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泽国变成新城乡
——常德市西湖管理区移民安居乐业发展成果纪实
综观柘溪库区移民安居西湖,建设新家乡36年的丰硕成果。举目一派万象更新,春色满园的繁荣景象。无际的田野皆现“遍地黄金分外优”,热闹的市场尽显“满目繁华万物稠”,繁华的镇区日见“市活商兴业旺”,百业兴隆社会和。
千古泽国变成鱼米乡
西湖古为泽国,清光绪年间开始挽障修垸。民国中期有大小子垸13个,民国末年隶属汉寿县新北乡,因垸障多溃而无行政建置。
1954年,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组织全面治理洞庭湖。省公安厅治湖劳改总队承担围挽西湖农场工程任务,次年4月正式建场。农场总面积71平方公里,园田如镜,旱土成方,昔日荒洲变良田,千古泽国成了鱼米之乡。
1969年4月,湖南省革委会撤销西湖劳改农场建置,由解放军广州军区开办生产基地和“五七”干校,农场进入军垦时期。1972年秋,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广州军区将西湖基地退还地方。
背井离乡建设新家乡
1972年冬至次年春,柘溪库区3万移民带着政府发的每人3—8元途中伙食费,携老带幼移迁到了西湖农场。初来时,展眼望去,无际的田野杂草丛生,一片荒凉。低矮的茅草棚、油毡房、泥巴屋和破瓦房,室内夏如蒸笼,冬如冰窟,既漏风又漏声,不时漏雨,四季潮湿。6、7口之家的移民都挤在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茅房里,三代同堂,食寝同室,睡双层床,父子夫妻同室寝,以蚊帐为间。新婚的夫妻住半间茅屋,白天收拢床铺作饭,晚上打开床铺睡觉,半室多用乐悠悠。
移民入场初期,西湖存在着“八难”:就学难,场内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只好用原部队遗留下的马栏、猪舍、牛棚改作教室,一室两班,轮流上课。就医难,全场仅有一家用平房仓库改成的职工医院,医疗设施简陋,病床不足40张,走廊也成了病房。饮水难,移民的饮用水都得到原部队做砖留下的水坑里去挑,且洗衣、洗菜、洗农具等都在同一水坑,人畜共用,加之挑水时“井”面木桥上的污水滴落“井”中,异味难闻。走路难,湖区坑坑洼洼的泥泞路,晴天出门一身灰,雨天出门满身泥,不穿雨靴出不了门。做饭难,西湖没有煤炭、柴禾、木炭,做饭只好烧棉杆、稻草、杂草……灰烬飞扬,锅中、桌面、身上皆灰尘满布。就业难,农场只有1家小型造纸厂、3家农副产品加工厂、1个船队,仅可安置400余人就业,远远不能满足就业的需求,导致大批知识青年待业。乘车难,全场仅有一辆开往常德的湘运班车和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简陋候车室,根本满足不了公差人员乘车的需要;去长沙、新化、安化、汉寿等地都得走水路乘船再转乘。当时的自行车都是公用的,多的单位也只有2辆,移民买不起也买不到自行车,只好步行。看戏难,农场只有原部队遗留下的一座电影院和一部小型电影放映机,看电影要凭计划,轮流观看。
西湖的移民动迁时,既无外迁安置补偿,又无生产启动资金,环境十分艰难。重重困难,没难倒勤劳智慧的西湖移民。面对荒洲,移民群众发出了共同心声:“既来之,得安之,不管环境再苦,条件再差,困难再大,也要扎根西湖,建设好新家乡”。在这片荒芜而偏僻的土地上,广大移民安营扎寨,携手向“八难”进军。齐心协力战洪魔、抗内渍、修金堤,男女老少齐上阵,用血汗筑成了50年不遇的十里金堤。在过来的36年里,移民群众边生产边学科学,搞科研,率先改良品种,调整农业结构,采用新技术,精耕细作,走出一条“油、瓜、稻”三熟制的新路子,连年喜获丰收。198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2亿元、工业总产值0.76亿元、利税0.37亿元。┆
移民入场时,将接收部队的390万元固定资金作成本。总场对分场、分场对生产队实行定作物面积、产量、产值、成本、口粮的“五定”管理。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全由总场按计划采购,逐级领取,场内转帐或用成本票结算。生产队按计划种植,统一管理、核算、分配,作业组仅有生产权。按出勤和人头底分记工分,农工凭工分参加利润分配。每个工日的年终收益分配值为0.1~0.3元,好的年成最高在0.6元。一个全劳力的年收入为150~200元,最高年分300元。口粮按“人七劳三”或“人六劳四”进行分配,在核定的人平月45斤稻谷指标内计算到户,但最低标准须确保人平月30斤稻谷。工副业单位的职工实行等级工资制,按月发放。工分制农工家庭的经济来源全靠集体收入,五口两劳的家庭只能解决吃饭穿衣问题,移民的生活处于半温饱状态。
春风吹绿了西湖大地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西湖大地。1982年,西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农场全面兴起。农场改革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改生产队统一核算为分户核算,改农产品“队交队结”为“户交户结”,后又改为市场调节。田土由承包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农工家庭纷纷开发立体农业,走粮、棉、油、瓜、果、菜、鱼、畜、禽立体种养,综合发展的道路。调整种植业,开发大棚生产,种植反季蔬菜。扩大养殖品种,开发网箱养鱼和池塘养鳖、虾、鳝鱼、泥蛙等养殖基地,实行猪、鸡、鱼立体养殖。大力发展果园,种植柑橘、柰李、草莓、葡萄、蜜桃、梨子等水果。粮棉生产普遍采用优良品种,单产、总产、产值均翻了一番多。移民都全力增加投资,引进技术,实行种、养、加工一条龙的集约经营。家庭农场越办越兴旺,品种越来越多,产量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优,效益越来越好。绿色食品奈李、西瓜、柑橘、牲猪、禽类、蛋品、水产品、南瓜、稻米和棉花等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等地。2008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58亿元。家庭农场的经济收入大幅增长,人均年纯收入达3680元,比1981年增长12倍。
乘着改革开放步步深入的东风,农场改革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总场对工商企业实行“定资金、定编制、定利润、超利分成、自主分配、自负盈亏”的经济责任制;定期考核,年终兑现奖惩。改革促进了造纸、纺织、印刷、建材、化工、食品、粮油棉加工、机修、建筑、交通等工业和商业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工业产值逐年增长。2008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8亿元,比1981年增长一番多。工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造纸厂生产的“80克/m2普压双胶纸”,1989年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砖瓦厂生产的粘土实心砖和粘土平瓦,1990年双获省优产品称号;甜叶菊糖甙厂生产的“银河牌S-80”甜菊甙,1988年获北京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和1989年首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银质奖;食品总厂生产的“鼎洲玉液”酒,1990年被评为农垦部优等产品第6名。1999年至2002年,区委、区管委先后对工商企业施行“两个置换”的改革,16家工商企业转体民营。个体工业、商业、手工业……服务业迅速兴起,越办越多越旺盛,走向全国市场。2008年,全区有个体商业户800多家、个体工业户30多家、个体服务业户150多家、个体手工业户280多家,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体系,业务红火,生意兴隆。
洞庭湖畔立起新城乡
西湖移民建场(区)以来,省、市领导一直牵挂着西湖的移民。先后有熊清泉、杨正午、周伯华、王克英、陈邦柱、刘夫生、杨汇泉、董志文、蒋树海、庞道沐、陈彰嘉、吴定宪、程海波、武吉海、陈君文、卿渐伟等党政领导亲临西湖,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帮助移民解决实际困难。1989年1月,原省委书记熊清泉视察西湖,亲笔写下了“把西湖建设成为安全的、富饶的、有吸引力的农场”的题词。1991年7月,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夫生考察西湖,殷切寄语西湖人民:“团结互助,艰苦奋斗,建设新西湖”。2002年1月14日,原常德市委书记程海波到西湖调研,向省委、省政府写出了《要高度重视移民的稳定与发展》的调查报告,热切给予西湖移民极大的关爱。省市党政领导先后16次到西湖召开现场办公会,专题研究西湖的建设与发展,给予极为灵活、宽松、优惠的政策。1988年冬,省政府召集财政、水利、计委等22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到西湖现场办公,专题研究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会议决定由省计委牵头,制定了《西湖农场(1989年~1991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投资2800万元实施33个项目的建设。1998年12月4日,原常务副省长周伯华亲临西湖,主持召开省政府现场办公会议,再次研究西湖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决定成立西湖管理区,理顺农场管理体制。1999年8月18日,西湖管理区正式成立,建立了政场合一体制和一级财政,归属常德市政府管辖。┆
党和政府的关怀,激发了移民群众扎根西湖,建设西湖,献身西湖的热情。广大移民迎难而进,奋力拼搏,用自己勤劳和智慧的双手播种希望,编织着美好明天的画图。年复一年的辛酸,广大移民克服重重困难,用艰辛的汗水和心血绘成了今日西湖的美景,一个崭新的新西湖呈现在眼前。
变了,变了,一切都变了!眼下的西湖,成了洞庭湖西部的一颗小明星。移民入场时的“八难”得到极大的改观,呈现的是一派令人神往的新生活图景。36年的发展,教育固定资产总额达5600多万元,建起了3所中学、11所小学、10所办民幼儿园,校舍总面积达35000余平方米。中学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运动场、宿舍楼等设施齐全,校园里绿树成荫,花香扑鼻。适龄儿童入学率实现100%的目标,初中入学率达99%,每年有120余人考入大中专院校。2008年,考入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达73名。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投资1500万元新建的一座5层楼医院耸立在西湖镇区,建筑总面积达3500余平方米。医院内花木飘香,常用的B超、彩超、心电图、CT扫描仪、X光仪等现代化医疗设备齐全,病床达110余张,现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医师等医疗技术人员38名,能施行各类医疗手术。全区建立基层卫生所6个,个体诊所18家,民营药店8家。移民都加入了社会医疗保险,就医治病好方便了。区移民局投入1853万元,建起自来水站7个,打深井18口,户户都饮用上了纯清的自来水。区移民局投资2828万元,建成水泥砼公路55.8公里,村村通了水泥路。家家都有2~3辆自行车,3成以上家庭购买了摩托车或电动单车,出行多么便利了。耕牛已退出耕地的历史舞台,多数农家购买了耕整机、收割机、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农业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移民家庭的生活条件普遍改善,大部分家庭用上了燃气灶、电饭锅……家家用上了藕煤炉,做饭炒菜既方便又卫生,也节省时间。户户都有了彩电、洗衣机、电话机,4成以上的家庭有了冰箱、空调、电脑,男女老少都有了手机。昔日的茅草棚、油毡房、泥巴屋都变成了整齐一致的砖瓦房,2成以上的移民建起了楼房。交通条件明显改善,1993年,省市投资修通了西湖至沙河口16公里柏油路,建起了集客运、停车、住宿、经商于一体的新车站。开通了西湖至常德、长沙、新化、安化、汉寿、广东等地的8条客运班线。个体客运、货运、出租车辆迅速增加,目前有客运汽车38辆、货运汽车29辆、小型汽车43辆、农用车辆46辆。新建排灌机埠12处,电排装机容量由1973年的2780千瓦增加到5800千瓦,兴修和疏通主干渠道280多条近500公里,实现了旱涝保收。农业总产值由1973年的428万元增加到2.58亿元。5公里防洪大堤和41公里内堤得以培厚加固,确保了移民生命财产安全。柳林咀货运码头由移民入场时的肩挑背扛,改造成了机械自动化装卸。目前,柳林咀码头有民营客运船只16艘、货运船只29艘,可直通长沙、武汉、上海等地。2002年8月,总投资3295万元的农村电网改造通过验收,新建成的110KV变电站投入使用,10KV配网结构得到加强,陈旧老化的电器设备得到改造,改善了移民的生活条件。广播电视事业长足发展,新建成的西湖电视台可覆盖50余公里,全日播放,改善了西湖及周边乡镇民众的文化生活。
镇区建设日新月异,成就惊人。移民入场时,农场施行“城镇化”战略,走“小城镇,大航母”的道路,全力实施“中心集镇工程”。民、公先后投资4.86亿元,建成了商贸城、工贸城、农贸市场、建材市场、畜禽市场、机电市场、民宅区、教育区、公寓区、工业区、商贸区等小社区。建成市场总面积9.5万余平方米,形成了商贸、农贸、工贸大市场为主体,信息、服务、娱乐等市场为网络的城镇经济格局。时下,西湖市场已成为四周40余公里范围内的商业“航母”,西湖镇区成了本区及周边10余个乡镇40多万人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8年,省、市投资2550万元,将西湖镇建设成了常德市的十个“文明卫生”城镇之一。置身西湖,高楼林立,街道纵横交叉,人来车往、川流不息,商业红火,市场繁荣,热闹非凡。东西两条大街与南北两个大圆盘遥相呼应,宽敞、整洁、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东湖、西湖的湖光水色像两块翡翠镶嵌其中,美不胜收。每当夜幕降临,10余公里街道灯火通明,夜如白昼,好一派“光藤星月争娇艳,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壮丽景象。
鸟瞰西湖一中全景——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区,绿草铺地的标准体育场
投资1500万元兴建的西湖区人民医院(常德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部
鼎港自来水分站24小时全天侯为移民群众送去洁净的自来水
西部的水泥砼主干公路——西湖区通往汉寿县的五七桥路段
图为能排能灌的三角堤电排机埠
110KV裕民变电站为西湖镇的商业、工业经济发展提供电能源保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