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外资市场垄断培养企业自主创新
毕金峰
休闲食品俗称“零食”,是以粮油、果蔬、畜禽、水产和特色农产品等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或现代加工工艺制成的一类非正餐快速消费食品,是指人们在闲暇、休息或旅游时食用的一类方便即食食品。具有非正餐(三餐之外、“路上食”)、快消品(消费周期短)、涵盖广(食品各类别)、即食性(开袋即食)等特点。
休闲食品逐步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除了满足消费者的娱乐和嗜好需求外,也正在成为“一日三餐”中的“第四餐”。休闲食品已不再只是孩子的专利,而是受到了越来越多不同年龄人群的喜爱,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一种消费“新食尚”。
我国休闲食品产业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
近几年,我国休闲食品每年需求额达数千亿元,市场规模以几何级速度增长,目前注册的休闲食品企业多达几十万家,年销售额突破万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两万亿元。
然而,中国休闲食品消费量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近三年,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全球流行的休闲食品,亚太地区紧随,日、韩、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同步流行。国内销售前十强的休闲食品企业约占30%,品牌效应未彰显,发展空间很大。
我国年人均消费仅25g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的3kg左右的水平,人均消费差距100倍以上,休闲食品发展空间巨大,休闲食品市场仍将会以高于20%的速度增长,成为食品市场的“新宠”。
纵观休闲食品产业,外资品牌控制着中国休闲食品市场,前10名品牌当中,达能、上好佳、好丽友、卡夫、德芙、箭牌是外资品牌,占60%;旺旺和徐福记是台资品牌,占20%;嘉士利、喜之郎是内地品牌,仅仅占20%。中国大陆也培育了“福马”、“可比克”、“盼盼”、“雅客”、“金莎”、“蜡笔小新”、“洽洽”、“光友”、“来伊份”、“金丝猴”等众多知名品牌。其中,糖果、蜜饯、膨化类、谷物类休闲食品起步最早、发展最成熟,有强势品牌和影响力。
自主创新意识弱成企业短板
我国休闲食品行业总体存在企业规模偏小、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行业门槛低等问题。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缺乏原创性新产品。许多休闲食品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自主创新意识淡薄,缺乏从事食品研发的科技人才,没有研发能力或研发能力极低,不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在生产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与外资品牌相比,差距较大。
创新能力弱导致同类休闲食品间品质差异小,中小型企业跟踪模仿大企业产品和品牌,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一些低端产品仍存在激烈的价格竞争。国内休闲食品价格战此起彼伏,促销手段五花八门,加上近些年生产成本上升、利润减少,市场竞争将愈演愈烈。
另外,品牌、市场集中度弱也是目前行业存在的矛盾之一。休闲食品企业多集中在低端休闲食品市场,中高端休闲食品市场一直被外资垄断,造成国内休闲食品行业集中度不高,难以打造优势特色品牌,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弱。
在食品安全方面,仍存在部分休闲食品加工中使用非法添加物的现象,也可能会由于食品原料污染、生产场所简陋、食品添加剂使用过量、技术装备落后、物流环节品控薄弱等因素造成食品安全隐患。此外,许多产品配方简单,工艺落后,导致产品营养成分较单一,已满足不了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需求。安全、营养、健康成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休闲食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安全、营养、健康成为休闲食品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因此,开发绿色、天然、营养健康和功能性食品将是休闲食品市场的大趋势。提高人体免疫力、低脂肪、低糖、低盐、低热量的休闲食品是今后新品研发的主流方向。休闲食品市场将日益规范。新的休闲食品商业模式将层出不穷。把地域性的区位资源差异化优势和特色做成具有广泛接受度的流通产品,将是诸多国内地域特色产品(甚至传统特色产品)得以保留、传承和发展的方向。
休闲食品行业的竞争已经由原来的产品和技术竞争转向品牌的竞争。对休闲食品目标人群不同性别、职业类别、年龄等不同变量进行市场细分,根据儿童、青少年、女性、老年人、肥胖人群、糖尿病患者的不同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来传承地方美食小吃、汲取异域美味元素,采用多元优质原料和先进技术设备,研究设计生产出各具特色的系列产品和推广方案,多方面满足市场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
企业应抓住机会跳出产品同质化的圈子,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产品研发和品牌推广速度,实施差异化战略,用差异化特征来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意识,用产品的内在优越性将消费者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创新产品、建设品牌和拓展市场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作者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