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村庄的壮年村官
傅新春尹川
河北省沧州黄骅市有个红色村庄叫慈庄,是红军将领赵博生烈士故里。昔日慈庄村,四处脏乱差;今日慈庄村,一派洁净美。不到两年时间,这里为何能发生如此巨变?关键人物,是两年前上任的村委会主任于秀辉。
这个落后,真羞愧
慈庄的名气大,是1931年宁都起义的领导者之一、红5军团参谋长赵博生故里。每年,都有不少人前来寻访、缅怀英烈。但令来访者遗憾的是,昔日英雄故里依然发展滞后:进村土路窄狭,村里柴草垛七零八落,粪堆遍布巷道,村头还有臭水坑。“这个落后样儿,真觉得羞愧!”七旬老人于立新说。
“落后止于当下,慈庄一定要迎头赶上!”说这话的是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于秀辉。2015年4月,34岁的他勇挑重担。到底行不行?结果能怎样?起初,1300多位父老乡亲并没有十足把握。
这个干劲,真够棒
清草垛、拆违建、除垃圾,听起来是小事,但破掉的却是村民的传统习惯与利益,一时间观望的、骂娘的、反对的,全都找了上来。怎么办?带头示范!于秀辉和其他村干部先从自家“清、拆、除”,渐渐地村民跟了上来,村容村貌为之一变,看上去像样多了。
光看上去像样还不行,要美丽漂亮才行。于秀辉开始“装扮”家园,他计划拓宽硬化村内街巷,修建通往外界的公路,在堆柴草的地方栽上柿子、山楂、金叶榆等绿化树。估算下来,这些工程量需要投入500多万元,对于慈庄这个纯农业村,可是个天文数字。
为了争取扶持资金,于秀辉东奔西跑。功夫没有白费,资金很快得以落实。慈庄的梦想变为了现实,当沿着整洁的村道漫步,看着路边新颖的路标、拉动式垃圾桶,村民们说像走在公园里。
这个面子,不能要
农村一些地方办葬礼,过去习惯讲排场,大操大办之风抬头,既造成浪费,也给村民带来沉重负担。慈庄近几年也出现了攀比花大钱、出大殡的现象,一桩丧事少则两三万元、多则六七万。于秀辉与村干部们下了决心,要革除这种为要脸面掏空钱袋的陋习。
2015年底,村委会为村民办丧立下规矩:不请演艺团表演,统一播放哀乐,招待亲友每桌120元左右。如此下来,一桩白事最多也就一万多元。规矩定了,有的村民嫌没面子,不肯接受,想继续摆排场,都被于秀辉劝阻说服。有一次,一个演艺团被事主请来准备表演,事主被于秀辉说服不办了,演艺团却不肯走,于秀辉和村支书一商量,决定先自掏1500元把人打发走。
打那以后,村民们没有不服气的,都说“这个面子,咱就是不能要”。
这个规划,一定要
村容村貌大变样,后续发展要跟上。如何发展?于秀辉梳理出本村三大“宝贝”:抗日英雄赵博生故里、6000亩耕地、700多株古枣树,他和村干部谋划着,要把慈庄建设成以红色旅游、农业观光为主题的远近名村,以现代设施农业为主题的产业大村。
2016年经过专家论证,于秀辉请建筑设计部门设计了赵博生纪念馆,展馆占地面积1100多平方米,计划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后将陈列赵博生使用过的实物、各种文献资料、珍贵图片等,真实再现赵博生在抗战期间的英雄事迹和生活场景。与此同时,古枣树园保护、特色种植养殖、农家乐饭店的筹划建设也已提上日程。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