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胜春|建立扶贫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扶贫,是一种以消除贫困为目标的行为和过程。今年,我在安乡县大湖口镇潭子口村(原岩桥村)扶贫工作中,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开展了一些工作,村容村貌和村风民风有了一定的改观。在扶贫工作实践中,对如何避免扶贫工作短期行为,避免脱贫人口出现返贫现象,建立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要因地制宜发展科技扶贫产业,要变输血为造血。扶贫,如果仅仅依赖“短平快”项目,依靠输血式扶贫,肯定难以持久。潭子口村岩桥片,人均耕地面积仅1.6亩,主导产业是棉花种植,亩平产值仅1000元左右,效益不高。今年我们引进了光伏发电项目,利用国家的政策,可以长期受益;同时,我们还采取科技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建立了集中连片的黄秋葵科技示范基地,让参与其中的贫困户人均增收4000元。我们还依托科技特派员,培训了食用菌栽培技术人员,准备发展40亩食用菌大棚,带动贫困户增收。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贫困地区大多自然条件较差,基本靠天吃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潭子口村岩桥片也不例外。农村生产条件如果得不到改善,农村人口增收脱贫的希望就会很渺茫。今年,我们硬化了5公里村级主要公路、疏浚了12公里沟港渠道、新建了1座电排机埠,改善了生产生活必要的基础设施,为贫困人口增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扶贫先扶志,增强贫困人口脱贫的主观能动性。扶贫要注重调动和发挥贫困人口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消除他们中存在的或悲观失望,或无动于衷,或等靠要的心理。要通过典型疏导,文化宣传,村规民约制定,形成好的风气。今年,我们在潭子口村开展了乡风民风好典型评选活动,评选六个方面的好典型共60名,通过这类活动开展,激发大家脱贫的信心。
要充分运用好社会保障政策,做到应保尽保。潭子口村岩桥片贫困户131户,贫困人口339人,其中55.8%以上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20%以上家庭成员都患有较为严重的疾病。全村131个贫困户中,有62个房子建房30多年,出现程度不一的破损,几乎没有过修缮,而其中绝大部分是空巢老人。这些贫困人口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脱贫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根据危房改造政策,上面拨的危房改造资金也有限,贫困户必须自筹一部分,有的贫困户一时筹集不到资金,对村里为其争取到的危房改造指标,因无力自筹资金,不得不选择放弃。有必要对这些贫困户中的危房户,根据实际情况,补足资金,或者统筹考虑,采取集中建房,集中供养方式,保障他们的住房安全。(作者为市委驻安乡县大湖口镇潭子口(岩桥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市委驻村帮扶:安乡县大湖口镇岩桥村】
联点市领导:王孝山 李娥皇
组长单位:市科技局
成员单位:市委党校、市二中、市侨联、金天钛业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