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四心”并用 加速推进春耕生产
不负春光更前行。为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津市市把握“时机”、在乡村“上心”,抓住集中育秧、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春耕备耕各个关键环节,不误农时做好在田农作物春管工作,为春耕生产按下“加速键”。
早稻生产下“狠心”。坚持保面积、提产量。一边倒支持粮食生产,将粮食生产任务分解细化,推动双季稻专业化集中育秧社会化服务,确保全市早稻集中育秧面积达到7.7万亩,稳定扩大早稻面积。充分利用旱土资源、缺水田发展旱杂粮生产,鼓励旱地作物间作套种,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奖补政策,先后召开县、镇两级早稻集中育秧工作培训会,有效推进集中育秧设施建设。截至3月30日,全市新(改)建20处集中育秧设施,面积4万平方米,目前已部分投入使用。
早稻育秧如火如荼
农资打假有“决心”。津市早稻常规种子储备60万斤,农药储备量约20万公斤,化肥储备量约5000吨,加上农户自留物资,基本农资储备处于充足有序状态。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农机事务中心联合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专项执法行动”,对全市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执法巡查。截至目前出动执法车辆18台次,执法人员69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门店71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份,立案查处农药案1起,结案1起,罚没款合计2280元;组织开展“3·15”打假宣传活动,发放农业法律法规宣传资料300余份。全面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守护粮食安全。
机插机抛示范推广
农技指导很“贴心”。制定下发了《2024年津市市农技人员驻粮食生产示范片蹲点技术指导工作方案》,在农业系统中组织4组专业技术人员,每个示范片安排一组专业技术人员,老带新,蹲点指导,做好蹲点记录与总结。从3月份粮食生产开始到10月粮食生产结束,农技人员分片蹲点驻村,深入了解粮食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精准指导,不务农时,提高单产;蹲点示范期间,通过“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形式,充分发挥导学相长的作用,向新人传授业务技能,增强团队归属感和工作责任感,培养好基层年轻干部;创新政技结合,提升干部服务水平。
田间地头指导春耕春播
三农服务更“细心”。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粮食生产、耕地质量保护工作中宣传、督查、考核、奖励、表彰等。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设,落实耕地质量监测点损坏维护及保护队伍建设工作;开展耕地“非粮化”及抛荒日常巡查,完成具备复耕复种条件图斑793.08亩全部整改。组织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农机科普志愿服务活动4次,机插机抛实操培训4场次,培训农机手240余人次,协调协调农机生产、销售、维修主体开展“敲门服务”,帮助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做好机具维修保养和育秧大棚灾后重建修复。全面完成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收尾任务1.33万亩,2024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以上,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一批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
“民以食为天,粮足天下安。”接下来,津市将着眼于现有工作基础,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为端稳“中国人的饭碗”贡献津市力量,绘制出更多美丽的“春耕画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