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实践证明,要确保贫困地区农民群众脱贫,不返贫,就必须摆脱过去救济式扶贫的老套路,把产业化扶贫放在突出位置,加快贫困地区的产业化建设,实现企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的双赢局面。市城管局扶贫工作组针对石门县南北镇薜家村土肥地美,昼夜温差大,适宜种优质烟的特点,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多方协调,不仅把1000亩山地挤进了市国土局土地整理的笼子,总投入将达到400万元,还将该村纳入了中烟集团芙蓉王的烟叶基地,当年开发,次年受益。目前已完成土地平整工作,农民通过投工投劳,每人每年增收将达1000元以上,且随后的烟基工程投入也将达到600万元,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也将大大改善,真正成了一支不走的工作组,给全体村民留下了一座“小金矿”。市政府办扶贫工作组针对澧县太青长冲村适宜种茶叶的特点,因地制宜,抓住“太青茶叶”这一品牌优势,县、乡、村三级联动,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常德天易农村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订单生产,新开发有机茶1500亩,公司投入将达到400万元以上,农民每人每年将增收千元以上,预计三年后,茶叶亩产纯收入将达到3000元以上。市纪委扶贫工作组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大学习、培训的力度,先后5次请柑桔办、烟草局、畜牧局、农业局的专家到点村为村民授课,传授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参训农民1000多人次,发放资料300余份,使村民丰富了理论知识,学到了实用技术,组织党员、村干部、大户代表到外地考察油茶、烤烟、楠竹等产业,不仅开阔了视野,也增强了农民发家致富的信心。由于做好了产业扶贫这篇文章,工作组帮贫困群众鼓起了钱袋子,开辟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