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风貌美 大地“四色”新
——安乡县十年来农业发展特色化路子寻踪
年年岁岁花相似,五颜六色看四季。回首安乡县农业的发展,有如沐浴在春天里的油菜花,金黄耀眼、绿意盎然;有如置身于夏天里的荷花,争妍斗艳、相映成趣;有如凝视着秋天里的橘子,果满枝头、清香四溢;有如傲立在冬天里的梅花,一枝独秀、永葆本色。
10年来,安乡县通过显绿色、守底色、凝成色、展气色,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该县农业发展的特色化路子。
大力发展生态模式,彰显绿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安乡县依水而建、因水而兴,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最大的资源就是生态资源,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优势”已然成为安乡县人民的共识。2016年,安乡县明确提出“生态立县”战略,“绿色发展、水韵安乡”成为全县农业发展的主旋律。为此,该县积极创新推介生态模式,致力于改革生态链,努力展现水韵安乡新画卷。
创新推介水产生态转型。安乡县水源丰富,拥有近50万亩水域,其中适宜养殖面积22.4万亩,限制养殖面积3万亩,是湖南省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县之一。传统的高密度投肥养殖模式不仅效益日渐低下,还对水体造成污染,与生态发展理念不符,必须探索推广水产生态转型。为此,安乡县一方面积极推广名贵鱼套养。这种套养技术成熟、品类扩充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且能提高经济效益,该县在此基础上发展“名优特”水产养殖面积近2万亩。一方面实行“人放天养”生态养殖模式。曾经的12万亩珍珠养殖面积,因其对水体污染严重,该县已通过3年时间全面完成退养,还清水于民;2.1万亩公益性水面外包养殖,因造成水系不通,影响水生态环境恢复,该县斥资1700多万元全部收回,并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推行“人放天养”生态养殖,全县水系水质慢慢好转,又见碧水清流。此外,该县还引进常德市青螺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力推循环水养殖模式,通过建设流水槽(鱼的“跑道”),采取微生物净水技术以及科学的鱼病防治技术,实现鱼草共生、养殖尾水零排放的大规模循环活水健康养殖,既提升了鱼的品质又保护了水生态环境。
创新推介稻虾生态种养。稻虾生态种养是安乡县近年来发展最迅速、效益最显著的生态种养模式,从2015年的0.3万亩快速增长到了2019年的15万亩。安乡县小龙虾平均亩产300斤,年产量2.25万吨,2019年入选全国小龙虾产量30强,发展成为该县“一县一特”主导产业。安乡县4次组织举办小龙虾节,现已成功创建省级优质农副产品(小龙虾)供应基地。在此基础上,安乡县还引进湖南古俊食品有限公司和常德市爽鑫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小龙虾精深加工,延长稻虾生态种养产业链,进一步挖掘产业价值。
创新推介稻鸭生态种养。稻鸭生态种养是安乡县近年来创新推介的主要生态模式之一。稻鸭共生模式在安乡县养殖历史悠久,但一直规模不大、呈零星分散。2015年以来,安乡县黄山头镇开始大力推介这一模式,目前,该镇已有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1家家庭农场、5000多户农民从事稻鸭种养,推广稻鸭共生模式2万亩,年产生态鸭120万羽以上。规模上来了,加工还得跟上去。近年来,安乡县大力扶持湖南海佳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升级改造,年加工量由2019年的70万羽发展到2021年的200万羽。同时,该县大力进行品牌创建,2013年“黄山头板鸭”成为安乡县首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8年“冲风峪”原香大米(稻鸭生态米)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020年4月黄山头镇被认定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创新推介稻菜生态模式。“优质稻+菜薹”水旱轮作模式是安乡县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一种生态模式。2014年,肖均回安乡创业,成立安乡绿蔬园蔬菜专业合作社,主种菜薹,现已发展蔬菜种植面积1.9万余亩,其中“优质稻+菜薹”模式占比90%。在该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主体的带动下,安乡县稻菜模式稳健发展,菜薹因其品质优良已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主销广州、深圳市场,2017年又进军上海、长沙市场,其品牌日臻成熟,正在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竭力发展粮食生产,守牢底色
作为全国农产品主产县和湖南省第二批产粮大县,一直以来,确保粮食安全、实现稳产保供、发挥“压舱石”作用都是安乡县农业沉甸甸的底色。今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湖南日报》、《常德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为安乡县粮食生产点赞,这是因为该县把粮食生产放在农业发展的首位,始终坚持以常态化机制守牢保障供应链。
始终坚持保障机制。安乡县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来抓,坚决落实党政同责。该县坚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每个县级领导必须联系一个乡镇的粮食生产工作,确保县级领导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将粮食生产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对于年终粮食生产考核不合格单位追究乡镇主要负责人责任,取消全年农业农村工作评先评优资格;确保财政投入,最近5年斥资过亿元补贴粮食生产。
始终坚持用养机制。安乡县坚决执行“藏粮于地”战略,牢牢守住耕地红线。2014年以来,该县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仅用8年时间就建成高标准农田6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9.7%;大力开展秸秆粉碎还田、绿肥生产、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种养循环等地力培肥工作,全县土壤肥力水平逐年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卓有成效和土壤肥力的逐步提高,促使安乡县粮食亩均单产稳中有升,粮食品质逐步改善。
始终坚持创新机制。创新机制是安乡县守牢粮食生产底色的重要手段。该县围绕集约高效创新调整经营体系。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和老龄化加剧,安乡县大力开展土地流转,培育种粮主体,全县耕地流转面积达58.7万亩,流转率75.3%,共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1452家,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41万亩。该县围绕优质高效创新推广产业模式。经过多年探索与推广,全县粮食产业结构从以一季稻为主逐步调整为双季稻、稻油、稻虾、稻鸭、稻菜、再生稻多种模式同步发展,既保证了粮食产量,又提高了农民收入,还强化了抗风险能力。该县围绕抗灾减灾创新支持技术服务。今年虽遭遇了夏秋连旱天气,但安乡县仍能确保稳产高产,这源于近年来该县大力推广抗灾减灾技术、积极应对洪涝灾害、高温干旱、寒冷冰冻等极端天气。该县围绕提高积极性创新跟进激励奖励。安乡县通过对育秧大棚建设、双季稻种植、农机具购置县级累加补贴、水稻育秧保险保费进行补贴,对承办双季稻示范片的乡镇、排名前十的双季稻种植大户和集中育秧社会化服务主体给予奖励等措施,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加速发展品牌农业,凝结成色
发展品牌农业,向品牌要效益,是近年来安乡县农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全县致力实现品牌溢价,凸显价值链,经过不断努力,安乡品牌农业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逐步形成了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一牌多品”融合突破的特色品牌发展之路。
“两品一标”认证加速。长江活水、洞庭碱土、普照温光、精耕细作,成就了安乡县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河湖连通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建设、水生态治理、化肥农药减量等工作,安乡县产地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农业品牌发展根基更加牢固。同时,该县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共推广水产生态养殖20余万亩,建设小龙虾标准繁养基地15万亩、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2万亩,为品牌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7年,安乡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新获得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或中国驰名商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湖南省著名商标或湖南省名牌产品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3万元、2万元。在一系列措施的作用下,安乡县“两品一标”认证明显加速,10年来累计申报“两品一标”认证54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5个、有机食品17个、绿色食品32个。
公用品牌共享加速。“单一特色不鲜明、产业龙头不够强。”曾一度困扰着安乡县品牌农业的发展。为了破困局、开新局,2018年,安乡县委、县政府开始着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安乡农仓”,2019年授权湖南鑫粮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安乡农仓”托管运营商,负责区域品牌推广工作。所有入仓产品都经过严格把关,纳入“两证一追溯”管理体系,统一以“安乡农仓”集体商标冠名销售。经过4年的抱团发展,“安乡农仓”形成了以“汤家岗米”为代表的汤家岗绿色粮油系列、以“黄山头鸭”为代表的黄山头休闲土特系列、以“珊珀湖鱼”为代表的珊珀湖有机生鲜系列等主打产品组合。目前,安乡县已拥有入仓企业34家、入仓产品138个,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5.8亿元。
洞庭香米入驻加速。安乡县在全力打造自身区域公用品牌的同时,积极融入省市公用品牌建设,为全县农业品牌发展争取更大更宽广的成长平台。水稻是安乡县的主要农作物,稻米成为了安乡县第一个搭上省市公用品牌快车道的产业。安乡县建设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建立200亩新品种展示基地30个,同时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绿色增产增效施肥技术、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等绿色优质生产技术,“无镉大米”基本盘建得越来越牢。2020年,安乡县汤家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入驻“常德香米”区域公用品牌,安乡稻米从此搭上了国家地理标志品牌的“顺风车”。2022年,湖南“洞庭香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一开始,安乡就积极响应并成功申报,创建了6个“洞庭香米”产业集群骨干基地。
“圳品”认证通关加速。农业品牌是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的“敲门砖”。为了让优质农产品进入深圳市场,近年来,安乡县加速推进“圳品”认证工作。2020年,安乡县派员学习掌握了“圳品”标准体系,并组建“圳品”认证初审专家组,对照“圳品”标准,筛选一批规模大、品质优、主体强的“圳品”认证候选产品,并依据供深食品评价技术规范要求,建立“圳品”标准化示范基地。仅用2年时间,安乡县就有5家企业取得“圳品”认证特别会员资格,共有12种产品通过“圳品”认证,另有2家企业正在启动特别会员资格申报。
稳步发展乡村治理,展现气色
安乡县积极探索乡村治理工作,通过系列措施优化管理链,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向管理要竞争力。经过多年稳步发展,乡村干群关系和谐融洽、自治管理充满活力。
公益服务越来越周密。近年来,安乡县致力提高公益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率,大力开展公益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2010年,安乡县实现农村党建阵地标准化建设全覆盖;近6年来累计投入1.3亿元打造183个乡村两级综合服务平台;梳理下沉108项政务服务事项,推行村民事务“集成受办”,建立乡、村、网格三级代办制度,提供“电话预约、上门服务”,严格限时办结机制,真正方便群众办事;按照“群众点单、村(社区)下单、干部接单”的“三单制”服务模式,安乡县组织在职党员干部定期开展下基层服务活动,月均为民服务4930余人次,织就了一张满足群众需求的公共服务网络。
网格治理越来越周细。网格化管理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安乡县将这一抓手创新性地从城市向乡村延伸,依托党小组将村(社区)划为2至6个网格,每个网格细分3至5个子网格,子网格内党员群众“结对互助、抱团发展”,按照需要组建学习、生产、文明创建、邻里互助、生态发展等五类互助小组,形成了“村级党组织—网格—子网格—互助小组”的四级治理架构,推动了基层网格精细化服务与管理。
平安自治越来越周全。村民自治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一环,安乡县通过多种渠道提升群众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村民自治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该县按照“四议两公开”机制健全了村级“四位一体”自治章程,成立村民议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村级事务的全程监督和问题质询;成立人居环境整治理事会,开展“最美庭院户”“十佳十差”等激励评比,强化群众荣辱意识;制定村规民约,开展“五星级文明户”评选、“移风易俗比成效”等活动。
休闲去处越来越多。有一个环境优美的休闲去处,逐步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近年来,安乡县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共创建出2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省级精品村、11个省级美丽乡村、9个市级美丽乡村;加快推进景点建设,先后建成了梅公园景区、仙桃景区、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珊珀湖水利风景区等景点;大力推进村级幸福屋场建设,为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
仲秋时节,我们随车缓行在安乡腹地,但见珊珀湖沿湖公路两旁,微风伴水草丰美,撩动湖面粼粼波光;车行随鱼虾欢唱,惊起水鸟群飞冲天;蓝天白云映衬浩瀚洞庭,水天一色对白人间胜景……安乡大地,美丽乡村处处都是新“名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