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城头山镇:“党建+”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澧县城头山镇乡村振兴示范片
澧县城头山镇葡萄示范园
近年来,澧县城头山镇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以“三个聚焦”为抓手,持续精准发力,从强堡垒、兴产业、善治理3个方面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聚焦“党建+组织建设”,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头号工程”,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根本和保障。
提升组织战斗力。围绕“全面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工作要求,高标准培育各领域党建示范点。城头山镇作为2023年度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以及市委、市政府“4+9”乡村振兴示范片,5个乡村振兴示范片村以点带片,形成具有巨大引擎作用的组织振兴示范带,推动基层党建全域提升。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镇建立63个基层党组织,设立党员示范岗23个,提档升级19个村党群服务中心,推动基层党组织对标提质、达标晋位。
提升队伍支撑力。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19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实现“一肩挑”全覆盖,90后党组织书记2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比73.7%。新吸纳大专以上年轻党员13人,储备村级后备干部38人,入党积极分子65人。
提升制度执行力。制定镇村两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落细落实党委抓牢支部、支部严管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的“四体联动”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党员管理积分制和干部作风纪律积分制,从严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定期跟踪问效,不断提升镇村两级运转的规范化水平。
聚焦“党建+产业发展”,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兴旺。城头山镇坚持抓实党建创特色,依托“稻作之源”“南方吐鲁番”两大名片,发挥“城池之母”辐射效应,以建设“生态、高效、品牌”产业为突破口,进一步发展富民产业。
强化产业升级。大力扶持传统农业企业发展壮大,实现从偏重规模和数量的“大众农业”向注重效益与质量的“品牌农业”转型升级。全镇水稻面积7.8万亩,其中优质稻4.5万亩,早稻种植面积3.9万亩及集中育秧面积1.8万亩,并承担常德市双季稻万亩示范区,建成核心示范片1.81万亩。优质葡萄种植面积1.5万亩,其中阳光玫瑰种植面积占葡萄种类60%,百亩以上规模的葡萄园超过50个,有3家龙头合作社,3000多个种植大户。现有11个葡萄鲜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15个品种通过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代表澧县葡萄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强化资源盘活。全面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企共建等行动,通过“党组织+合作社+党员+农户”的发展模式,构建党组织与合作社产业联合体,先后成立2家水稻、1家豆制品党支部,1家玉米和葡萄联合党支部,通过阵地作用发挥推动助农服务升级。截至目前,建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社5个,19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150余万元,其中收入5万至10万元的村13个,10万元以上的村6个。
强化农文旅融合。采取“生态农业+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着力打造集“商、养、学、闲、情、奇”新要素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态。以城头山景区为主,整合镇域内余家牌坊、彭头山遗址、孙家岗遗址等历史资源,围绕农耕文化主题打造精品旅游路线。依托合作社采摘基地发展阳光玫瑰、夏黑葡萄、水稻、玉米、桑葚等特色种植业,推动农旅一体化。今年来,主办2024年城头山镇油菜花海节,开展“知我城头山、爱我城头山、建我城头山”抖音视频大赛等活动,吸引近20万余名观众观看,让更多人了解并感受城头山农耕文化的魅力。
聚焦“党建+基层治理”,撬动乡村振兴“新引擎”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城头山镇深入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农村现代化治理体系,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全面夯实善治基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整合资源细化网格,高度融合现有党支部和网格,做好资源的统筹协调,标准化、制度化推进网格化治理各项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个镇、村综治中心网格,形成了覆盖面广、反应快速、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深化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等系列创建活动,着力构建符合城头山特色的平安建设体系。
全面开展善治行动。深入开展实地走访民情、倾听民意信息采集活动,结合村居“片组邻”三长制,切实做好“走基层、转作风、解难题”等工作,依托片长、组长、邻长,联合82名在职党员,分类处理民情信息7120条,为群众提供“微服务”431次,进一步形成了工作合力,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解决了900多个紧迫问题,覆盖全体村(居)民12800余户,共化解矛盾纠纷258个,解决群众诉求2799个,排查安全隐患52个,劝导“人情风”违规赈酒事件154起,做到了进村入户走访全覆盖,问题排查解决无遗漏。
全面塑造善治风貌。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结合移风易俗、厕所革命等工作,大力推进治违、治污、治乱、治陋习工程。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与保洁公司签订“三纵四横”精细化保洁协议,实现人居环境从突击式治理变为常态化保洁。按照“2+2+6”的幸福屋场出资模式,打造幸福屋场24个、美丽庭院76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自然村全覆盖。将弘扬文明新风纳入村规民约重要内容,建成公益性生态墓葬区2处,打造完成5个镇级活动文化广场和19个乡村大舞台,不断完善群众共建共管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