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兴旺撬动乡村振兴——走进澧县城头山镇乡村振兴示范片
城头山镇有三大宝:一是有着“南方吐鲁番”美誉的葡萄产业;二是有着6000多年稻作文化的水稻种植;三是境内有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澧阳平原史前文明遗址群的精华所在。
从数据上看,全镇耕地面积约9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达6.8万亩。优质葡萄种植面积1.5万亩,百亩以上规模的葡萄园超过50个,年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城头山景区单日接待人数屡次突破万人。
乡村能不能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对于城头山镇乡村振兴示范片来说,产业发展已有很好的基础。4个重点村分别为周家坡社区、城头山村、詹家岗村和牌楼村,在规划上,澧县县委、县政府要求该镇要推动全域旅游概念落地生根,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通过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实现乡村振兴。
4月25日,记者同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一同深入澧县城头山镇,看全镇产业如何兴旺、如何撬动乡村振兴。
上午10时,在城头山村的农康葡萄种植基地里,近百名工人正在葡萄架下忙着工作,场面壮观。镇里的干部说,我们今天运气很好,正好“葡萄大王”王先荣在家。王先荣是十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理事,因研发掌握了葡萄标准化避雨栽培核心技术,以城头山镇为起点,成功将这里缔造成“南方吐鲁番”,让新疆人都瞠目结舌。
“这就是近几年风生水起的阳光玫瑰啊。”对于阳光玫瑰,记者早有耳闻,它也是王先荣引进的品种,外观晶莹透绿、果肉甘甜多汁,在市场上的价格最低都卖到了30元/斤,品质好的达到50元至60元/斤,做得好的,一亩阳光玫瑰年产值接近10万元。亩产达10万元,这就是放到全国农业市场,也是数一数二。
“是的,工人们就是在对它进行梳果。”王先荣回道,“阳光玫瑰的味道好,除了种苗、温度等基本要求外,梳果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一年先后要对其进行4次梳果,严格控制每串上面的数量和大小,保证品质。”
在农康葡萄产业园里,工人每年有近300天工时,工资80元至120元/天不等。“来做事的老百姓都是附近的,人多时一天上百名,一年大概都能拿到2万元以上的工资。除此之外,合作社还有1373名社员,我们采取统一发苗、统一指导、统一销售的方式,这几年不少社员赚了大钱。”王先荣说起大家的收入,欣慰万分,他说,下一步会继续培育更优品种,并与大型水果超市合作,把城头山镇的葡萄品牌做大做强。
下午1时,在詹家岗村的村部后面,村支书滕自文带我们来到了村里的“致富基地”。一排敞亮的大平房,里面放着6台设备,约十多个工人各自忙着,压花、插花、检测……记者拿起一支已经插好的成品,上面贴着小白条made in China。
“好洋气啊!”记者感叹道。
“从我们工厂出来的仿真花都会出口国外,因此要求也很高,每个环节都做得很精细。”滕自文向我们聊起了“致富经”。“机缘巧合,在驻村扶贫干部胡继军的引荐下,村里和外地仿真花公司达成长期合作协议。贫困户胡继珍是厂里聘请的长期员工,一个月有固定收入3200元;贫困户黄太金两老,一直靠低保过日子,现在也开始在家里插花,一个月能赚400多元。仿真花让贫困户有了收入,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赚零用钱。
据滕自文介绍,截至如今,从事仿真花加工的贫困户已达80多户,其中残疾农民20余人,户均月收入从400元到3200元左右,年产值预估500万元左右,村集体收入年预计30万元左右,已经带动了周边6个村的村民开始加入仿真花加工。最让他们高兴的是,村里打牌的少了,做事的多了,残障人、老人都有了收入,大家一起做事一起聊天,拉近了干群关系,贫困户的脸上笑开了花。
城头山镇的优质水稻产业承担了全县主产区、示范区的功能,袁隆平高产超级稻示范田1000亩,亩产达到1900斤。说到全镇的水稻种植,不得不提到位于周家坡社区的湖南锦绣千村农业合作社,其社会化服务模式为全镇的水稻种植提供了全程、多元、高效的服务。农资配送、土地托管、集中育秧、统防统治……服务水稻产业的同时解决一部分农户就业。
除了产业兴旺外,城头山镇的人居环境在全县来说,也是示范。探索建立“环卫一体化”机制,通过“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模式,统一群众丢垃圾时间,优化垃圾车收垃圾时间与线路,做到全域保洁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同时建立了整治网格体系、群众监督、聘请保洁员、考评奖励等长效机制。镇长颜军介绍说,牌楼村和詹家岗村的文明乡风也是镇里的一大特色,每家每户都挂有家规家训,族与族之间展开各类评比,效果也很明显。
眼下,全镇旅游公路四通八达,依托现有的S302交通干道,以休闲农业和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发展轴已融入澧县县城的城镇发展轴。无论是传统的水稻、葡萄产业,还是正在兴起的仿真花、农旅产业,这些产业正在融合,正在持续发力,撬动着乡村一步步振兴。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