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把兄弟”
湖南日报记者 聂廷芳
响当当的文明村、富裕村,办了10多家企业,村干部却人人带头,天天扫地、捡垃圾,为的是少请保洁员,“给农民省一点钱”。
7月12日,记者在宁乡县金洲镇南州村,见到了人称“扫把兄弟”的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
富人扫地
“大兄弟”李志兵,47岁,村主任。
他告诉记者,自己有3个扫把、3个拖把、1块抹布、1把火钳、1个撮箕,负责村部3000平方米责任区、9间办公室、112米走廊保洁。
“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扫地、拖地板、抹桌子。”李志兵说。他1996年办装修公司,1999年拥有5家建材企业,现在有两个实体,当地公认他“是个有钱人”。2002年担任村主任至今,“不为利,只为人”,他说“为人”是为别人、为大家服务。
村部流动人口多,卫生保洁一天做几轮。“火钳随时捡拾烟头、槟榔壳、塑料袋;竹枝、棕毛、棕叶三种扫把和三个拖把,清扫室外、室内不同地面;开会、农民办事,自己‘兼职’茶水服务员;会议结束、办事完毕,拖把、抹布、一桶水立即搞卫生。有空还要给花坛、绿化带除草、浇水、修剪。”
硕士扫地
“二兄弟”彭文华,37岁,村党总支书记,硕士学历。
他负责2平方公里责任区,一草一叶、一尘一纸,都需清理干净。他说:“看见垃圾就去扫,不分早晚。”
彭文华的公务多。仅修路、美化乡村,1至6月村里投入资金达500万元之巨,这要花大量时间筹资,逐组到户组织施工。记者不免质疑:“你有时间扫马路吗?”彭文华伸出长满厚茧的双手:“扫地磨出来的。每个村干部都有责任区,都要义务扫地。”
彭文华原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上班。2007年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辞去年薪30万元的工作,回家乡南洲村,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做村官8年,为村里筹措建设资金超1000万元。村里70岁的彭阿公夫妇大加赞赏:“彭文华是好人,好共产党员,好青年!”
垃圾清零
“今年接待了印度、美国、菲律宾、越南、日本的党政、青年代表团。省内外来参观的团队更多。”村里介绍,南洲村是湖南省外事活动接待窗口、长沙市环境卫生“十优村”。全村12平方公里、3700多人,已做到“垃圾不入池、垃圾不出村”,得到上级爱卫、环卫、科技部门高度评价。
南洲村2007年起建了168个垃圾池,池子里垃圾腐臭、随风飘散,收集、转运耗费大量人工、财力;送到县里的垃圾场,变成堆积如山的垃圾山。今年4月1日起,村里1000平方米垃圾分拣中心投入使用;全村划分5个片区,5位保洁员、5台小型电动运输车每天沿户收集,经中心分拣、回收,剩余小量垃圾进无污染焚化平台处理,彻底杜绝了“垃圾出村”。
“以前都是指望政府投钱,今年镇政府在村里试点,发动群众参与,村干带头,科学治理,几千村民改变了垃圾随手倒、废物随意扔的习惯,人人自觉维护清洁卫生。”
记者在南洲村转了几公里。当路的场所、背弯的角落,没看到一片纸、一个烟头、一个塑料袋,村容整洁清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