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自查自评报告
2018年以来,常德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作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市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特别是2021年我市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单位,全市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以9个区县市为创建单元推进整市创建,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坚持产管并举,推动农业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主要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连续20年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零事故”。对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经自查自评,9个区县市均达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标准,我市达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标准。现报告如下:
一、强化绿色发展,坚持全产业链标准化
全市围绕水稻、油菜、蔬菜、茶叶、柑橘、葡萄、生猪、家禽、水产等主导产业,以政府为主导、以新型经营组织为主体、以产业为单元、以园区为载体、以品牌为抓手,按照“一个产业、一套标准、一套监督检测体系、一批实施主体、一批示范园区、一批品牌”“六个一”的模式,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
1.完善标准化体系。按照全程有标准、可操作的要求,制定了基地建设、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操作规程、专业化防治、农产品采收、产品质量和标识、生产加工等方面的标准或技术规程、规范703项,建立健全了水稻、蔬菜、柑橘、茶叶、生猪等主导产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目前,全市水稻、油菜、柑橘、蔬菜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80%以上,生猪、家禽、水产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85%以上,茶叶、葡萄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
2.建设标准化基地。依托新型经营主体,以粮油绿色高产示范片、“三园二场”(标准果园、菜园、茶园和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场)、特色产业园、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建设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260个以上,面积达250万亩以上,建成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基地70个,实施了澧县全国鲜食葡萄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基地建设。“常德香米”、“常德红茶”、“常德甲鱼”、“澧县葡萄”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或证明商标、区域公用品牌和地方特色品牌产品基本实现全产业链标准化。
3.打造标准化品牌。全市绿色食品377个,有机农产品50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或证明商标39个,居全省前列。“常德香米”、“石门柑橘”被评为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常德香米”、“石门柑橘”、“汉寿甲鱼”被评为湖南省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汉寿甲鱼”、“石门柑橘”被评为湖南省“一县一特”农产品优秀品牌,“金健米业”被评为湖南省十大农业企业品牌。在北京、深圳、长沙等地开展“常德品牌·中国品质”农业品牌及常德“圳品”授牌暨常德香米深圳发布会等系列推介活动,常德香米等标准化生产优质农产品成功打入北上广深等一线市场,华乐食品占据新加坡乳猪市场70%以上份额。依托深厚标准化品牌,打造品牌展示推介系列特色活动,组织常德十大农产品品牌评选,举办年货节、丰收节、石门柑橘节、桃源红茶节、汉寿蔬菜节、汉寿甲鱼节、澧县葡萄节等活动,提高了我市优质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二、强化规范监管,坚持质量控制全程化
强化“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鼎城区、桃源县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3个,省级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5个,省市级示范乡镇监管机构96个。
1.着力健全工作体系。全市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乡镇100%覆盖,所有村、组都设立了监督员、协管员,形成了市、县、乡、村、组五级监管网络。按照“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要求,实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全市共有10489个食用农产品商品化生产主体记录在册,每个主体都明确有乡、村网格员负责监管,并挂牌向社会公示。建立健全了质检体系,8家中央投资县级检测机构全部通过资质认定和机构考核“双认证”,乡镇配齐了农残速测设备,173家生产主体配备了自律检测设备;加强市场快检体系建设,5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部建成快检室,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实现了快检室全覆盖和检测结果可扫码查询。在第五届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中,我市选手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简报刊发了《湖南常德:强化监测服务 助推整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推介了我市经验。
2.着力实施全程监管。强化源头监管,开展农兽药、化肥减量行动,强化废旧农膜回收、秸秆综合利用,全面落实限制使用农药(含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全市农药经营门店严格对照要求进入《农资进销存管理系统》,399家兽药经营企业全部进入《兽药产品追溯系统》。加大农产品生产用药、遵守安全间隔期休药期、建立生产记录、开展自律检测、开具合格证和追溯凭证等方面宣传巡查力度,实行基地和主体全覆盖。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省级试点,组织鼎城区、津市市先行先试,建立主体信用档案,开展信用监测和动态评价,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强化产出监管,市县乡检测机构年检测农产品30多万批次,规模主体全面实行自检或委托检测,覆盖了所有基地的农产品。今年已开展胶体金快检农产品9846批次。强化入市监管,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制定监管办法,明确了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范围、条件,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收取查验承诺达标合格证等产品质量合格凭证制度,构建起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机制。
3.着力推进追溯管理。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湖南省农产品“身份证”、国家追溯平台管理,实行带证赋码上市。果蔬、茶鲜叶、畜禽、禽蛋、水产规模生产主体100%实施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今年上半年已开具40多万张。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区域公用品牌、“一县一特”、“两品一标”、注册商标农产品全覆盖为重点,795家主体1901个产品实行农产品“身份证”管理,2564家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实行国家追溯平台管理。鼎城区、津市市、安乡县等区县市建设了县级智慧监管信息平台,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过程可控、责任可究”和“远距离巡查、零距离管控”。
4.着力开展专项治理。大力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攻坚治理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农业农村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与公安部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行刑衔接机制,强化部门联动,严厉打击和曝光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犯罪行为。2021年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以来,全市出动监管执法人员29369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29837家次,办理行政执法案件175起,移送公安机关4起,曝光典型案例5起。
三、强化属地责任,坚持质量监管全面化
全市各级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政治任务来抓,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实行党政同管、同抓、同责,有力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
1.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市级成立了市长任组长、相关市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实施方案,每年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各区县市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创建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市县均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加强督促检查,促进了工作落实。
2.全力落实投入保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不断加大了经费保障力度。市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以上,各区县市财政加大投入,用于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有力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需要。
3.全力实现社会共治。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媒体宣传181次,举办宣传活动79场次,在城乡交通路口、乡村集镇、基地设立广告宣传牌189块、宣传展板和专栏1035个,悬挂横幅、张贴标语4356条,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1780块,实行社会化宣传全覆盖。设立投诉举报电话,鼓励社会监督,社会共治氛围日益浓厚。
虽然我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工作中面临着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待提升,小家小户小生产监管难度大等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今后,我市将继续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标准化生产与执法监管两手抓,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进一步提升标准化生产、全程监管、监管体系建设、社会共治水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快常德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公示时间:2023年7月24日—28日
联系方式:常德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常德市武陵区人民路728号;邮编:415000;电话: 0736—7872853;邮箱:cdsnacj@163.com。
常德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7月24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