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着侗歌摘“穷帽”
湖南日报记者 黄巍 肖军
通讯员 胡益龙 吴贵勇
7月5日,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皇都侗文化村文化广场,原生态歌舞正在激情上演,身着侗族服饰的阿哥阿妹翩翩起舞。悠扬的芦笙、悦耳的歌声、优美的舞姿,让来自广西、贵州的游客如痴如醉。
“每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演出上千场次。”该村皇都侗文化艺术团团长欧俊楼用一个“忙”字来形容每天的生活。
“歌声唤得游客来,唱着侗歌摘‘穷帽’。”欧俊楼介绍,过去皇都侗文化村是自娱自乐,歌唱给自己听,舞跳给自己看,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随着该县旅游业的发展,村里成立了皇都侗文化艺术团。艺术团30多名本地演员每月可领到3000元的固定工资,其中28名贫困对象脱贫。
“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贫困点成了风景点。”皇都侗文化村村支书李练东介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以旅游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在旅游开发中,选择一批旅游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好的贫困乡村,优先发展旅游业,该村名列其中。
李练东说,过去寨子穷,但守在“宝山”不识“宝”。语言、服饰、建筑、饮食、礼仪、信仰、节令等侗民族习俗保存完好。侗戏、侗族芦笙、侗锦织造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县乡各方全力支持下,近年来,乡里整修侗寨,挖掘历史;组建艺术团等民间艺术表演队;推出神秘的“侗家合拢宴”;展示侗寨建筑与工匠、古朴习俗、侗族服饰、织锦和侗乡文艺……
“以前游客少,再好的工艺品也卖不出去,织出来的侗锦只能自己用。”村民石培云年近7旬,她拿起一块色彩艳丽的侗锦,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以前不值钱的传统手工艺品,现在变成了赚钱的“抢手货”。每年能给他们带来4万多元的收入。
“依托旅游市场平台,让贫困对象在家门口实现增收。”李练东介绍,引导贫困户利用扶贫资金和小额信贷,将自己的民房改造成农家旅馆,出租或者经营实现增收。目前,村民在皇都侗文化村景区发展的旅游民俗客栈有3家、家庭旅馆有20多家,农家乐、手工艺品店等有57家。
村民吴永延自从将自家住房改建成农家客栈后,每日有游客入住。 “保守估计,一年收入10万元应该没问题。”吴永延自信地说。
副县长吴志勇介绍,皇都侗文化村组建了“哆嘎哆吔”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按市场机制开展旅游招商引资和景区开发经营,村民发展旅游的热情空前高涨。皇都景区重点打造的侗寨合拢宴,贫困户提供家禽、蔬菜、侗家甜酒等食材,并参与合拢宴的制作过程,从中获得经济回报。景区还设立环卫、保安等就业岗位45个,解决贫困对象就业38人,每月每人增收1500元。
走进该村四季果蔬采摘体验园,夏季蔬菜青翠欲滴,吸引了众多游客游园观赏。该村重点发展与旅游休闲相结合产业项目。贫困户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入股经营,并通过耕种劳作增加经济收入。现皇都景区建成旅游生态基地4个,种植猕猴桃、提子、草莓等生态水果600余亩。
人人都是景区主人,个个参与景区开发。通过旅游带动与产业扶贫,2014年以来,皇都侗文化村已有125户、567人脱贫。今年64户、198人可以摘掉贫困帽。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