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2015年湖南省劳动模范郑大田
常德日报记者 韩冬 通讯员 赵婧宇 从一个普通农民到医疗器械企业创办者、管理者,从一个村办小厂发展到大中型无菌医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如今“平安”商标已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企业稳扎稳打做大做强,公司资产总额达到1.98亿元,年产值2亿多元,综合实力位列全省同行业第一,进入全国前八强。湖南平安医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郑大田开启了他的“平安梦”,用22年时间实现了华丽转身。
5月7日,进入位于澧县经开区的平安医械,建筑与绿化错落有致,办公区、研发中心、生产区、车辆停放区清晰标识,无需问路,记者很快在办公楼走廊见到郑大田,他正在交办对当天来公司参观者的接待事宜。面对记者,他开门见山:“上个月,我受邀给澧县的村官们上了一堂创业课。”他在讲义中这样写道:农民的儿子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机,高中毕业后,开商店经营日用品、当个体户买卖水泥,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后,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受村委会的委托,我带领20多名农家子弟从零开始,迈出艰苦创业的第一步,组建澧阳镇新河村的村办小厂――澧县医用器材厂。
“上世纪80年代,我是全县的第一批万元户、第一批百万元户。1993年,村里派我去上海的国营医用诊查仪器厂学了半个月,帮忙订购设备,回来就谈话,交给我组建工厂,赶鸭子上架当上月薪80元的厂长。”郑大田说起这段被“框进来”的创业经历,他至今也琢磨不透自己当时是以何种心态接受挑战,或许是人在三十而立时的一股闯劲。他放弃了自己经营的商店,意味着放弃了年收入至少50万元的老行当,他迅速转换角色,步步突破困境。此时他流露出对家人的感激,妻子以慷慨行动支持他的决定,在建厂过程中没少充当“私人出纳”的角色。
起步往往是最艰难的。建厂初期,几间“鸭棚式”厂房,无技术、无资金、无人才、无市场。郑大田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请专家、进医院、入工地,生产管理、外出采购、联系销路,他无不亲历亲为。为掌握生产技术,他和10多名职工前往上海、浙江拜师学艺。出差在外,他经常是白天跑业务,晚上赶火车,饿了吃碗面条。
因为医疗器械属于特殊行业,必须拿到国家药监局下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大男人郑大田为此在北京流下两场热泪,心酸之泪、激动之泪,记忆犹新。
最终拿到证是1994年年初,农历腊月廿五。由于没有经验,申报资料一次次返回来修改,一年内他几上北京,资料完备走到最后发证程序时已是冬天。北方的冬天异常寒冷,郑大田蜗居在北京的地下室,他做好了不拿证就不回家过年的准备。一等就是半个月,领导从外地考察回来,他等来一句“你回去吧,明年再来”。厂里等着开工,拖到年后意味着进度严重滞后,他一急,当即泪水翻滚。幸运的是,在无措之时他遇见了一位热心老领导,在老领导的周旋下,情况有了转机。证照捧在手的他再次泪如泉涌。掏掏口袋,路费所剩无几,他连夜坐着货运火车就往回赶。
经过五六年的努力,企业不仅掌握了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的相关技术、流程,还摸索出一套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初期目标实现,员工接近百人的集体企业已上缴税费达20万元。
从不懂到懂,从磨合到精通,源于不断的学习摸索。进入21世纪,集体形式的澧县医用器材厂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制势在必行!2003年,郑大田果断倡议:公司吸纳20名股东,组建湖南平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改制后平安公司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当年实现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33.9%。之后,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和对行业发展前景的全面分析,2005年,郑大田顶着多方压力,做通董事会的工作,投入9600万元在澧县工业园移址扩建,新建厂房4万平方米,其中10万级净化车间2万平方米,员工达到500人。2008年,看准市场需求,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平安二期扩建工程,平安医械真正迈入了大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行业。2011年更名为湖南平安医械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三期工程上马,厂区面积达200亩,目前员工达到1500人。
“没有人才就没有企业”,郑大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千方百计引进人才。益阳人刘青山是公司的总工程师,8年前来到公司,现在一家三口在此安家,他是公司新产品“自毁注射器”的发明人,今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公司一次性奖励5万元。刘青山道出他安心在平安医械的理由:看中企业的成长性和郑董事长的为人,公司为他们创造发展的平台和空间,员工生活环境好。“现在聘请的专家、模具师傅年收入超过10多万元,比老总高。”郑大田笃定地说。
如何将发明思考变成实物?郑大田善于搭建平台。近年来,全省唯一的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平安医械,与中南大学、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中国核物理研究所的产学研平台建立,公司拥有专利40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跻身全省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关于企业管理,他懂得分权:分设行政、生产、销售、技术质管4个副总经理。关于企业文化,他提出: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按照2000年国务院、国家药监总局相继颁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生产实施细则》等法规文件,他组织制定公司内部的质量体系文件,明确坚持“一针一管,事关人命,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质量方针,把产品品质管理贯穿到生产的每个环节。
“不能忽视社会责任,要用真诚回报社会,关爱员工。”郑大田爱做善事。城头山古文化遗产维护活动、抗击非典、抗洪救灾、汶川大地震中先后向社会捐赠20万元,捐赠价值35万元的医疗器械。公司设立职工扶贫救助基金,去年的春节团拜会,他和家人一次捐款27万元,用于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每年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一次免费体检,依法为员工购买社保和医保,新建能容纳600人的职工之家,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
身为省劳模、省人大代表的郑大田,心力都投入企业,平时就只有和老朋友搞搞户外运动、“吹吹牛”的爱好――公司在长沙高新区麓谷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建立了研发、生产基地,计划在3年内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利税过亿元的目标。“年轻人要敢于吃苦、要能吃苦,没有坐享其成的事。”郑大田用这样的勉励之语结束了我们的对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