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要全方位提升软实力
周平张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美丽乡村作为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发展高效生态、农村建设留得住乡愁、农民生活富裕幸福的重要载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全方位提升软实力。
农村的硬环境建设更美更到位,但村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尚未完全改变,需要以农村志愿者队伍建设与更加精准的宣传引导继续深入推进。经过多年大力度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主干道路面硬化率、植树绿化率、公园式活动场所建成率大大提高,电、水、通讯、排污等管网设施广泛建成、不断优化。同时,诸如“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收运和无害化处理模式在各级财政支持下得以大范围推行,河流水系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秸秆禁烧等力度空前,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诸如乱倒垃圾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仍然没有消除。对此,既要推进村民自身观念的转变与素质的提高,还需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村两委组建本地化的农村志愿者队伍加强典型示范与监督引导。
农村的住房条件更宽敞舒适,但建房指标紧张与用地浪费并存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在全面摸底基础上强化土地科学规划与有效利用。与30多年前相比,全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很多村庄新房林立、整齐划一,类似别墅、洋房的样式也不少,村民们住得更宽敞舒心,邻里纠纷明显减少。在拆违、改建等大力推动下,很多村庄门前屋后散养乱种现象逐步消除,各类违章建筑不断减少。但是,由于多年来新批宅基地较多,旧宅基地复垦效果有限,农村新人分户后申请新批宅基地面临着用地指标约束。解决农民住房困难,需要强化农村用地系统摸底、科学规划、高效利用。
农民生活更富裕更有保障,但生活配套不够、后顾之忧依然不少,需要加大投入、完善保障,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水平。随着强农支农惠农力度加大与政策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保体系不断健全,新农合用药范围和病种范围逐步扩大、报销比例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补助增加、待遇提高,农村居民就近就业创业的可能性与便利性大大提升,收入渠道更加多元,消费方式更加多样。但与此同时,无论是医疗教育、文化培训,还是休闲娱乐、健康养生,农村与城市相比在公益性投入与产业化发展上还是显得不够,养儿防老仍然是主流。因此,在深化大中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同时,还需要通过中心镇与特色小镇建设深入推进就地城镇化,集聚产业、凝聚人气,将财政资金直接转移支付更多转变到精准的产业扶持上,促进产业发展与城乡建设良性互动,推动形成对广大农村更具辐射作用的优质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范推进,但村民参与有序监督的组织运行机制有待完善,需要在加强后续人才培养与正确引导依法监督中予以推进。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和纪委、组织、民政、农业等部门共同努力下,农村的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农村基层四套班子组织建设日益齐全、规范,下辖经济发展、社会治安、农林水、工青妇等各种组织,人员配备也随着自上而下对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若干“严禁”、“不准”和“一律”等规定的出台与执行而更加规范。不过,在一些地方,有的村庄还存在着宗族派系势力争斗致使有德有才者无法当选或者即使当选却无法施展抱负的问题,而有的村存在着党支部、党员群体内家族势力“一股独大”问题,最终导致村集体经济发展难,以及家族垄断村内多数资源的现象。对此,需要在派驻德才兼备的村第一书记之外,整合部门资源,统一支持农村培养本地化后续人才,向农民不断普及用权维权知识,提高对村班子工作的依法监督水平,促进农村基层组织运行更加规范有序。
(周平:浙江省农业厅政策法规处;张霞:台州学院经贸管理学院)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