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园多谋划和谐乡风入田畴
农民日报记者钟欣
3月15日一早,河北省固安县林城村村民齐全国又专程来到北京淘旧书。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每逢星期三,就是他的进京淘书日。在林城村他的个人收藏室里,不仅有不同年代的图书,还有满满一个房间的数千部电影。作为一个电影放映志愿者,他告诉记者:“我们村里人看电影已经成了习惯,天气暖和了大家在广场看,天冷了在村里礼堂看,礼堂里的800多个座位经常坐得满满的。”
一支志愿者队伍,是河北省强化文明村镇建设的“十个一”工程中的一项。全省把每村开展“十个一”活动作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有效抓手,制定了《河北省2017—2020年文明村镇创建行动计划》,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文明村镇创建全过程,力争美丽乡村建设到哪里,文明村镇就创建到哪里。
农民富了口袋富脑袋
位于廊坊市固安县城南部的林城村有4000多村民,由原来的林一、林二、林三、郭村四村联建形成了今天的林城新格局。当年,以张海桥为首的村“两委”班子放宽视野,先后几次去欧洲考察,汲取建设和管理经验,依托林城丰富的地热资源和滤芯产业优势,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15年的不懈努力,全村彻底告别了曾经的“脏、乱、差、小、散、乱”,规划建设了乡村产业园区、新型农村社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了“工业园区化、居住城市化、农业公司化、环境生态化”的目标。
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迫切需要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涵育文明新风,在推动农民增收入“富口袋”的同时,同步推进健精神“富脑袋”。
开车行驶在林城村,只见村容整洁,道路宽阔,广场漂亮。走进村民卞德起的家,好客的主人立即拿出安化黑茶,洗茶、泡茶一气呵成。“我也是村里的志愿者,跟着老齐给村里放电影十多年了,四年前我自己买了音响,每天晚上拿到大广场上,很多人会来唱歌。我们村的文化生活可丰富呢。村里还有足球场和篮球场,我儿子就喜欢足球。”卞德起告诉记者。作为林城村歌舞协会的秘书长,51岁的老卞声音洪亮地说:“我觉得我们这里跟好多城市的生活差不多了。”
林城村的村史馆中陈列着村里八旬长者祁佑绘就的长卷“林城清明上河图”。为了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村里建起了村民活动中心,组建了老年戏曲票友会、秧歌队等15个文艺团队。齐全国对记者说:“今年春节,从初三到正月十六,村里每天都有文艺演出,村民们还自己排练了元宵晚会,尤其正月十六的林城文化闹会,吸引了几万人来村里,还有很多北京人过来呢。”
近年来,林城村先后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和河北省“新民居建设优秀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林城可谓河北省文明村镇创建中的一个缩影。而固安县从挖掘、提炼、培育乡风文明入手,着力打造文化品牌,突出文化惠民,以文明乡风发展助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突破,还先后涌现出南王起营村、屈家营村等多个在全省颇有知名度的美丽乡村。
乡村美了外表修内在
文明乡风重在实践、贵在养成。据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向利介绍,目前,河北正在全省范围开展每个村建设一个村民中心(文化礼堂)、一个文化广场、一条乡风文明示范街、一批善行功德榜、一套村规民约、一个红白事理事会、一个道德讲堂(道德评议会)、一支志愿者队伍、一支新乡贤骨干队伍、每年评选表彰或复检一次“十星级文明户”和“五好文明家庭”的“十个一”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培养树立100个移风易俗示范乡镇、1000个示范村。
林城村“两委”带领村民制定了涵盖公民道德、移风易俗、环境整治等内容的村规民约,而且开展了“科技致富星、遵纪守法星、诚实守信星、和谐友爱星、文化卫生星”等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村干部带头向旧的丧葬习俗开刀,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倡导新事新办,反对铺张浪费。
距林城村不远的南王起营村是一个以花木闻名的小村,全村168户680人几乎人人都是养花育苗的能手,号称千亩耕地千亩花,村民们还在周边市县承包了3万多亩的花木基地。整洁秀丽的村庄里,街道均以“银杏”“樱花”等树和花来命名。
走进村民李秀华的庭院,画眉鸟在廊檐下鸣唱,蝴蝶兰在室内娇艳盛放,一派鸟语花香。72岁的李秀华告诉记者,村里不仅环境好,风气也好。
66岁的李永生正在自家院子里琢磨把月季花嫁接到蔷薇树上的月季树,准备过几天暖和些再多嫁接几棵。“以前村里谁家有个结婚都要百八十人帮忙,现在没人大操大办了,简单很多,有的人家干脆不办,直接出去旅行。”他向记者讲起身边的文明乡风。
南王起营村党支部去年被评为“廊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书记王权说:“我们经过努力,现在已基本实现了‘生态宜居村庄美、产业富民生活美、和谐幸福村风美’的目标。”在村党支部带领下,他们深入挖掘村庄历史文化积淀,升级改造村民中心和便民服务站,创建“美丽庭院”,成立村民文艺表演队,激发村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让美丽乡村内外兼修。
和风拂绿野,乡村春意浓。河北省提出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把核心价值观建设列入年度规划,把移风易俗工作情况列为验收标准,真正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尤其要使更多的脱贫村同步成为移风易俗示范村。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