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方法和路径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后,常德市行动积极,相继出台了《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镇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草案)、《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办法》(草案)。1月初开始,常德日报传媒集团旗下常德日报、常德晚报、常德融媒、尚一网和尚一户外传媒,对10个“示范乡镇”、10个“十差乡镇”、6个特色乡镇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跟踪报道,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本报在这些报道的基础上,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方法、路径、举措等进行再次剖析,期待能给大家带来启迪。
1 激活村民主体作用最好学安兴
走遍沅澧,进村入户,交流座谈,有一个结论毋庸置疑:一个地方的农村人居环境好不好,关键是村民的主体作用是否发挥。很多地方迎检打突击,过节打突击,等“风声”一过,垃圾现象依然如故。
不说“十差乡镇”,仅以这次推出的6个特色乡镇为例,也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澧县城头山镇统一购买社会化服务,钱花了不少,主要集镇、交通干线很清爽,可惜村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少数家庭、偏僻沟渠仍然“垃圾围城”,严重影响整体感观。鼎城区蒿子港镇小协会起了大作用,感化教育常抓不懈,但村民对垃圾分类减量做得不够,往外运输垃圾量太大,容易造成中转站周边二次污染,加上少数农户缺乏自律,仔细检查有点差强人意。
纵观常德各地,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的只有安乡。有人戏言,安乡比较穷,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拿出来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就在机制上想办法,而且不断完善,最终全域推广。
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要霸得蛮,二要耐得烦,三要方法适当,最终才能形成习惯。这一点,安乡县安康乡安兴村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几年前,安兴村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也是困难重重,反复动员,仍然有少数农户“不听招呼”,总认为我不搞家庭卫生,关别人什么事。
为彻底扭转这一陋习,安兴村村支书刘四清带领一班人使出了三步妙招:第一招,实在“不听招呼”的,请人帮他扫干净,再把垃圾掀到其堂屋里。理由很简单:吹南风影响北边住户,吹北风影响南边人家,怎么与别人不相干?在绝大多数人支持的前提下,这种人是没有市场的。这一招用在全村3名住户身上,效果出奇的好。
第二招,收回奖品。获得最清洁的农户,每个地方都会发放小奖品,如热水瓶、刻上了“文明卫生户”等字样的茶杯。奖品发了,短时间起到了激励作用,但持久的地方少。安兴村的特点在于,第二次检查时,如果农户卫生退步了,评不上最清洁,那就把热水瓶、茶杯等奖品收回来。实际上没有收回一家,因为每个人都会拍着胸脯表态:今天硬是有事去了,马上改正,热水瓶、茶杯收不得。
第三招,责任范围包干。安兴村农户的责任范围包括自家房前屋后、门前公路、责任田道路和沟渠。刘四清说,刚开始时,有些人对责任范围内道路和沟渠包干不以为然,广播批评、上门批评、专人包保等一系列措施做下来,真还没有不听话的。只要村里广播一喊,半个小时后去看,户主已扫干净了。
今天的安兴村由3个村和1个渔场合并而成,是有着5000多人的大村。刘四清告诉记者,全村没有一名保洁员,也不收农户一分钱,如果有垃圾需要外运,也是农户自己花钱,租车送到乡垃圾中转站。安兴村人居环境卫生状况,可以随时接受检查。
倘若各地能够向安兴村看齐,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常德破解农村人居环境老大难,将不再困难。
2 统分结合是当前条件下的最佳选择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承载着广大农民的殷切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战略定位、重大意义和实施路径,扎实推进这一系统工程、惠民工程,在当前条件下,结合常德实际,必须统分结合。
怎么统?怎样统才有章法?怎么分?怎样分才有活力?
记者认为,“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上要统一,做到全市一盘棋。彻底解决部分乡镇站位不高、重视不够、力度不大、办法不多等问题。各地要借鉴安乡县安丰乡、汉寿县罐头嘴镇的经验,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以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攻坚拔寨,脱胎换骨。
第二,统筹各种政策资源,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过程中,各地决策者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一方面要努力避免平均用力“撒胡椒面”;另一方面又要提防“会哭的孩子有奶喝”,遏制重复建设和攀比建设风潮,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该用的地方。当前,至少可以将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农田水利建设、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建设田园牧歌、秀山丽水、和谐幸福的美丽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常德农村最大的弊端,是缺乏系统规划,在责任田里、沟港渠道建房者屡见不鲜,在避免大拆大建的同时,各地要统筹发展规划,尽量做到乡村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相互衔接,逐步过渡到多规合一、优化空间布局和要素配置,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体现时代特征、乡村特色、人文特质。
如果说“统”主要是决策层的事,相对好做,那么“分”就更加体现基层管理者的水平,也是防止“千村一面”。各地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发展水平、自然风貌、人文特点,明确建设重点和建设模式,做到先急后缓、先易后难、有声有色、有质有量。譬如,安乡县黄山头镇、石门县南北镇等“口子镇”应该如何建设,体现自己的竞争力;安乡县、汉寿县沅江以北、鼎城区沅江以北、西湖、西洞庭等地区,如何与水乡特色结合起来,做到水清、鱼跃、稻香;石门县、桃源县等地如何结合全域旅游,打造看不完的风景;武陵、柳叶湖、桃花源等地,如何打造休闲农业基地,成为城市居民的公共花园等。
“统”也好,“分”也罢,相互依存,彼此促进。常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经有了10个示范乡镇,前几天《常德日报》又推出了6个特色乡镇,目的就是典型示范作用,让大家尽量少走或者不走弯路。各地务必仔细揣摩,消化吸收,因地制宜打造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田园,走出一条从“示范美”到“大家美”再到“内涵美”的创新之路。
总之,各地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创新,力求“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用心打造一批特色村和示范点,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从源头开始治理才能事半功倍
3 空气清新,山清水秀,下沟可游泳,捧水可以喝,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最深刻的记忆。可惜由于工业污染、养殖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和长期淤泥不清运到田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农村许多地方正在告别“世外桃源”,逐渐远离“鱼米之乡”。
农村环境失守,中央看到了,出台了乡村振兴规划,常德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应该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向影响环境的源头大声说不!
第一,斩断或者大幅减少影响农村环境的污染源。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客观存在。就常德而言,仅汉寿县罐头嘴镇等乡镇准备进行污水处理,不少地方恐怕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虽说绝大部分乡镇建有垃圾处理站,也仅仅是简单外运或者填埋。
目前,农村污染防治机制还没有理顺,资金保障、监管力量都很缺乏。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常德广大农村工业污染可能比发达地区轻,但从现在开始,必须防微杜渐,对可能或者正在进行的工业污染下“重拳”阻击。常德农村最令人纠心的是养殖污染,精养池塘、生猪蛋鸡养殖,特别是水库湖泊投肥养殖屡禁不止。如安乡珊珀湖,现在水质要达标,要付出很大代价。农村要逐步建设自动监控设施,建立污染物排放和环保台账,确保污染源头得到遏制。
第二,依托政策措施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政策利好,为增加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项目提供了可能。下一步,会在农村生活垃圾、农村污水收集处理,村庄河道沟渠整治,村庄绿化、改水、改厕以及堆肥、沼气等方面有所作为,各地要借此良机,针对各种不同地区气象环境特点和资源环境条件转化、推广成本较低的环保技术。
当务之急,各地要探索适合本地区使用的、低成本运行的垃圾收集处置和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最好做到垃圾不出村(可回收垃圾除外),减轻资金压力,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收集无害化处置率。
第三,抓紧制定村镇发展长远规划。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在城市反哺农村的大背景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视为公共产品,纳入对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考核体系之中。比如,城镇周边村庄,生活污水应尽量就近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由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相对偏远的村庄,充分考虑当地区域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程度、水环境状况和人居密度等条件,由村民自愿选择恰当的处理模式,力争达标排放,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4 多元共治机制下的重点突破
中国传统农村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的各种生产生活垃圾基本上可以自然降解,不会有什么危害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问题。但时代发展带来了很多令人头痛的“副产品”,如地膜,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才能降解,而塑料袋、饮料瓶、电池等工业制成品的使用,也产生了很多污染环境的生活垃圾。
纵观常德各地,探索了许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方法,譬如村民自治、协会理事会牵头治理、市场化运作、政府购买服务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升了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乡镇政府、村(居)集体、村民(居民)以及相关各方,努力完善着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多元共治机制。特别是面对资金短缺现状,各地纷纷采取老百姓收一点、优秀儿女捐一点、申请项目来一点、政府财政补一点的办法,缓解庞大的资金压力。
有限的资金如何用在刀刃上?可以考虑着力进行重点突破、难点攻坚,从而带动全局发展。
重点突破的对象,就是农村生活垃圾。这里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家家户户搞搬家式大扫除,房前屋后、小沟小港,都要集中力量、不留死角地开展垃圾清扫和清运工作;第二步,抓好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终端处理,让“脏乱差”的面貌得以迅速改观。
难点攻坚主要指理念灌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教育引导农民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违章建筑必须拆),只有人人重视生态建设,农村整体面貌才能彻底改观。在这一进程中,各地要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模式,并把村庄水系治理和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结合起来,着力消灭黑臭水体,恢复水生态环境。山体绿起来、水系活起来、环境美起来,村庄才能灵动而富有生气。
多元共治当前催生了新的发展,安乡县决定以点带面、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安乡县城至黄山头镇公路沿线,安康乡安兴村、向阳村片区试点先试。汉寿县决定在S205省道沿线打造亮点,现在罐头嘴镇很有看点。
这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升级版,再也不是简单的清淤、治污、建房、刷墙,而是在提高乡村宜居水平的同时,让特色经济为美丽乡村添动力,让特色文化为美好生活增魅力。例如,安兴、向阳片区的果品和蔬菜产业,罐头嘴镇的黄桃和稻虾养殖产业等。
有条件的地方,建议从现在开始,整体考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空间安排、功能布局、施工步骤,集成推进区域路网、管网、林网、水网、垃圾处理网、污水处理网建设,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机制长效,让常德走在全国前列。
5 常德现有整治模式分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仗就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德各地进行了许多探索,归纳下来主要有3种整治模式,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发扬光大,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分类减量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在安乡得到实施,核心是对农村垃圾进行“三个三分之一”的分类减量。为配合好分类减量工作,安乡县与两家回收公司签定了协议,负责回收各村上交的废品。农药和医疗垃圾专门约定对方送到长沙处理。
现实表现:三分之一可回收垃圾,由保洁员称重算钱回收(或者送给保洁员),结算资金农户可以抵扣应交的卫生费(安乡大多数地方是人平每年交10元);三分之一菜叶子等厨余垃圾,进入热水凼沤肥或者丢在菜园、田地里翻耕,成为有机肥;另外三分之一不可回收垃圾,由村里转运到乡镇垃圾中转站,统一压缩后外运到澧县澧南垃圾发电厂。
模式优点:一是实现了变废为宝,缓解了群众压力;二是外运垃圾量很少,大大降低了垃圾外运成本。
模式缺点:开始阶段群众思想工作难做,耐不得烦,霸不得蛮,村组干部不得力的地方,推行起来有困难。
二、村民自治模式
这种模式目前在汉寿县、安乡县、鼎城区、澧县都见到了一定的成效。其核心是通过环境卫生协会、村民理事会等向群众收取卫生费,聘请一定数量的保洁员,划片包干保持大面上的整洁,以乡镇为单位统一处理外运垃圾。
现实表现:汉寿县罐头嘴镇每年人平收取20元;鼎城区蒿子港镇今年调整为每户每年收取50元;澧县官垸镇每人每年收取24元;协会或者理事会大多数是责任感很强的老同志,所以整体情况相当好,可以随时接受检查,乡镇干部可以“安心”。
模式优点:一是常年效果不错,不需要打突击;二是收取一定费用后,保洁员工资有保障,积极性比较高。
模式缺点:这种模式说是村民自治,但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民自治,所以对“不听招呼”农户的处理,显得力不从心,总会有少数家庭比较“刺眼”。另外,乡镇垃圾外运体量大,需要多方筹措资金。
三、市场化运作模式
这种模式以津市市药山镇、澧县城头山镇为代表,核心是乡镇政府购买垃圾清扫清运服务,将重要集镇码头和乡镇骨干道路外包给保洁公司,相对减轻了乡村干部压力。
现实表现:集镇码头相当干净,骨干道路也整洁漂亮,但小沟小港、村组道路、房前屋后,差强人意的地方很多。药山镇在此基础上融入村民自治概念,现在也聘请村组保洁员收取一定的保洁费,并由村和保洁公司对接,拖走外运垃圾。
模式优点:乡镇农村人居环境大面上很整洁,而且能够保持长效。
模式缺点:乡镇和村组之间有看不见的对立情绪,既然外包了,就与村组关系不大,所以局部存在死角,也就理所当然了。乡镇筹资压力巨大,主要领导必须花大力气筹到资金,不然难以持续下去。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