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养鱼 以鱼净水 解锁津市西湖渔场生态养殖“密码”
1月30日,津市毛里湖镇罗家台社区一处鱼塘,10多名工人身着防水服,忙着收网、捞鱼、分拣、装车。“鳊鱼、草鱼,准备上市售卖;鳙鱼、鲢鱼是净水鱼类,作为种苗提供给大湖股份西湖渔场,放入毛里湖开展大水面生态养殖。”鱼塘的主人、养殖户宋惠平说。
转型求变绿色抉择
毛里湖位于津市境内,是省内最大的溪水湖。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受畜禽、水产过度养殖等影响,湖水富营养化,水质下降为劣V类。2013年,津市市委、市政府“拆、退、建、治”并举,对毛里湖开展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
“域内西湖渔场是我省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它的去留,事关产业发展,事关养殖户切身利益,必须慎之又慎。”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彭敏说。2018年,在北京的一次研讨会上,南京大学教授王中生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观点给了他启发。
多次线上沟通后,2019年,彭敏借两人同到黑龙江开会的机会,当面拜访请教王中生。王中生告诉他,鱼类作为大水面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之一,在维护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养殖可以搞,但是一定要科学养殖、生态养殖。”王中生的话给彭敏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那时,大湖股份已经开始探索生态养鱼新模式。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联合津市市畜牧水产局,督促企业加快转型,划定经营区和禁渔期,开展定期巡查、有奖举报等行动。
位于毛里湖畔的大湖有机鱼溯源基地
以水养鱼以鱼净水
站在毛里湖畔,眼前水域辽阔,湖风清新,时有鸟儿成群飞过。
“我们这里不投饵、不施肥、不用药,看不到网箱,也闻不到异味。”大湖股份西湖渔场场长罗云生介绍。在政府部门监督和支持下,西湖渔场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实施“人放天养、自然生长、捕大留小、阶段性调控”的净水养殖模式,初步实现“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的良性循环。
西湖渔场根据毛里湖生态现状,建立挺水植物恢复区、浮叶植物恢复区以及沉水植物恢复区。植物覆盖率从2014年的2%增长至25%。
“政府部门积极邀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小虎、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原副所长李传武等专家学者对水质进行调研,制定详细的投放计划。”罗云生介绍,毛里湖属于藻型湖泊,适合放养鳙、鲢鱼,再配套鳜、鳊等吃食性鱼类,适当放养洞庭青鲫、细鳞斜颌鲴等,以保持水质。
在检疫合格、质量达标的前提下,西湖渔场合理投放滤食性鱼类。这些鱼类摄食浮游生物及水体中的腐殖质,湖区浮游生物总生物量和氮磷含量明显下降。
生态产业富民增收
“今年1月,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首次现身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从2016年开始,先后发现黑鹳、中华秋沙鸭、黄胸鹀、白鹤、青头潜鸭等。”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彭敏说,这些珍稀鸟类频繁现身,说明毛里湖的生态持续向好。
近年来,毛里湖湖体及其主要入湖溪河水质由富营养的劣V类提升到III类,一级水源保护区达到II类。毛里湖获评湖南省2020年度“美丽河湖”、2021年湖南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
不辜负绿水青山,也守住了金山银山。
“生态放养的鱼肉质鲜美,在市场上口碑好、卖价高。在政府部门的科学引导及支持下,渔场年销售量和2018年相比下降近一半,平均价格却翻了一番,整体经营效益得到保障。”罗云生说,渔场尝到生态养殖的甜头。
2022年大湖股份西湖渔场被纳入湖南省渔业发展支持项目,成为大水面生态净水渔业示范基地,水产品通过有机产品认证,被成功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公司还发挥产业带动作用,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市场”“订单农业”模式,将养殖户纳入公司产业,提高农户抗风险能力。西湖渔场每年从周边农户收购近50万公斤净水鱼苗,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每年带动周边用工500多人次。
农户起鱼,为西湖渔场提供净水鱼类种苗
罗家台社区60多岁的田祖平,家里有20多亩鱼塘。西湖渔场不仅收购他的鱼苗,还邀请省里的养殖专家为他这样的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过去,田家一年养殖收入两三万元,现在达到10万元。田祖平家靠着养鱼脱贫致富。
原载于《湖南日报》2024年1月31日5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