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扶贫方式,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后,石门县扶贫办及时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专题学习十八大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学习讨论,大家体会到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三个一”的战略部署,即:一个“加大”:“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贫力度”;一个“推进”:“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一个“减少”:“扶贫对象大幅减少”。同时,提出了多项综合性治贫的重大政策举措。这些重要精神是我们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动力,也要求扶贫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十八大精神。坚持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学习好、领会好、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转变扶贫方式,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为全面完成扶贫开发目标任务,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一、着力转变扶贫开发方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总体部局、实现总体目标的重要路径是走“新四化”道路,即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且“同步”的新表述,无疑是我们党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在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现阶段突出矛盾的一次求解。
过去的扶贫任务是围绕“解决温饱”而进行的,在低保兜底并更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的基础上,现在则要围绕“脱贫致富、同步小康”来进行。所以,必须紧跟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扶贫开发方式的转变。
一是把扶贫开发融入“新四化”。“新四化”将为扶贫开发提供良好的机遇,注入新的活力。缓解直至消除农村贫困,最终要靠减少农民,即是要走一条穷人变富人、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镇、农业变工业的“四变”之路,因此,要自党把扶贫开发融入“新四化”特别是其中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中。二是综合性一体化扶贫。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出发,扶贫开发必须打破过去“单打一”的方式,克服孤立地就扶贫论扶贫、就扶贫抓扶贫的观念和作法,实施综合性一体化的扶贫。重点是要抓好片区扶贫攻坚。应按照新10年《扶贫开发纲要》和片区规划,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借鉴推广“政府大投入、资金大整合、项目大集中、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建设”的云南“曲靖模式”,加快扶贫片区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三是推行“五位一体”新的治贫方式。湖南省石门县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主抓、行业主帮、社会主动、群众主体的“五位一体”新的治贫方式,着力抓好十二个方面的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向贫困村倾斜,收到了好的效益。即:工信商贸扶贫,产业布局、项目安排、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和通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农业扶贫,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对列入农业发展相关规划且符合要求的项目,同等条件下向贫困地区倾斜;城乡建设扶贫,帮助贫困地区制定城乡发展规划,突出抓好贫困程度较深的重点区域的集镇建设、传统村落保护、住房保障,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和农村扶贫开发;交通扶贫,帮助搞好贫困地区公路之间的对接;水利扶贫;在规划编制、项目安排、资金投入等方面优先考虑,重点倾斜,切实解决贫困地区人畜饮水安全问;能源扶贫,优先安排贫困地区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农村能源开发项目建设资金优先考虑贫困地区;科技扶贫,加大对贫困地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教育扶贫,在校舍建设、设备购置、师资配置、困难学生资助等方面予以倾斜;文化旅游扶贫,支持贫困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农家书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发挥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支持景点建设,使旅游业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卫生计生扶贫,加强贫困乡镇卫生院和贫困村卫生室建设,为贫困农民提供更为廉价便捷的基本医疗服务,优先扶持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独生子女贫困家庭和纯两女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社会保障扶贫,加大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帮助返乡农民工回乡兴办实业,发展产业,引领致富,对处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贫困人口,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集中解决贫困农户的住房困难问题;生态扶贫,落实好贫困地区林农扶持、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优先支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村污水处理、垃圾无公害处理设施建设。
二、切实推进贫困地区民主法治制度建设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24个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突出民主法治制度建设,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在民主建设上加快发展参与式扶贫。“民主”一词在十八大报告中出现了69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高度重视。贫困地区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扶贫资金项目的运作方面,要进一步坚持公告、公示、公开,确保扶贫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贫困地区实施的重大项目,不仅要坚持贫困评估,更要充分发扬协商民主,广泛凝聚共识,坚持每一项重大决策前都要走程序,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共同分享发展成果。通过基层民主建设,使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二是在法治建设上加快扶贫立法进程。扶贫开发,千头万绪,重点要抓好队伍、立法三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法管事。按照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扶贫立法正在有序进行之中。法律层面的国家《农村扶贫开发法》已经有了征求意见稿。总之,要通过扶贫立法,将现有扶贫开发成熟的政策、措施等上升为法律制度,把扶贫对象范围、区域重点、贫困标准调整机制、开发规划、资金投入使用、项目监管、社会动员、执法监督、法律责任等从制度上予以明确,以此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进程,保证贫困地区扶贫对象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三是在规章制度建设上加快拓宽社会扶贫领域。建立完善社会各界向社会尽职尽责的规章制度,全面动员社会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贫困地区发展服务,探索社会扶贫工作新思路、新模式,以整合资源,提高贫困人口收入为出发点,认真搞好机关定点帮扶、领导驻点帮扶、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企业联姻帮扶、协会援助帮扶、社团共促帮扶、爱心人士自发帮扶等各种帮扶活动,营造人人关心扶贫、参与扶贫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三、坚持扶贫开发和社会管理并重
纵观十八大报告,除了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建设,最为浓墨重彩论述的应属民生政策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从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到十八大报告“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突出了社会管理创新和改善民生两个重点,使之社会管理首次与改善民生并重。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关注社会管理创新尤其是基层社会管理,这是个重要的发展,这要求基层党组织不仅应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还要重视人民群众的诉求表达,畅通表达渠道。因此,坚持社会管理和扶贫开发并重,也应当是党的十八大对扶贫开发提出的新要求、高要求。
加强社会建没“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具体而言可分为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卫生等方面,也就是报告所要求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贫困地区,改善民生就是要坚持深入推进扶贫开发,这是其核心和重点。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法治保障,具体而言是“四个加快”:一是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二是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线型社会组织体制。四是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怎样做到扶贫开发和社会管理并重?一是要自觉提高扶贫开发与社会管理并重的认识,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社会管理工作,为扶贫开发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二是要坚持。十八大报告指出的“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要求同时关注“民生”与“民权”、强调“民享”与“民建”,前半句是对尊重“民权”促进“民建”的规定,后半句是对关注“民生”保障“民享”的要求。这是坚持扶贫开发和社会管理并重的重要举措。三是要关注民权。这一点特别重要。扶贫工作中,对抓民生高度重视,也有许多良策良方,效果也特别突出,但对民权则关注不够,所以,现实中甚至有民权受损而导致贫困的现象。民权也是生产力,关注和维护民权是扶贫开发和社会管理并重的重要内容。四是要总结扶贫开发与社会管理并重方面的成功作法和经验,加以借鉴和推广,推动其向前发展。还可以考虑开展“扶贫开发与社会管理相结合试点”,进一步探索扶贫开发与社会管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