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引领乡村产业振兴
——农业农村部负责人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乡村产业振兴推进会,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部署,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任务。为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了2019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记者就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有关问题采访了农业农村部负责人。
问:请您介绍一下当前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重要意义。
答: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2017、2018两年,中央财政拿出50多亿元,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共同组织批准创建62个、首批认定了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国家产业园建设的带动下,各地创建了1000多个省级产业园和一大批市县级产业园,为促进农民增收、带动本地农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有着特殊重要意义,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深化认识。一要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格局来深化认识。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可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聚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主体,实行全链条开发,引领带动区域乡村产业做大做强,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有活干、有钱挣。目前,前两年创建的62个国家级产业园已形成95个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了一批全国知名的产业。可以说,抓住了产业园,就牵住了乡村产业振兴的“牛鼻子”。二要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来深化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也需要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但产业链条短、大而不强、质量效益竞争力不高等问题比较突出,很多还停留在卖“原字号”“初字号”产品阶段。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现代农业产业园既是产业园,也是示范园、科技园、质量园,能够示范带动现代技术和理念向农业农村辐射,形成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引领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三要从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来深化认识。产业园既能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又能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利于在更深层次上吸引和聚集现代生产要素,打造集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产业链尽可能留在县、乡、村,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增收。同时,产业园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边接着城市、一边接着农村,是城市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向农村的重要载体,是返乡下乡人员干事创业的重要平台,是联工促农、联城带乡的桥梁纽带。建设好产业园,就能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探索路子。可以说,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需要持续抓好、久久为功。
问:当前应该如何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答:新形势下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要着眼做强乡村产业、服务乡村建设、带动农民增收,以姓农、务农、为农、兴农为根本宗旨,坚持集聚建园、融合强园、创新活园、绿色兴园,把产业园建设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样板区。
具体而言,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科学规划布局。建设产业园首先是布好局。要优先选择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高、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主导产业,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布局建设。各地也可以聚焦特色鲜明、成长性好的主导产业,建设一批省级和市县级产业园。同时,也要合理规划内部布局,按照有利于生产要素集聚的原则,统筹布局现代种养、加工物流、休闲观光、科技研发等功能板块,实现规模种养与加工流通相协调、服务设施与生产设施相配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衔接。二是突出全产业链建设。现在的乡村产业不再是单一搞生产、卖产品,而是集产、加、销、游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建设产业园,要着眼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集中连片的大型原料生产基地,布局建设一批烘干、保鲜、包装、储藏等初加工和商品化处理设施,在产业园核心区开展精深加工,配套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体系,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农业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卖风景”“卖服务”转变。三是突出科技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科技装备水平是否先进。要强化各链条、各环节的科技支撑,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对接合作,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在产业园设立试验站,在生产一线攻克数字农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瓶颈,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率先在产业园示范应用,探索科技成果熟化应用的有效机制,把产业园的科技翅膀做得又硬又好。四是突出质量兴农。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日益升级,对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产业园要瞄准这一需求,率先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率先实现标准化生产和可追溯全覆盖,建立更为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培育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园内企业与农户共创企业品牌,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把产业园建成质量安全的“放心园”“品牌园”。
问:如何发挥好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联农带农作用?
答:产业园要姓农、务农、为农、兴农,能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这是产业园的根本宗旨。必须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成为产业园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绝不能把产业园建成工业园,不能搞成“机器人戴草帽”。要创新联农带农方式。产业园带动农民增收,不能仅停留在土地流转、入园打工等简单合作方式上,更要推广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等新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业企业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近年来,一些贫困地区探索出的“土地流转得租金、入园就业得薪金、家庭经营得现金、股份分红得股金”的“一地生四金”模式,让农民获得多重收入,经验做法值得推广。要大力支持创业创新,依托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创业创新孵化基地,落实信贷、保险、用地等创业创新扶持政策,吸引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兴业,吸纳本地农民入园创业、就业,把产业园打造成创业创新的“摇篮”。要推进产村融合、园村一体。积极探索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发展“生产在园、加工进村”“体验在园、休闲进村”等产村相融、园村共建模式,带动乡村改善水、电、路、气、讯等设施条件,促进村集体经济同步发展壮大,加快乡村全面发展。
问:2019年批准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怎样遴选出来的?
答:2019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遴选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毋滥的原则,按照县级政府申请、省级农财两部门遴选推荐、农财两部备案审查的程序开展。与前两年相比,今年的遴选工作有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按照中央“放管服”改革精神,将国家产业园的创建批准工作交由省级农业农村和财政部门组织实施,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不再组织创建评审,只进行备案审查;二是明确亮出“负面清单”,即近两年农业生产存在重大问题的产业园不得申请创建。
经过严格的遴选,最终批准创建了52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上看,这些产业园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产业布局合理。52个产业园中,主导产业为优质粮油的13个、果菜茶的18个、健康养殖的14个、中药材的2个,突出了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也兼顾了带动农民增收效益明显的特色产业。二是支持种业创新。为加快现代种业振兴,今年农财两部专门拿出5个国家产业园创建名额支持种业创新发展,创建以种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集中打造一批种业创新核心基地。三是支持省级产业园建设。批准重视程度高、省级财政支持产业园建设专项资金投入5亿元以上的广东等4省的7个产业园,纳入国家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通过这个举措激励各地加大省级产业园建设力度,推动形成国家、省、市县级产业园体系建设。
问:对批准创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下一步如何加强指导和管理?
答: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基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大创新,既是一个新事也是一个难事,需要加强指导管理,确保产业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各地要创新组织管理,产业园不仅在区域上跨乡镇甚至跨县,产业发展也涵盖产、加、销各个环节、横跨多种业态,可以借鉴广东等地做法,由市、县政府负责同志担任园长,成立管委会等管理机构,统筹推进产业园建设和管理运营,牵头协调解决各类重要问题,组织开展政策协调、资源整合、规划建设、人才引进等工作。要强化政策保障,中央财政对产业园支持力度很大,各地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不断健全完善支持政策,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增加园区信贷,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和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产业园建设;将产业园列入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产业园需求,探索针对产业园的省、市、县联动“点供”用地,在政策范围内积极探索保障产业园建设用地的有效办法。
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将加强产业园建设的评估考核,建立“目标考核、动态管理、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对创建合格的认定奖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取消创建资格。这次公布的只是批准创建的名单,下一步我们将严把认定关,只有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技术装备水平区域先进、绿色发展成效突出、带动农民作用显著、政策支持措施有力、组织管理健全完善、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高效规范的产业园,才能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我们还将总结各地推进产业园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分区域、分产业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运营模式,通过现场观摩、座谈交流、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宣传推广一批典型案例,引领产业园建设整体提档升级。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