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聚“大美”,“新桃花源”炼成记!
红网时刻记者 王义正 通讯员 周冬平 常德报道
走进位于桃花源旅游景区的桃花源镇,“空气清新、河水清澈、地面清洁、村屋美化”的美丽画卷跃然眼前。
清净整洁彰显在乡村每一个角落,洋溢在村民脸上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多。
从集镇的大街小巷到乡村的多彩田园,从一块砖到一抹绿,从一面墙到一根杆,从一条河到一条路,如今的桃花源镇,正随着人居环境的整治已悄然成为“世外桃源般的美丽乡村”。
荒地变成花田,残破村屋化身别致民宿,房前的沟渠清澈见底、泥巴路成了鹅卵石小路……“从田间到屋舍,里里外外的治理让我们汤家山村有了新变化。”村支书张贵平向记者介绍道。
目前,湖南各地积极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拉开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上至下的篇章。桃花源镇以“清净整洁、精细秀美”为标准,制订了相关工作方案,投入专项资金500万元,在农村环境整治和风貌塑造上下功夫,力争既做优了环境也做活了业态。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搞好人居环境是民心所向、群众所盼。目前,我们镇的环境整治脚步没有停下,要进一步提高村庄美化绿化水平,以绿治脏、以绿治乱,让村庄不再‘灰头土脸’,由‘暂时美’向‘持久美’转变。”桃花源镇党委书记聂大远说。
精雕“小美”庭院 酝酿“大美”乡村
步入清江铺村,宽敞整洁的村内道路旁,房前均有序摆放着垃圾桶。沿路看去,村民家多为自建小楼房,庭院中花红柳绿,草木葱茏,煞是好看。
村民吴金元家的庭院,算得上是村里的“样板”了。进入院中,院子里干净整洁,原木色基调做的木架上摆满了各色绿色植物,让人觉得清新怡人。正门墙上印着家训,屋主吴金元正在修剪门口的树。“虽然我年纪大了,可也不能闲着,每天把家里打扫得干净整洁,在院子里种树、种花、种菜。想要自家庭院好看,我特意在门口种了两棵紫薇树。”
“我家以前中间就是洗衣池的地方,旁边放着都是农用工具。花花草草家里都没有。”吴金元比划着,向记者描述着庭院“变身”前的样子。
自从2018年村里提出打造“美丽庭院”后,村民的创建热情都很高,先是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建,又是规划设计庭院风格,摆盆景、种花草、清场地、建围栏,家家户户都忙得不亦乐乎。“我家庭院现在自己看都觉得舒服,最美的肯定算不上。”吴金元说,“现在是春季,打算种一些果树,柚子树橘子树之类的,等秋天到了,院内飘果香,风景美丽还能吃上自家种的水果。”
自家庭院都不美,何谈美丽乡村。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持续吹响,桃花源镇力推以美丽庭院的“小美”助力美丽乡村的“大美”。
截至发稿时,桃花源镇汤家山村率先启动了美丽庭院建设,该村556户,已完成美丽庭院打造108户,投入资金约80万元,2020年全部完成改造。另外,美丽庭院创建中还融入家风建设,引导农户晒出家风,传承文明。比如各家各户门口贴着家风展示牌,倡导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使美丽庭院成为传播文明风尚的强大引擎,为构建美丽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家乡越来越美,乡愁也变得越来越浓。一名在广东务工的桃花源镇小伙说,“过年回老家看,现在老家太美了,农村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明年我就打算回家做民宿!”
四级联动管理 群众乐当主角
去年以来,桃花源镇上下打了一场以“三清一改”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目前已初步形成部门齐抓共管、镇村全力推进、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
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上,镇政府要求各村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美化一处”,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处。值得一提的是,该镇借鉴“河长制”的做法,积极探索推行“路长制”“沟渠长制”,确保路面整齐干净,小溪沟渠清洁畅通。
“对于如何落地人居环境治理,我们镇政府、爱卫协会、基层组织和村民形成了一个垂直化管理模式。”桃花源镇党委书记聂大远介绍道,“为了开展工作,我们首先就建设了相关管理机制,明确各村居及有关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做到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人居环境管护的长效机制。”
据了解,桃花源镇完善农村垃圾清理体制,每个村庄配备一定数量的保洁员,力保路面田间没有白色垃圾。整治工作重点突出,分阶段对农村环境进行集中清理、重点提升和巩固完善。要创新机制,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资金投入筹集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群众努力、社会支持的多元化投入长效机制,同时,各个村加强宣传,发动协会、发动干部进行宣讲,强化群众的参与意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整改三步走,确保各项任务有人干、有人管、有人抓。我们镇政府严抓考核,不定期对各村进行督查指导,每月镇人居环境整治办组织一次对全镇10个村的考核评比并通报结果,前三名表扬,后三名通报批评,连续两次排名靠后的村,我们会对其村支书进行约谈。如果连续三次排名靠后,就免职该村负责人。”聂大远说道。
为了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桃花源镇及各个村社成立爱卫协会。每个协会由10人组成,协会成员由组织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办事公道的村组干部,老党员,积极分子组成。协会成员监督执行村规民约,环境整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等各项工作。另外,每个村都聘有保洁员,他们负责公共区域的整洁情况。汤家山村的周维凡就是该村六组的保洁员,他每天都会在村道及公共场所进行巡查和清扫,“我们的清洁要求是要做到‘四无四净’,要没有堆积物、沙石泥土、果皮纸屑和死禽粪便,路面沟渠还有墙角桥底都是我们的清扫范围。”
去年以来,桃花源镇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和村庄清洁行动的开展,让保护生态、绿色家园、文明共创等观念深入人心,农村“脏乱差”现象极大改善、成效明显。“陈年垃圾不见了,墙体上的小广告被文明标语取代,村庄干净整洁、道路畅通,我们村的村貌大变样”,汤家山村爱卫协会会长田文敏介绍道。
推进文明之风 润养美丽乡村
让村庄整齐干净,村容村貌得到良好改变,变成真正“鸟语花香”的美丽乡村。让农民在“物质富有”的同时也能够“精神富有”,才能让村民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幸福感得以提升。
每个村社从乡风文明着力,创新开展“街长制”、商户协会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参与环境整治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促民风,建立文明劝导小分队,成立群众保洁员队伍,举办“文明商户”“清洁示范户”等评选活动,各村社把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养成文明卫生习惯,大力弘扬互爱互助的品质。
为了推动移风易俗,推进简约文明的红白喜事改革势在必行。吃酒席随份子本是传统民俗,也是增进情感交流的方式。不过在攀比风气的驱使下,红白喜事的人情负担变得越来越重。“之前农村置办酒席和随份子的标准越来越高了。很多村民都表示经济压力过大。长久来说,守望相助的人情却充满铜臭味儿,更加剧了整个社会风气的堕落了。”
“我们知道人情礼俗是维系农村社会关系的纽带,讨论之后我们认为应区别看待,好的传统要继承,不科学、不文明的习俗要改进,陋习恶习则要摒弃。”桃花源镇镇长张红彪说道。为此,桃花源镇镇政府积极作为,统筹考虑基层群众的意愿等因素,把推进简约文明办红白喜事为工作突破口,成立了“文明节俭操办婚庆喜庆事宜”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还倡导优良家德家训,将其崇德向善、勤俭持家,诚信友善的清风正气融入村规民约中。
打开建档记录册,里面都是村民填写的申请表。汤家山村爱卫协会会长田文敏向记者展示了《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承诺书》,“我们党员带头签署承诺书,以身作则才能起到带头作用。”为了推进移风易俗落地,各村爱卫协会多次在村里举行了宣讲。值得注意的是,在春节之际,协会印发了《我们的节日.春节移风易俗倡议书》,倡导村民文明聚会、抵制人情歪风。
“以前社区办理红白大事都比着来,越办越大,群众有苦难言。现在村里的红白大事一要申报,二是协会给了标准,为大家节省了精力,更为大家省了钱,我们都非常支持。”村民们连连称赞。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