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排队穿“肠”过
通讯员 伍启星
湖南日报记者 胡宇芬
【人物】
陈初祥,64岁,退休干部。申请了“肠道式沼气及配套技术”专利10余项,8项获得授权,为此获得科技部2015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扶持资金60万元。
【故事】
在美丽的潇水之滨,有一个“世外桃源”。鸡鸭成群,瓜果蔬香,庄稼青葱,人舍和养猪场同在一幢四层大楼;粪便、烂菜叶、污水等都变成了沼气,电、燃气、农肥都能自产自用。主人陈初祥,美美地享受着这一切。
可是,把整个园子走了个遍,却找不到沼气发酵池。沼气到底是在哪里生产出来的?老陈呵呵笑了。原来,在他的指挥下,用来发酵的原料自动排着队进入深埋地下的管道,经过两个来月的充分发酵变成沼气,又自动排着队重见天日,就像肠道消化过程一样。“这可是俺摆弄了一辈子的宝贝!”近日,老陈得意地告诉笔者。
当老陈还是20多岁的小陈时,当兵被分在零陵军分区招待所,偶然看到别人将猪粪堆坑几天就能燃起蓝色火焰,便来了兴趣。后来招待所也建沼气池。沼气是产生了,却一阵阵从出料口汹涌而出,当班人员急得找来两块门板堵气也无济于事,工程失败。此乃天赐良机,他把粪便掏干净,天天观察,终于发现是因为图施工方便将出料通道做得太高,没有了存气的空间所致。他对症下药,招待所很快用上了沼气。
再后来,老陈承包了军分区招待所,原有的沼气池却偏偏罢工了。他将赚来的钱投入到一次次沼气试验中,但思路一直在“容器式”沼气池里打转转,试制了圆形、方形等各式沼气池。沼气池能用,但“容器式”的通病都有:池径太大,后放进去的物料很可能先出来,不能充分发酵,产气率低,细菌也未完全杀死,影响沼肥的使用;物料堆放在一起容易结块,需要机械搅拌,也不能自动进料出料;密封材料施工成本高,日久还是会漏气;不能处理污水。
自己搞不定,老陈就出门找专家,还曾到成都农村沼气研究所学习。市里专家也请来好多回。
为了梦想中的沼气池,老陈前后投入了300多万元,还欠了债。朋友笑他:“老陈,你如果投钱搞房地产,现在都买得起一条街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有失望,也有徘徊,还有不甘心。2010年的一天,老陈排队买车票时,突然联想到了沼气:如果将发酵原料先后排队不就能解决难题吗?要排队,得用管径同样大小的管材代替发酵池,就像肠道一样,先进去的原料先发酵先出来,还可以解决漏气问题。烦人的堵塞、结壳、搅拌问题,提高管道落差就行了。利用连通器和重力原理,更可以实现自动进出料。越想越美,真是“一管呵成”的懒人式沼气工厂。
老陈立马试验。选材是第一个难关。管道要能弯能伸好密封,玻璃钢管、PVC管等都达不到好效果,试啊试,最后找到了:质轻、韧性好的PE管。发酵管多长合适?管子埋多深为好?老陈又进行了无数次的摸索试验,才找到最佳参数。
为了试验,老陈租了200多亩土地,办起了农庄。试验成功的肠道式沼气系统,至今已经在农庄服务了3年,农庄的排放水完全达标。老陈的宝贝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权,省能源局还将其列入省农村能源工作重点推广项目哩。
【感言】
陈初祥:如果能将世上所有的有机污水和有机废弃物变成沼肥和沼气,可以少用好多化肥和化石能源。如果干什么都为了钱,那就什么事也干不成。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