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一名选调生的收获与思考
这段时间我常常收到学弟学妹的消息,如今即将毕业的他们正处于未来就业方向抉择的关键时刻,既好奇我们在乡镇工作生活的实际情况,也想了解青年在基层究竟能收获什么,能带去什么价值。
我想对他们说,只有跳出原有舒适圈,去尝尝基层一线的酸甜苦辣,才能为自己打开一方更广阔的天地。
当前我所生活和工作的镇政府还是上世纪80年代修缮的,部分房屋不久前被鉴定为D级危房。但就是在这里,灌溪筚路蓝缕的前辈们为“三山六水一分田”的家乡谋出了一条“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发展道路,使得灌溪成为全市第一个工业产值过亿的乡镇。如今,为了助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灌溪又再次全力投身于高新区的项目建设中……能在这个“小院”成长,是我们年轻人的荣幸。
其实越在基层待,就越能感受乡镇、农村在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折射出来的别样魅力。
3月中旬,镇里小超市的老板娘把我拉进了一个“购物群”,老顾客们当天在群内选购了她发的商品后,供货商家第二天就会将货物统一运送至她的小超市,镇民们再上门自提。
这不就是O2O么?谁说农村闭塞、沉闷、一成不变?这专业的商业海报、新闻通稿、购物程序,明明充满了活力和可能性。商家通过乡镇超市抢占庞大的农村市场,乡镇超市通过商家开拓货源升级盈利模式,镇民则是通过熟人经济满足了多层次的购物需求,还灵活掌握了小程序、团购等电子商务模式。
由于群成员为乡邻宗亲,本应“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购物群又打破了各种家庭群的壁垒,成了街坊邻里聊天唠嗑的“新式社群”。
这是独属于基层的创造。
2018年根据培养方案规定,我从扶贫办转岗至工业口,同时兼任镇宣传干事。尽管是新闻专业毕业,但一开始我其实略有疑虑——镇里有许多前辈从早到晚都扎根在基层治理、信访维稳、项目建设的最前沿,脚沾泥土、走村入户,而我在办公室写稿子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献力基层发展?
这也是不少乡镇年轻干部的共同困惑。
在一次谈心谈话中,镇党委书记让我找到了突破口。他指出,基层事务繁杂多元,我无法在短时间内在所有岗位上从零做起,但能凭借撰写文稿这样的综合性工作高效了解全盘。
在他的鼓励下,我开始利用日常宣传机会主动强化与其他线口的沟通,并尝试着用自己的新闻嗅觉去挖掘和提炼出精华亮点,使得稿件能够在省市区各级媒体刊登。
一年下来,我发现的确多亏了宣传工作,我才能够从乡镇庞杂的任务中超脱出来,静下心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更让我欢喜的是,不止一位前辈、同事跟我打趣:“怎么把我的日常工作写得那么意义非凡,好有成就感、好感动!”“这么多年的辛苦付出能被人看到,工作成果能为百姓所知,搞事都有劲了!”
农口的一位前辈甚至特意跑来告诉我,因为有大量宣传报道助力,灌溪申请到了区里十多万元的资金支持。
这让我特别有成就感。
去年9月一天清晨,我们正在礼堂为安置小区选房入住抽签大会做最后的准备,有居民在一旁笑:“搞得这么盛大?”
同事一边搬运公示栏,一边认真的说:“不是盛大,是慎重。”
我很受触动。
基层的智慧不仅来自于最广大的劳动者,也来自于奋斗在一线的镇村干部。在这里,如何把乡村振兴落到实处,如何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基层干部在这一过程中又是怎样争取支持、协调镇村、整合资源、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如何把政策公文转换为老百姓听得懂、做得到、愿意干的乡音白话,怎么把一天天变得更好的平常日子总结提炼,让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游子同胞认可进而投身家乡发展……都充满了智慧。
近期,我在参与筹备灌溪镇厕所革命的现场会,一些前来参观的人员十分诧异——为什么灌溪以村为单位,整镇推动得这么迅速?为什么村民自治的爱卫协会能发动起来?为什么村民愿意相互帮助?他们以为我们就是在一朝一夕之间让厕所革命从无到有,但实际上厕所革命不过是灌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系统工程的一部分,基层干部在前后期都花费了大量的心力去跟进。从2014年的美丽乡村试点、成立爱卫协会培养镇民及时清理垃圾的习惯,到2016年推动垃圾分类,用评比机制逐步建立起家园荣誉感,是过去这些看似平凡而琐碎的积淀才造就今天的厚积薄发。
这只是一个缩影。
对于基层干部来说,“乡村振兴”绝不是一句口号,它是老百姓衣食住行全方位的改善,决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只能踏踏实实、稳扎稳打。
这一步步是如此不易,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只要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能成为推动这片大地前行的力量,只要整个乡村、乡镇都在进步,无论是以点带面也好,还是先富带动后富也好,从一砖一瓦到一草一木,全体乡镇干部都在为这个过程努力着,就足够令人动容了。
一天晚上,我在会议室整理扶贫档案时,无意中看到了一本手抄的excel表格,每一户贫困户的系统数据都被工工整整地誊写在纸上,那个本子属于我们灌溪的一名村会计,他不太会使用电脑,为了保证系统数据和档案数据一致,就用在我们90后眼中耗时又耗力的“笨”办法啃下这难题。
除了他,这里还有服务村组15年,做完恶性肿瘤切除手术休息不到一周便着急赶回村里,整整一个月每天举着引流管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上的女村会计;养猪10年,因不属于环洞庭湖“两个一千米”范围而无法享受补偿政策,仍能带头清退自养家猪、退还租户猪场出租定金的村妇联主任;坚守基层16年,分管着镇里党建、脱贫攻坚、工业等主线工作,在项目征拆上独当一面的“铁娘子”……
来到灌溪之前,我从未如此直观而深刻地体会过“奉献精神”这一词的含义;来到这里之后,更让我萌生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也才更领会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少峰在开班仪式上的那句“把个人价值和命运与湖南的改革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意义。
作为2017年的毕业生,当初一起毕业的本科同学此刻已研究生毕业进入职场,有些人说实在想不通我为什么要选调。
说实话,刚参加工作时,我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价值的确还不甚明晰,也有过焦虑。可现在再回顾这一年多,想起扎根灌溪30余年的书记,想起“乡村振兴”在这里一点点变为现实,想起三湘四水并肩作战的选调生战友们,想起姜晓、万兵、梁欣、申宸等优秀的榜样们,我觉得特别踏实,特别幸福。
选调生介绍
周梦竹,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新闻学专业2013级本科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创青春·浙江省挑战杯特等奖、浙江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2017年放弃英国G5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offer及保研资格,成为一名定向选调生,现任职于常德市鼎城区灌溪镇人民政府。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