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 子 情 怀
常德日报记者 葛辉文 姜美蓉 覃小平 通讯员 李飞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老子《道德经》
黎静:一个农家子弟好不容易在外面打拼出一番事业,当上了高科技企业的CEO,为何回到家乡当村主任?让家乡亲人们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从小到大的梦想。
16岁那年,黎静离开山羊冲去当兵。
个子瘦小的黎静背着行李,在崎岖的山路上爬行,他倔强地没有回头。自从13岁辍学后,他每天都在想一件事:离开这个闭塞、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去外面的世界闯一番事业,将来让全家人过上好生活!
当年,从山羊冲到乡里的岗市集镇,必须要花上一两个钟头,手脚并用经过十几里“手爬岩”,那是一条在岩壁上凿出的道路,也是村子通往集镇的唯一主干道,到了集镇要等上半天的班车,停停走走到石门县城还要3个多小时。
4年后,就在这条“路”上,黎静的母亲,在被乡亲们送往医院的担架上去世,得知消息后的黎静,在这条路上狂奔,只用了37分钟赶回家,可他撕心裂肺的哭喊却唤不回才42岁的妈妈。“不过是感冒引起的感染,就要了我妈的命。与其说是病,还不如说是闭塞落后夺去了她的命。”直到现在,提起母亲,黎静仍掩饰不了内心的悲怆。
2012年5月1日,担任了多年“荣誉村主任”,远离故土30多年的黎静被选为村委会主任,他在上任的同时把户口迁回了村。而同时,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上海格蒂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高科技企业的CEO,到贫困村庄的村主任,到全省最美扶贫人物。黎静不同寻常的选择,让他的人生突然改变了轨道。从2012年开始,这个不拿一分钱的村主任,生活就忙得像陀螺。坚持每个月“飞”回来召开村委会,确保每周开一次电话会。近两年,他一年至少一半的时间在村里。
“他回来后,村里发展就上了快车道!”村党支部书记李育美说。
短短几年间,省级贫困县石门县三圣乡这个叫山羊冲的穷山村,蜕变成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村、省级同心示范村、省级生态村、常德市美丽乡村、常德市同心乡村、常德市乡村旅游办点示范村、石门县同心示范乡村、石门县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等,经历了一场从内到外的美丽蝶变。
“让家乡亲人们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从小到大的梦想。改善家乡的面貌,是我后半生的事业。”离家千里的少年再回来,两鬓已经有些斑白,人过中年的黎静告诉我们一件奇怪的事,他的白头发今年居然转黑了。穿着布衣布鞋的黎静,说石门腔的普通话,谈笑间像个爱做梦的少年,言语间掩不住一派赤子天真。
“所谓赤子,原不过是‘不忍’二字。” ——曹雪芹《红楼梦》
黎静:子欲养而亲不待。我的钱花在村里,就当是尽孝了。
暮春时节,我们沿着一条新修的公路在山间盘旋而上,从海拔200米上升到800米,抵达山羊冲村的最高峰。俯瞰山羊冲,白墙青瓦,明黄翠绿,美得像一幅油画。
这条全长15公里宽6.5米的“天路”,是目前贯穿全村最美的一条路。“修这样的路,祖祖辈辈想都不敢想,只有黎静帮我们想到了做到了。”69岁的江绵次是黎静的邻居,在村子里生活了一辈子。
这是黎静当村主任后干的第一件大事。
因为没有路,不仅给他,也给山羊冲村村民们留下了锥心的记忆。2012年,刚上任的黎静就谋划在村里修一条高标准的路。为了这条路,黎静和村里一班人,穿着深筒靴,在七弯八拐的泥泞山道上一步一步测量线型,在路上往返不下20次。他提出必须要修10米的路基、6.5米的硬化路面,在当时既不符合政策要求,也引起了全村人的反对:有条路就不错了,修这么好有必要么?
黎静坚持,他说好不容易修条路,一定要考虑到后几十年的用途,别看现在村里只有几台车,几年后可能家家都有车,将来城里人来村里旅游,路不好怎么走?
大家承认黎静说得有理,可按这个标准,得要近4000万元的钱,哪里来?
“钱不够,全部算我的。”黎静毫不犹豫。
破土当天,现场没有锣鼓响,只闻机器轰鸣。全村老百姓自发赶来,挤满了山岭。在他们眼里,山羊冲还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工程。
这条路当年就完工了,总费用3800万元,全部由黎静垫资。后来争取了一部分资金,黎静贴了2000多万元。
今年,村里另一条16公里长、9米宽的柏油路马上就要动工,这将是石门第一条村级柏油路。还是老规矩,钱不够黎静出,但标准不能降。他把整条路分成11个标段,严格按照招标程序完成施工,这在村里是件新鲜事。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条路的标准高,起码要70年不出问题,施工必须要专业队伍专业水平才有保障。”黎静对路的质量要求近乎苛刻。
路,何止是路,家乡过去的一切,曾是黎静挥之不去的梦魇。
“小时候太穷了、太苦了!”黎静讲起一件旧事。有一年春节前,他和父亲一大早出门,顶着刺骨的寒风,把家里养了一年的年猪抬着赶着,送到十几里外的公社食品站,按要求上交给了国家。回头想买几斤新鲜肉回家过年,猪肉却早卖光了,只剩下一盆猪血。为了一家人过年沾点“肉”腥味,父亲用双手端着一盆十几公斤的猪血,在山路上艰难前行。8岁的黎静跟在后面,听着父亲沉重的喘息,为自己想帮父亲却没有力气默默流泪。
黎静家中兄弟姊妹5人,为了让孩子们吃饱饭,母亲吃饭时很少动筷,一个人在背后吃菜咽糠。母亲去世时,最小的弟弟才3岁,家里经常缺米断炊。作为长子,黎静过早地尝尽了生活的艰辛。初中毕业后,黎静卖冰棍挑窑货挣钱补贴家用;当兵服役期间,他除了买书,把所有的津贴都寄回家。在部队不分日夜拼命自学,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读大学时,弟弟妹妹把攒下来的鸡蛋给他做学费。毕业后,他没过过一天安闲的日子,一边上班,一边创业。
摆脱贫穷,是黎静曾经奋斗的动力。
“穷怕了,没什么亏不能吃。”黎静经过多年的草莽打拼,起起伏伏,终于在高科技企业创下了一片天地,当年的贫寒少年成为了乡亲们眼里的“有钱人”,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外面的创业艰辛。他告诉记者,长沙是他的伤心之地,在那里,刚创业不久的他,曾经亏得一文不剩,借了路费去西安另寻出路,在人生地不熟的西安立住了脚。在北京、上海开拓市场时,为了熟悉城市路线,他每天晚上开着车在城里转,有时转到天亮才在车上打个盹。
“他话不多,但只要是村里的事,他有求必应。”老村主任钟家红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村集体收到的第一笔300元的“巨款”,就是黎静捐的。1992年,村里拉高压电,他一次性汇来15万元。1993年,听说乡亲们凑钱修公路,黎静二话没说捐了5万元,全村历史上才有了第一条黄土公路。2001年,村里要硬化村道,他捐资30万元,修了一段5公里的村道。
村里谁家有了困难,只要他知道都会伸出援手,五保户杨大爷,不愿进养老院,他就为他修了两间房。
“去年黎总到学校来,看到操场还是泥土飞扬,学生食堂破破烂烂,急得不行,第二天就派了队伍进来硬化操场,利用放假一个月时间,给孩子们修了一个高标准的食堂。”村小老校长丁武传说,黎静为孩子们花钱,一天都不能等。
说起黎静为村里花的钱,李育美最有感触。当年他当选为村支书时和黎静并不熟,为村里的事找到黎静时,心里很忐忑。“村里有什么事,你尽管开口,只要是为大家办好事,钱不够我来出。”黎静朴实的话让他悬着的心落了地。
修路、通水、通电,给村干部补贴工资,给村小老师月月发津贴,给村里做规划、搞接待、跑项目……李育美掐着指头算来,这些年来,黎静无偿投入村里的钱超过了5000万元。
“我太清楚乡亲们的穷和苦了,如果用钱可以做到的事,我都愿意去做。”黎静不愿意给记者算账,也不认可李育美记的账。“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都不在了,我的钱花在村里,就当是尽孝了,世界上哪有和父母算账的?”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道德经》
黎静:穷的根子不在地方在于人,扶贫重在扶思想,扶精神。
无论在哪里,只要是村里的事,黎静都是二话不说出钱出力,被村里人叫做“名誉村主任”。2012年春节回家,他看到村里依然贫穷落后,着急地和李育美商量,两人谈着谈着,李育美一句话呛住了黎静:“你有想法有办法,不如回来和我一起干。”黎静脱口而出“干就干。”一语成真,几个月后村委会改选,他全票当选为村主任。
当上了村主任的黎静在家的时间比以前多了很多。只要回家,他喜欢一个人在村里到处走走看看。
村里很多人家和他当年离开时并没有多大变化。而看到的另一番情景却让他痛心:全村人几乎都在干两件事,不是打牌,就是吃酒!
“我这些年去过很多富裕地区,自然条件并不比家乡强,可那里的人个个都有创业冲动,人人都能吃苦耐劳,对比之下,我不得不承认,村里穷,根子不在地方在于人。如果一心只想着等、靠、要,那不是扶贫,是施舍。” 黎静沉下心来,开始思考村里的精神扶贫问题。
相对于基础建设一砖一瓦的累积与堆砌,规则的制订和人心的重建,是一个更艰难更漫长的过程。黎静和村干部一起,结合村里的实际,尤其是结合了法律法规,出台了山羊冲村新的村规民约,24条,条条实在。
先从改变村里的陈规陋习开始。
坚决取缔村里几个聚众打牌的场所,出告示上门搞宣传,严格规定村干部谁打牌就罚谁。
出台专门的赈酒条例,明确规定只有红白喜事、老人80岁寿辰、生小孩才能办酒,党员干部带头,吃酒只能上100元人情。
规定公布没多久,黎静接到一个儿时伙伴的电话,开玩笑说他添孙儿,全村只有两个上100元人情钱的人,一个是大老板黎静,一个是村里的五保户。黎静不相信,非得要他把人情簿拿来看看,结果,他从人情簿上找到了几个村干部的名字。第二天他召集村干部开会,人证俱在,罚款!
“开始我们不理解,我也罚过两次1000元。宣传多了,村里人也不好意思打牌了,村民们赈酒少了,人情钱也不攀比了。现在大家白天忙着干事,晚上跳跳广场舞,感觉村里人情味都浓了很多。”郑亚平是村党支部副书记,他告诉记者,近几年,村里在外打工的有一半都回来了。
改变一个人尚且不易,要改变一个村庄谈何容易?“仅是改变老百姓的卫生习惯,就花了3年。”李育美说,村里开始制定卫生制度时,村民们都不以为然,即使设置了垃圾围和垃圾桶,村里专门请了4名卫生保洁员,还是改不了随地乱扔的老习惯。黎静想了很多主意,评选最美农家、村干部包段包片、对比检查……没想到几年下来,还真做到了。现在村民们家家户户都暗地里较着劲,争着要挂“最美农家”的牌。
“现在是现代文明社会,人的素质要跟上来,村民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质量要跟上来,村里的管理水平更要跟上来。”当村主任的黎静,把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用到了村务治理上。
为了让村干部们安心工作,黎静自费给村干部发工资,要求每个人都要全日制上班。他亲自给村干部上培训课,从什么是团队精神、什么是分工协作讲起。
在记者采访的茶室里,钟家红指着中间的大黑板告诉记者,这就是今年春节黎静给村里干部上课用的。连续10天,每天上到晚上12点,讨论时还要求人人发言,自己67岁了,也经历了“洗脑”风暴,因为重感冒落下了一节课,他现在还在遗憾。
“乡亲们既渴望改变,又顽固地害怕改变。”黎静说,教育是关键。
为了扩大村民的眼界,连续几年来,黎静个人出资先后邀请近80名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组团到西安、重庆参观学习,很多村民第一次坐飞机坐地铁,他们看到西安袁家村的美食街带活了一村经济,个个大开眼界。
他牵头出资50万元设立了教育专项资金,他给老师增发每月1000元的补贴,他承诺只要村里孩子考上师范和医科专业的,他负责全部学费。
“以前,学校条件太差,全校最少时只有70多名学生,新来的老师一个也留不住,这几年,学生涨了一倍,今年就有5个学生从县里转回来了。”丁武传很高兴。20岁的李娜是去年从湖南幼专毕业的大学生,她告诉记者,现在有6个年轻老师,大家都铆足了劲加油干,教学质量提高了,黎静还有重奖呢。
在山羊冲村的规划中,有一所占地50亩、可容纳500人左右的完全小学。黎静告诉记者,这所学校今年就要动工,除了是一所设施齐全的完全小学外,还是石门西北地区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不仅是孩子,所有村民都可在学校得到学习和培训。
“我们村将来还要建设一所集医、养、疗于一体的全科医院,让村里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黎静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也许,他想说给母亲听。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黎静:光靠输血而非造血式的帮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村民要致富,必须要有产业支撑
走进山羊冲村,记者在好几处都看到巨幅的宣传栏,绘制着《山羊冲村十年发展规划》,在村头随意采访村民,问起村里的未来,个个都说得眉飞色舞。
2014年,黎静出资30万元,请来专家编制全县第一个村级发展规划。“规划要至少70年不落伍。” 他带着专家,用脚步丈量方圆30平方公里的村境,确立了宜居新区、旅游景区、商贸小区、产业园区的新村庄定位。
“输血式的帮扶,只能改变一时,改变不了一世。我必须要和乡亲们一起为村里造血。所以我回来了,我不是来做慈善的,我回来是来干事的。” 在外面走南闯北几十年,经历了几度创业的企业家黎静,为山羊冲村规划的未来远远超越了现实。
2015年,黎静牵头成立了湖南居尚福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汉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全村分为村集体(集体投入)、老百姓(土地入股)、能人三大股东,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村民通过入股方式,全部进入居尚福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山水湾巴马香猪、石门甜源红心猕猴桃、高山蔬菜和花木种植4家专业合作社当社员,享受劳务报酬、利润分红,成为了实实在在的“产业工人”。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500亩红心猕猴桃基地整理完成,高标准的基地和规划中的土家风情园连为一体。而在青山环抱之中的香猪种繁场让记者大开眼界:一栋栋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掩映其中,在公司的监控室里,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可以看到每一间猪舍,整洁干净,香猪妈妈们在舒适的猪舍里慢慢地踱着步,怡然自得。
这就是山水湾里的种猪繁育场,繁育场全面实施现代化养殖,全天360度全程监控,每一只香猪的养殖全过程可追溯,真正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无缝对接。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通过视频看到香猪的生产、生长、生活全过程,可以放心地大口吃肉。
山羊冲村巴马香猪项目已初见成效,去年已建成800头母猪规模的高标准种繁场,今年香猪种繁二期3000头种繁场已开工,年内可以达到出栏1万头,5年内市场预计可达到100万头的规模。石门县委、县政府已将香猪产业确立为石门县中部山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成立了“香猪产业办”,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山羊冲”香猪目前以超过百元一斤的价格俏销北京、上海,市场供不应求。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打造中国香猪第一品牌,是黎静下一步的计划。
“一木不能成林,产业要有大发展,我得把村里的能人们都请回来。”在黎静的感召下,同村的郑敦淼、郑家元、王年华3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也担任了村委会副主任,他们一起谋划,为了山羊冲村的明天,不仅出钱,更重要的是出智出力。
村庄的变化还吸引了新鲜的血液,村里3个新创公司的总经理,有2个是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50岁的龚佑洪是外村人,曾经是全市优秀企业家,从县城里来到山羊冲,担任汉唐建筑公司总经理,他说自己是被黎静的人格力量吸引来的。
村民收入年年攀高,2012年人均纯收入为5900元,去年为8200元,今年有望突破万元。以前外出务工的村民,现在约有一半都回来了,就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村民杜金珍开心地告诉记者:“黎总回来后,村里就有做不完的事,我们在家门口工作,每天有工资,还有一天三餐供应,一家人在一起,比在外面强多了。”
“我希望村民们在享受村里的好山好水好空气的同时,也要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过上有品质有品位的生活。”黎静在自家的怀橘山庄里建了大大小小6个茶室,1个雅致的大书房,天天敞开免费迎客。村民们有事找他,他喜欢亲自泡茶,边喝边谈。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外,青山静默溪水潺湲。他说,这是他喜欢的乡居生活,也希望全村人都过上这样的日子。
黎静说,一切才刚刚开始。再过几年,到山羊冲来,享受山里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的同时,还可现场采摘品尝红心猕猴桃,可纵情山水间放牧香猪,可到汉唐小镇品尝全国各地美食,可在土家风情园听山歌住山寨吃高山土菜……记者在黎静的讲述中,走进山羊冲村的明天,就像开启了美妙的“原始风情+现代化村庄”的体验之旅。这感觉,真美!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