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服务要“接地气”——访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北大仓集团董事长隋熙明
本报记者郭少雅
为什么农民尤其是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往往遭遇“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北大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隋熙明认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完全商业化的涉农金融产品很难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商业化银行、保险、担保等机构推出涉农金融产品创新不够,适合农民和农业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少、贷款门槛高、手续繁琐。另一方面,农民创业往往面临抵押物缺少、银行认为其信用度较低的困境。
“让金融服务能够更好地惠及创业农民,得双管齐下。”隋熙明说,首先要制定专项培训计划,满足返乡创业农民工金融知识需求。向返乡创业农民工讲授信贷知识、利率知识、人民币知识和信用征信知识,让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学会利用金融工具。鼓励金融机构信贷人员深入返乡创业农民工集中地区,有针对性地举办金融讲座,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载体宣传普及金融知识,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金融咨询服务以及相关的业务指导。
其次要让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适合农民创业创新的金融服务。“这其中包括的内容就多了,需要金融部门真正从农民需求的角度考虑,扶助农民创业。”隋熙明说。
要拓宽金融服务渠道,满足返乡创业农民工金融平台需求。进一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提供金融服务。隋熙明说:“在农村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非常高,这都需要农村信用社继续增加乡镇金融服务网点,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向农村延伸金融服务。金融的水来了,农村的土地才能滋润起来。”
还要创新金融产品品种,满足返乡创业农民工金融产品需求。根据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需求的新特点,开办多种抵押贷款和同一区域、行业、优质民营企业联保互保贷款,研发“农民工创业贷款”等新品种,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以及评估咨询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推行返乡创业农民工贷款贴息制度,引导信贷投放向返乡创业农民工倾斜。开通金融绿色通道,满足返乡创业农民工金融服务需求。“对守信农户简化贷款手续,在返乡创业较为集中、产业特色突出的地区,探索发行专项中小微企业集合债券、公司债券等方式。总之,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让助农金融服务‘接地气’,符合农民的需求。”隋熙明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