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汉寿县聂家桥乡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曾玉英 通讯员 解哲 罗玉真
在汉寿县聂家桥乡武峰村,村民罗先德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家房前屋后的绿化树打理一番,产生的垃圾丢进家门口的分类垃圾桶里。“会烂的扔绿桶,不会烂的扔白桶。”在他看来,垃圾分类并不复杂。如今,行走在武峰村,道路干净整洁,路旁绿树成荫,罗先德很是惬意。
罗先德50岁,今年他自掏腰包2万多元栽种绿化树,清理门前的溪沟,进行庭院美化,居住环境大为改观,他还因此被评为聂家桥乡秀美庭院示范户。
几年前,武峰村并不是这样:村前屋后垃圾胡堆乱放,路边水沟淤积,水体发臭,鸡鸭到处跑。
武峰村的变化,是聂家桥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也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综合性举措。今年来,聂家桥乡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着力打造示范典型,人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上半年,该乡制定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意见。通过多次打磨,选取武峰村、太子村、堤北社区、肖家湖村4个村(社区)为示范点建设单位。武峰村探索出“理事会牵总、党员模范带动、群众全程参与”的人居环境整治模式,目前,该村已建成高标准垃圾分类站点1个,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太子村制定“一组一塘、一户一策”工作方针,打造小景点、小花园、垂钓基地等特色亮点10多个,群众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肖家湖村深入挖掘文化底蕴,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带动肖家湖诗情画意发展;堤北社区依托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实施“六件实事”,全力改善人居环境,做到群众经济上脱贫,环境上更宜居。4个示范亮点的打造,带动了周边村(社区)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形成了较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环境卫生关系到千家万户,光有典型示范还不够,该乡广泛宣传,并适时开展评比,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提升群众保护环境讲卫生的意识。
今年来,该乡组织召开专题人居环境卫生整治会、村民小组会、屋场会、乡村夜话等达200余场次,通过全员动员,较好地达到了全员知晓、全民参与的效果。
为了帮扶后进,全面发展,该乡还实行“包一户,带一片”举措,即发动老党员、退职村干部包一户,带动一片群众参与,义务清理了“牛皮癣”900余处。定期组织村(社区)干部、理事会成员、农户代表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交叉评比,每月将评比成绩在公示栏内予以公示。
目前,聂家桥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已基本形成,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