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村里吐“新芽”
今年早春的暖阳来的仿佛比往年早,还在正月里,气温就蹿上了20多度。
3月1日,又是一个艳阳天,安乡县大湖口镇张家拐村村民鲁继兵站在自己的田间,笑呵呵地望着新种上的莴笋,嘴里念叨着“活了!活了!”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田里一片片的嫩牙牙有的冒了头,有的已经长出了绿叶。
鲁继兵今年承包了一百多亩土地,全部种上了蔬菜。他说,往年种的是棉花,忙上一年也赚不到钱。年前村里来了扶贫工作组,走家串户忙调研,和村里研究准备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帮助村里脱贫致富。鲁继兵是大户,先行先试当了排头兵。
张家拐村位于安乡县大湖口镇北端,是有名的贫困村。全村582户2784人中,贫困户就有277户712人。吃低保的便有72户124人,五保户有12户。危房和待改造房达219户,外出务工428人,80%的精壮劳动力在外务工,贫困户在校学生52人,丧失劳动力达50人。看着这些数据,大湖口镇党委书记王承位坦言,脱贫的工作压力非常大,但是在精准扶贫的任务面前,没有困难,只有目标。
市委驻张家拐村扶贫工作组春节期间仍在村里进行调研,力图找准贫困的根源。张家拐村党支部书记李本军介绍,村里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除全县统一修建的一条防汛公路外,全村几乎无水泥道路,村民出行都困难,到安乡县城就要一个多小时。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沟渠堵塞严重,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所以村里有劳动力的大都外出务工,务农不要说发财致富,脱贫都十分困难。
张家拐村一直以种植棉花、油菜为主,没有农业支柱产业。近两年来,棉花的价格大幅下跌,对村民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加之增收渠道又少,当地农民的收入很低。由于自然资源及基础设施条件制约,该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相当一部分群众连基本生活难以保障。
面对这些目前存在的自然的历史的种种原因,扶贫工作组结合村镇两级的意见,拿出了张家拐村三年帮扶规划,紧扣“增收脱贫”主题,力图拓宽自主脱贫致富渠道,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动、技能培训、精准帮扶为重点,提高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通过三年帮扶,合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力图实现贫困对象稳定脱贫。
为切实做到精准二字,针对张家拐村的具体情况,工作组科学制定了扶贫方案,采取“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等精准措施,精准识别、动态管理贫困人口,对可实行产业扶贫的对象,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其中“种起来”就是该村精准扶贫措施中一条,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推进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发展稳定增加收入。而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就是发展特色产业的具体举措,目前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面积达到了500亩以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