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12345”模式探析
倪建伟
当前,生活垃圾已成为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突出问题之一。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立足当地实际,积极构建“分户收集、分类处理、村民自治、政府补贴、合作社运营”的垃圾处理运行机制,探索出“12345”工作模式,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积累了值得借鉴推广的经验。
搭建“一个平台”。果园镇搭建了以农村环保合作社为主体的环境治理工作平台,镇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人员经费和设备投入,并对环保合作社和保洁员进行绩效考核。环保合作社实行村民自治管理,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行使日常运行管理职责,其成员由各村(社区)推选,并经政府认可。环保合作社设监督委员会和财务委员会,对议事决策过程、决议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等事项进行民主监督。环保合作社在各村(社区)聘请专职保洁员,实行无缝保洁,每人承包一块“责任田”,职责清晰到人。
围绕“两个核心”。紧紧围绕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这两个核心目标开展环境治理。一是突出分类收集。环保合作社在镇属10个村(社区)设立分社,修建规范的垃圾分拣房,成立多个组级垃圾分类回收示范点。发动农户对有毒有害、不可降解、可回收利用等垃圾进行初次分类后,运送至分拣房由村保洁员按统一指导价收购,再定期清运至环保合作社由专业人员进行细分类,形成了“户、组、村、镇”四级垃圾分类收集处置模式,全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率达90%以上,经压缩站中转的生活垃圾每年减少30%,各种垃圾实现了统一回收。二是坚持资源化利用。有机垃圾由农户堆沤还田,可回收利用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有毒有害垃圾交由县级专业公司处理,实现了生活垃圾处置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
实施“三点联动”。一是考核联动。实行“镇干部联村、村干部联组、组干部与党员包户”的网格化责任管理,镇政府对各村(社区)进行季度考核排名,前三名分别奖励10000元、9000元、8000元。村级考核结果还纳入县、镇对村(社区)全年工作绩效考核,按考核结果发放奖励。二是示范带动。对村(社区)组及农户环境卫生状况、垃圾分类处置情况开展综合测评,每季度评选10个示范组和50个示范户,每个组奖励1000元,每个户奖励200元。三是绩效驱动。重点围绕面源污染治理、垃圾分类、水域保洁和考勤管理,聘请乡镇退休干部(义务监督员)对保洁员进行日常督查,聘请中介机构对保洁工作进行不定期暗访。环保合作社根据考核情况发放保洁员工资,排名前五位的予以奖励。
坚持“四点减量”。督促农户按照“有机垃圾沤一点、可回收利用垃圾卖一点、土建垃圾填一点、有毒有害和不可降解垃圾交一点”的“四点减量”方式分类处理生活垃圾。为了把“四点减量”落到实处,镇政府成立垃圾分类宣讲团,将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到村、到组、到户,还通过“以交代缴”方式,鼓励村民通过上交不可降解或有毒有害垃圾来抵缴垃圾处置经费。
发挥“五员作用”。大力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保洁员作为公共区域的清洁员、环保知识的宣传员、垃圾分类的指导员、不良行为的监督员、环境治理的信息员的“五员作用”。环保合作社每季度开展一次保洁员培训,不断提高其保洁能力。
果园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破解了农村环境治理成本高、效果差、易反复的难题,消除了垃圾污染的顽疾。果园镇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湖南省卫生乡镇”“湖南省文明卫生机关单位”“长沙市十佳卫生乡镇”等荣誉称号。长沙县全面总结推广了果园镇的经验,引导所有镇(街)建立起农村环保合作社和保洁公司,为建设生态宜居新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