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实施田长制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10月18日,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指导下,石门县蒙泉镇7071.8亩应恢复整改的耕地全部种上了粮食和油菜,为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石门粮仓”提供有力支撑。石门县全面推行田长制,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形成耕地保护“卫星天上拍、田长地上巡”的新机制,让块块耕地都有“守护人”。
石门县委、县政府严格落实国家粮食安全工作要求,印发了《石门县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实施方案》,召开石门县田长制推进大会暨全面推进田长制会议,对开展防止和整治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进行部署。
该县建立了县、镇、村(社区)、片区、屋场五级组织架构体系。区域田长聚焦农田布局、农田防护、农田建设、农田利用、农田监管五项工作重点,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坚持巡田制度。强调落实村(社区)周巡查制度、乡镇月检查制度、县级季督查制度,同步设立耕地非粮化治理台账,包括存量问题台账、增量问题台账等,要求各乡镇每季度上报更新一次台账数据,掌握工作动态,并作为年度防止耕地“非粮化”治理工作考核依据。形成了“党委领导、部门协调、各村(社区)负责、全民参与、上下联动”的网格化耕保监管机制,确保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完好无损。加强耕地“非粮化”化解。该县把耕地“非粮化”问题以乡镇为责任单位进行存量化解。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化解耕地“非粮化”存量问题2014.59亩,化解新增耕地“非粮化”5亩。
石门县蒙泉镇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永久基本农田重点栽种水稻、油菜、玉米,60000亩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栽种水稻和玉米。为了落到实处,该镇建立完善耕地执法监督机制,以“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为重要抓手,实现“人防+技防”。该镇孙家嘴村利用网络进行耕地保护巡视,在6000多亩良田旁安装了380个摄像头,24小时进行网上巡视,近三个月来,相关人员发现了5次乱占用、乱挖地、乱搭建现象,及时从重从严查处,确保把涉违规违法的耕地问题化解在初始、消灭在萌芽状态。白洋湖社区把基本农田作为高压线,谁也不能碰。某公司前几年在该村占用基本农田131亩栽种吊瓜,由于经营不善,良田荒废。今年年初,该村采取果断手段将良田流转给石门县双龙粮油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按照基本农田保护的要求,耗资上百万元,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加强田间水渠、道路、土壤等综合配套工程改造,栽种优质双季稻,亩产稻谷1050公斤,每亩平均粮食收入2700多元。截至10月中旬,县农业农村部门在蒙泉镇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5万亩,形成一批“集中连片、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在此基础上,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长牙齿”耕地保护硬措施,在耕地占补平衡上下功夫,该镇采取退林还田、退塘还田、老屋场及空心房拆旧复垦等办法恢复耕地1250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