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体系”之力 强农业“筋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纪实
盛夏时节,走进农产品市场,畜禽水产、蛋奶蔬果,应有尽有。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品种越来越丰富,优质农产品数量不断增加。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裕、品种丰富的背后,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有力科技支撑。
2008年起,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全面启动了5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既囊括了水稻、玉米、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也涵盖了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但较少关注的食用豆、荔枝、水禽等特色农产品,既包含了谷子、糜子、茶叶、蚕桑等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也涉及了木薯、啤酒大麦、酿酒葡萄等新兴加工原料的农产品,统筹了现代农业的大小产业,兼顾了全国性和区域性产业,协调了国内优势产业与国际优势产业。50个现代农业产业,每一个产业都有一支服务国家目标的科技队伍,分布在产业的各个环节和各主产区,不断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现代农业要快速发展,必须要打通科技与产业之间的通道,必须要依靠科技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促进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而科技资源分散、协同创新不够、产学研脱节、国家需求难以有效满足,是长期以来农业科研领域的深层次问题。也正因如此,农业科技需要一种全新的机制来满足多方诉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应时而生,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做好产学研结合,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
体系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思路,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打破部门、区域界线,集聚全国科研力量,进行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试验和示范等。每个体系都由业内顶级科学家担任首席科学家,并按照产业链条环节设置了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与养殖等领域的岗位科学家,在主产区设立若干综合试验站。来自全国800个中央和地方农业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的2600位农业科研人员,汇聚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进行科技攻关,建立了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一体化的创新链条。
“以前同行是冤家,科研人员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很少共享种质资源,现在搞育种的拔尖人才都集中到体系中,针对行业共性问题协同攻关,劲往一处使。育种专家争相把材料送给别人,让对方进行异地鉴别和做亲本加以利用。岗位科学家与试验站对接,使专家的成果有了去处,试验站的技术有了来头,大家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提到体系带来的变化,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感触很深。
在水稻体系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水稻育种关键技术获得突破,在产量、品质、抗性上均有提升。特别是水稻体系研发的“龙粳系列”品种,占黑龙江省水稻总面积的50%,彻底打破了日本品种“空育131”一品独大的局面。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农业农村部推介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一半以上是由体系研发的,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大豆体系培育的品种占全国大豆品种推广面积的50%以上。油菜体系选育的80多个具有双低、高油、高产、广适、早熟、抗逆、适宜机收等特性的新品种,全国示范推广面积超过3.6亿亩。柑橘体系将新品种培育、果园改造、病虫害防控等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彻底改变了我国柑橘产业传统生产方式,使我国柑橘供应期从原来的3个月延长到10个月,摆脱了市场对国外品种的依赖。
在体系成立之前,蛋鸡品种80%以上依赖国外,经过蛋鸡体系在育种、繁殖和高效生产方面的技术攻关,使国产蛋鸡品种市场占有率从30%提高到50%以上,也摆脱了对进口品种的依赖。肉羊体系研发了“巴美肉羊”,突破了国内没有专用肉羊新品种的局面。
经过12年的建设与发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优化了我国农业科研对产业支撑的资源结构,推进了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和转型升级,成为科技支撑现代农业产业的核心力量。
竞争过度、稳定不足是我国传统科研投入方式的弊端之一。科研人员普遍反映有“恐慌感”和“不安全感”,就是因为科研经费没有稳定预期,担心“有了这顿没下顿”。为了不再让科技专家成为社会活动家和财务专家,忙于跑项目和交账,体系给予科技工作者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
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司长廖西元认为,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是体系的一个亮点,实现了方向、队伍、经费“三个稳定”,这符合农业科研规律。
柑橘体系首席科学家邓秀新院士说:“农业很多成果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完成。以往我国农业科研按项目形式管理,3-5年一个项目周期,而很多产业育种周期很长,甚至十几年到几十年。如今经费稳定了,科研人员就可以专心根据产业需求进行研究,不必再换着名头去申请项目。”
在中央财政长期稳定支持下,体系中每个岗位科学家每年有70万元、每个试验站站长有50万元基本研发费保障。这个额度可以让科研人员在不申请其他项目的情况下专心把科研做下去。稳定了投入就稳定了研究队伍,从而也稳定了科研大方向。
稳定支持之后,体系要求专家们围绕产业确定研究课题,着力化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课题来源于实际,成果应用于生产,考核机制也把促进产业发展作为首要标准,从“论文导向”转变为“产业导向”。
西甜瓜首席科学家许勇说:“现在农民需求就是我们的科研方向,瓜农有什么产业难题,会迅速反馈到体系,体系就会梳理和凝练出制约产业发展瓶颈问题作为重点研发任务。”西甜瓜体系集成熟化的“瓜菜轮作换茬”“配方肥施用”“瓜稻水旱轮作”等新技术,深受农民欢迎。
体系打通了新知识、新产品、新成果快速应用到生产一线的通道。葡萄体系首席科学家段长青介绍,体系培育的“春光”“宝光”等品种,早熟、优质、丰产,经济效益显著,在河北、山东、天津等15个省市栽培,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产业之一。
对于小品类、小产业来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更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程须珍坦言,体系成立之前,全国专门从事食用豆研究的技术人员不到30人,科研经费更加紧缺,可以说举步维艰,而现在整个产业每年有2000多万元的科研经费,从事食用豆研究的专家也增加到了200多人。“体系为产业注入了活力,为科研人员带来了动力,全体系人员就像站在起跑线上的长跑运动员一样干劲十足,领命待发!”
体系支持了谷子、糜子、燕麦、荞麦、大麦、青稞、芝麻、胡麻、向日葵、蚕桑、甜菜、食用豆、麻类、兔、蜂等具有传统优势的小作物、小动物品种,稳住了研究队伍,保护了品种资源,使研发工作迅速得到恢复、保持、发展和提升,有力推动和壮大了我国特色小产业发展,在推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产业扶贫和农民增收中,支撑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谷子糜子体系研发的高效生产综合技术解决方案提高农户综合生产能力20倍以上,带动涌现出一大批千亩、万亩规模化生产的谷子新型经营主体。燕麦荞麦体系筛选的耐盐碱燕麦品种,每公顷能生产1.5吨籽实和2-3吨优质饲草,土壤脱盐率达到23.7%,实现了“产粮产草增效益,减盐减投益生态”的多重收益,被农民誉为“摇钱树”。
山东蒙阴县卧虎山家庭农场的任庆梅最近特别忙,她家果园里生产的油蟠桃线上线下销售正旺。
任庆梅种植的油蟠桃正是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力荣培育的桃品种之一。王力荣告诉记者,他们形成适应不同产区、各具特色、可复制的桃产业绿色发展技术模式,全力支撑桃产业发展。如品种调整优化技术,突破了大果高糖蟠桃和油蟠桃品种,丰富了桃品种果实类型。种苗保纯提质技术,应用SSR分子鉴定,提升苗木品种纯度;研制苗木生产技术规程,提高苗木等级质量;优化抗砧无性繁殖技术,解决桃园更新再植障碍问题。
在广沃的田野上,处处可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科专家扎根基层、服务农业的身影,形成跨部门、跨区域、跨单位、跨学科解决产业重大问题的优势科技力量。
花生体系在河南正阳县开展花生产业全链条科技创新,在县域内实现了花生品种、栽培模式、产品开发等新技术的全覆盖,推动了正阳县花生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正阳县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花生生产大县,被誉为“中国花生之都”,“正阳花生”位居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第九位。
柑橘体系联合福建各级农业科教单位,在漳州市平和县小溪镇积极选育推广蜜柚优良品种、先进栽培管理技术和水果无害化生产标准,打造琯溪蜜柚主导产业。目前,当地琯溪蜜柚种植面积达到6.2万亩、年产17万吨,成为群众致富的主要经济支柱,年外贸订单达到5万吨。
虾蟹体系积极支持湖北潜江龙虾品牌建设,将技术试验示范工作放在潜江开展,培训当地养殖户,帮助潜江建立小龙虾产品生产质量安全制度、开展“虾稻共作”基地生产跟踪监测。目前,潜江市虾稻产业从业人数超过10万人,“虾稻共作”面积达75万亩,龙虾产量近13.5万吨,养殖产值(含苗种产值)54亿元,2017年全市小龙虾出口创汇1.5亿美元。
此外,体系启动建设以来,围绕50个主要农产品,共建立了种质资源、土壤肥料、产品开发等科技基础数据库和生产形势、成本收益、市场与贸易等产业经济基础数据库共900余个,摸清了产业家底,为分析产业发展趋势、服务生产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这些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和科技支撑。
贵州省威宁县农民通过种植马铃薯人均收入增加1690元,马铃薯已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金蛋蛋”,贫困群众为这个被晒得黝黑的马铃薯女专家金黎平竖起了大拇指。马铃薯主要种植在贫困地区,是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农作物。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带领体系长期致力于马铃薯科技扶贫,将马铃薯产业发展为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
治病找病根,扶贫要找“贫根”。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良种缺乏、品质不优、缺少适用性技术、产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找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存在的科技瓶颈问题,全力提高产业扶贫实效。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位于四川西南部大凉山腹地,全县295个村(社)有贫困村27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9.7万人。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提出“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用、助推农家富、带动产业兴”的扶贫思路,助力将种植苦荞发展为当地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体系试验站通过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美姑种植的优良品种,建立州、县、乡三级良繁体系,良种覆盖率显著提高,改变过去撒播、不施肥、盲目施农药的粗放种植模式,推广以小窝点播为核心的绿色栽培技术,带动全县10万亩春荞单产由原来的亩产10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目前,苦荞产业已成为美姑农业支柱产业,春秋两季种植面积18万亩,总产2.7万吨,产值1亿元,一座座彝家村寨结出了科技扶贫的硕果。全方位引导农民增产增收,让美姑县贫困农民感受到体系浓浓的扶贫情,难怪彝族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瓦吉瓦(了不起)!”
从2014年开始,体系在新疆南疆四地州、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麓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原中央苏区等10个特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为641个国家级贫困县建立了1721个产业技术示范基地,覆盖了我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77%。
大宗蔬菜、西甜瓜、特色蔬菜3个体系合力帮助安徽岳西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通过推广山区生态型蔬菜轮作套种、避雨栽培、“茭白+甲鱼”和“茭白+鸭子”共生等综合生产模式,帮助5万农户通过发展蔬菜产业实现脱贫,使岳西县成为安徽省首批脱贫“摘帽”县。
蛋鸡体系联合北京德清源龙头企业,在内蒙古林西县打造“科技团队+龙头企业+产业”的金鸡产业扶贫模式,帮助林西县成功“摘帽”。
“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薄弱环节和发展需要,农业农村部组织体系专家摸清“三区三州”贫困县产业实际,选配农业科技专家组建了544个产业扶贫科技服务团和技术专家组,实现“三区三州”165个贫困县专家技术指导全覆盖。专家们针对深度贫困地区自然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符合当地产业资源环境的高效绿色种养模式和生产标准,开发简单有效适用的“技术成果包”“产品成果包”“装备成果包”。
为更好服务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将联合财政部继续推进“体系模式”创新。廖西元表示,体系将继续发挥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紧扣产业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全体系科技人员加快突破国家需要、农民企盼、社会关注的产业技术瓶颈,推动科研、教育、推广一体化布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供扎实有效的科技支撑。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