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佳县赤牛坬村以特色民俗发展乡村旅游
本报记者胡然然陈艺娇
石山戴土帽,胶泥夹石炮,位于陕西省佳县城南40公里的赤牛坬村原本是个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这里虽是黄河近岸,但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全村282户,1008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红枣和劳务输出。但如今的赤牛坬村,独特的乡村面貌让人眼前一亮,家家户户都是灰色的外墙、鹅黄的门窗、枣红的墙头,绿树掩映,步步入景。既有古朴厚重的文化风韵,又有清新自然的崭新气象。
自2009年村集体筹集50万资金进行新农村建设开始,从整理烂窑、建设博物馆到发展乡村旅游,赤牛坬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人羡慕。2016年赤牛坬村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农民人均旅游收入近万元,被评为陕西省最具影响力区域、中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短短几年,这个陕北小村庄发生了怎样的蜕变?并无资源优势的普通山村怎样走出一条“文农旅”三位一体的发展之路?盛暑7月,记者走进赤牛坬一探究竟。
老物件新用途博物馆留下陕北文化
布鞋、纺车、煤油灯、纸囤、秤砣、旱烟锅……这些过去陕北农村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寻常物件,在赤牛坬民俗博物馆里被设计者的巧思幻化出别样韵味。堆积如山的老物件成为一件件记录时光的珍贵展品,或整齐排列,或摆作造型,向来往的游客展示着独具陕北民俗特色的生活场景。
据赤牛坬村党支部书记高鹏祥介绍,赤牛坬民俗博物馆始建于2009年7月,历经四年筹备建设,现有展厅展室68个,展览总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馆内展品达50000余件,涉及农耕生产工具、日常生活用品、家居摆设、民间文艺娱乐、农民手工艺以及数百种陕北杂粮和红枣样品,是陕北唯一成规模的民间自建民俗文化博物馆,也是全国最大的陕北民俗文化博物馆。
器物无言,情怀有声。在赤牛坬民俗博物馆的68孔窑洞间漫步,宛如走进历史长廊,穿越时间隧道,绵延千年的农耕画卷在眼前渐次展开。现代人记忆中、符号化的乡愁在这里落在了一件件具体可感的实物上:补丁上摞补丁的粗布衣裙,把手光滑锃亮的风箱,纸张黄脆的小人书……这里不仅留住了赤牛坬人的乡愁,也将留住八方游客的乡愁。“很多上了年纪的游客来了之后都是一边看一边流泪,因为想起了过去的苦日子。”高鹏祥指着玻璃柜里的“三寸金莲”缠足鞋告诉记者。
谈及筹建民俗博物馆的缘起,高鹏祥说道:“2009年村里开始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村民们从原来住的破窑洞里扔出很多老物件,旧东西,村里一位常年在外工作的干部看到后,就提议要保留下来。”一呼百应,村民们不但积极捐赠展品,还自愿将用作展览场所的闲置废弃窑洞交给村集体,甚至博物馆的建设都是村民投工投劳完成的。
目前,赤牛坬村正在推进整村建设民俗博物馆工程,建成之后,博物馆变成“博物村”,每家每户都有特色展品,让游客能看、能吃、能住,在村子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陕北原生态的文化气息。
老农民新出路原生态演绎民间艺术
“前山高,后山长,我家就住在高坡上,拉着老牛扛着桨,爷爷的爷爷就这样。前沟短,后沟长,我家就住在高畔上,摇着纺车扬着场,奶奶的奶奶就这样……”高歌拉幕,黄牛引道,一场别具一格的演出开始了。
每当节假日,赤牛坬村小西湖边的文化广场上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山峁峁上,圪梁梁上,山沟沟里,站满了人,汽车从沟里能排到山上。很多游客都是专门来看演出的。”高鹏祥兴奋地向记者形容当时的盛况。
吸引游客慕名而来的并不是豪华的演员阵容,也不是华丽的服装、绚烂的舞美。这里的演员都是农民,村里的广播一响,大家从地里出来换上演出服,女人们穿着碎花花衣裳扎个红头绳,男人们穿着老羊皮袄包着白羊肚手巾。黄牛、骡子是“特邀演员”,红枣、玉米是演出道具。以地为台,以农为题,耕种点豆、祈雨求生、男夯女织、嫁娶祭祀……男人女人们在起伏的山峁间,踏节蹈拍,隔山唱和。
这台由赤牛坬村民自编自导自演《高高山上一头牛》开创了国内黄土高原乡村原生态大型实景演出的先河,自2015年7月首演以来,已经演出数百场次,最多时一周演出14场。“我们叫原生态演出,就是农民演农民,原先村里人怎么生产生活的,我们就怎么演,唱的调调也都是村里老人教的。”高鹏祥说。
“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赤牛坬扭秧歌,人人有一手。”赤牛坬村还是榆林地区陕北民间艺术活动采风和原生态民歌培训基地。陕北传统大秧歌、扭彩碗、吃枣糕、转九曲、抬花轿、搬水船、踢场子等几近失传的文艺曲目及独具陕北特色的风俗活动在这里都能看到。
这些粗砺而纯朴的演出给游客带来的是传统文化超越时间和地域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不但上了年纪的人能引起共鸣,年轻人也会受到感染。一场场演出中,赤牛坬人也受了益。《高高山上一头牛》的演员有120多名,最小50多岁,最大80多岁。很多老人原来除了种地和子女赡养,并没有其他收入,如今演出一场20元,演出结束了,他们又呼啦啦散去做自己的活计。
老观念新做法文农旅结合聚齐人心
村民高玉兴今年70高龄了。2015年以前,这位拿低保的老人生活基本依靠儿女供养。自打村里搞起了乡村旅游,除了种地以外他又收获了两份新工作,一个是在村里的文化广场做演员,赶上旅游旺季,他还会出来拉拉洋车贴补收入,最多的时候一天挣了780块:“我年纪大了,种地越来越吃力,又不能像年轻人一样出门打工,现在在家门口也能赚到钱,生活上宽裕多了。”高玉兴说。
如果说过去传统文化和乡土生活是赤牛坬村发展的桎梏,如今却成了它逆袭腾飞的翅膀。摒弃刻板俗套的老观念,深耕文化土壤,发掘自身优势,赤牛坬人以文促旅,以旅兴农,走出了一条文农旅互动互惠的农村发展新路。尤其可贵的是,这种发展模式打破了农民要么靠天吃饭要么背井离乡的生存闭环,在家门口就挖出了“致富泉”,“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社会问题也迎刃而解。
随着游客越来越多,赤牛坬村民们发现,村里的红枣、粮食酒、小杂粮等农副产品在城里人眼中备受青睐。近两年,村里成立了3家合作社,搞起了特色养殖、红枣加工,周边农民在合作社打工每天收入50元,合作社共帮助12名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
因为看好村里的文化旅游产业,越来越多的赤牛坬人回到家乡,原来1008名户籍人口常住村中的只有400多人,如今已经翻了一番,村里本已撤并的学校去年也恢复了教学。“娃娃们都回来上学了,这个变化最明显了。”高鹏祥兴奋地说。
随着沿黄公路即将全线通车,高鹏祥既欣慰又忐忑:“现在乡村旅游发展得太快了,我现在就是害怕个人能力跟不上。往后会有更多的游客来到我们这儿,要让赤牛坬发展得更好、走得更远,人才缺失是一个大问题。希望以后能有一些有知识、有理想的专业人才帮助我们,把赤牛坬的乡愁讲给更多的人听。”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