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祠堂 “说”乡愁
湖南日报记者 谭登
正月初六上午9点,罗霄山脚下的茶陵县晓塘村,微风兼着细雨,却不觉寒冷。这是乡村孩子们过完年,又要别家赴远的日子。
外嫁广东的姑娘谭晓珍和她年轻的爱人,在村道的一个岔路口向左,走向一栋白墙青瓦、四角上翘的老建筑。这里是“在孚公祠”,晓塘村现存宗祠中的一个。踏着昨夜鞭炮的碎红,走进祠堂,向着先祖牌位,小两口拈香揖首,祈祷新年和美、出门一路平安。
祠堂不大,干净清幽。
晓塘村有2700多人,居民以谭、彭、陈、朱等姓氏为主。与湘南许多乡村一样,一个姓氏背后有一个或多个祠堂,最多时全村有10余个祠堂。行走在湘赣边这个村庄里,“茶湖公祠”、“洪溉公祠”、“槎溪公祠”、“陈氏源公祠”等,一幢幢青瓦灰墙、略显沧桑的祠堂,召唤着村落记忆,执守淳风厚土。
一头连着家乡,一头连着茫茫的城市或外乡;族人回乡祭拜,离乡辞行。乡村祠堂传下的“脐带”,在这里继续着,一年又一年。
“在过去,村里最好的建筑就是祠堂,集中了族人最大的物力、人力,祠堂不仅用于祭祀,也是大家的活动场所。”村民朱有文介绍,也许和这里古时是军事关隘有关,村人历来尚武。他仍然记得,少年时村里男孩子傍晚总会聚集祠堂门口练武,一个个血气方刚,兵器对练,比试拳脚,累了席地而坐唱上几句湘韵十足的花鼓戏。“现在我还能比划几招、唱上几句呢。”朱有文说。
现在村里没有人练武了,最后的几个武师也于数年前去世。但祠堂祭祖这项活动却一直流传下来。“每到清明、冬至,各姓氏的男丁赶到自家祠堂,点炮焚香祭奠祖先。”村支书谭桂德介绍。
祠堂作为乡村地标,成为当地人凝血脉、聚资源的场所,村庄不“空心”,乡愁有归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