头企业与移民利益联结不紧密、库区产品流通不活、产业标准化程度不高,是当前移民产业开发的难点。各级移民机构要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破解移民产业开发的瓶颈和难点。
一是着力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对于一个产业而言,建立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如同踏上一条通衢大道,越走越宽,渐行渐远。要围绕“两茶两水”支柱产业和库区其他特色产业,打造完整的产业链。通过市场运作和政策扶持,引进龙头企业、社会资本控股或合作经营,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产品加工、仓储、物流、销售项目建设,拉动上下游产业产品开发,不断提升移民产业开发实效。
二是强化利益联结机制。移民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利益联结。要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移民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及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移民在产权上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支持龙头企业和移民专业合作组织采取合同订单、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建立自愿平等、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实行最低收购保护价,将部分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返还给移民,使企业和移民互利双赢。要建立契约机制,规范企业行为,明确企业与移民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利益联结机制有效运行,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三是搞活产品流通。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和完善产品物流主体。通过营建市场载体拓展市场,发展协会连接市场,鼓励能人进入市场,大力发展“农超(超市)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广泛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直接配送点。积极引导企业不断推进农产品营销方式的多样化,充分利用网络购物、城乡快递等现代营销手段,把库区绿色产品推向市场和消费者。
四是加强标准化建设。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移民产业化经营是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要积极依托现代农业科技,抓好标准化产业基地建设和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基地建设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绿色生态是移民产业开发的一大特点。要立足库区原生态的山水资源优势,按照建设绿色湖南的要求,大力发展库区产业。继续打造库区“两茶两水”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食用菌、楠竹、反季节蔬菜、反季节水果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在此基础上,树标杆,抢先机,创建品牌和商标。有条件的地方,要引导移民积极发展旅游业和休闲农业。
(三)打造亮点,开创移民产业化经营新局面。
综观我省移民产业化经营,各级党委政府重视,部门配合支持,移民创业意识强、热情高、效果好,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这是我省移民工作的一大亮点。要认真总结经验,强化措施,创新机制,进一步打造亮点。
一是加强资源整合。国家把扶持产业开发作为移民后期扶持的重要内容,要认真贯彻落实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发挥好产业引导资金的作用,倾斜扶持重点产业项目。各地要在到县资金中安排20%以上用于发展重点产业。各级移民部门要继续加强与发改、财政、交通、林业、国土、扶贫、农业等部门的沟通衔接,整合涉农资金向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投入。
二是加强政府引导。近年来,省政府每年召开一次移民产业开发现场会,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有力地推进了全省移民产业发展。市县人民政府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从战略层面上,把移民产业开发纳入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范围。各级移民部门要当好参谋、唱好主角,把资源向基层倾斜,把服务向基层延伸,在产业开发中锤炼作风、检验成效、体现价值。同时,要加强组织协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移民产业开发合力。省局将继续坚持和完善绩效考核评估,将移民重点产业发展的有关指标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把移民产业开发成效作为市县移民工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是强化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建立产业扶持基金。对重点产业基地、积极带动移民增收致富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以及生产经营性组织进行扶持。完善产业发展奖励机制。继续对绩效考核优胜市县奖励移民产业开发项目。建立计划项目对接机制。精心组织重点产业基地县编制项目计划,确保重点产业计划项目与计划资金对接到位。到“十二五”期末,全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要建设300万亩科技含量高、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标准化产业基地;培育200个有较强经济实力且带动能力较强的移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和引进一批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个市州要建立1至2个万亩以上规模的核心产业示范基地,扶持和培育1至2家产值超亿元的移民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60个重点基地县都要建设1至2个万亩规模的特色产业基地。全省各县市区要加大移民产业开发力度,打造更多亮点,不断提升移民产业化水平和效益,促进移民增收致富,库区和谐稳定。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