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县乡:情暖“外来户”
刚满18岁的寇长林,这两天不是从梦中哭醒,就是笑醒。因为,他就要到县工业园区的“毅力能源”当工人了。
2月26日,在安乡县大鲸港镇的安庆易地扶贫安置点,记者见到寇长林时,他正在家里打点行李,年幼的妹妹脸上还留有泪痕,她扯着哥哥衣袖,很是不舍。寇长林告诉记者:“真没想到,我能进城当工人,下午就去县工业园区报到。虽然才进厂,一个月薪水不到3000元,等成了熟练工,就能拿5000多元,一家人的生活就有希望了。”
(劳保站干部带着寇长林去企业应聘)
记者了解到,10多年前,寇长林和还在襁褓中的妹妹跟随父母讨生活,从云南来到安乡大鲸港,靠帮别人种田、割稻、摘棉花维持生计。时间长了,就在此安家落户。他的父亲是个聋哑人,丧失劳动能力。母亲嫌家里太穷,没几年便离家出走,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落在寇长林肩上。这些年,若不是热心乡亲的帮衬,他一家的生活可以说是举步维艰。2014年,寇长林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户”,基本生活才有了保障。2017年,寇长林一家搬迁到易地扶贫安置点,家里的生活才有了生机。
“我不能靠政府保障过日子,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创造。”说这话时,寇长林的语气坚定。他感激地告诉记者:“前几天,看到村里送来的招聘宣传单,就产生了强烈的就业愿望。可惜应聘了几家企业,都因身材瘦弱,没能如愿以偿。搭帮镇劳保站长杨新武,不厌其烦带着我到处面试应聘,终于在家门口就了业。这样既不用远走,又能照顾父亲和妹妹。”
(镇里的扶贫干部在覃基超家中座谈。)
无独有偶。20岁的覃基超,就住在寇长林家楼下,他的经历与寇长林有点相似,也是“外来户”。
16年前,他全家从桑植县搬迁至安乡。姐姐出嫁后不久,父亲意外去世,他与母亲相依为命。虽然他家与寇长林一家同样列为“建档立卡户”,搬进了安置点。但他不甘于现状,总想靠勤劳双手改变命运。
镇扶贫办主任熊运武,对覃基超家的情况了如指掌。这段时间,他天天东跑西颠。县工业园区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被熊运武的这份责任所感动,不仅接纳覃基超为企业员工,还答应为他母亲在企业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前两天,他和母亲接到这家企业的聘用通知后,覃基超高兴得抱着母亲连转了3个圈。
随同而来的县委宣传部负责新闻的黄伟介绍:安庆易地扶贫安置点,去年8月建成,乔迁过来的“建档立卡户”有34户83人。因为安乡四面环水,地广人稀,所以,有不少外来户迁移到此从事农业生产。
眼下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加上又是企业有序开工生产时期,为有效解决县工业园区用工,这个镇充分利用镇政府网站平台、微信工作群、朋友圈等发布用工信息1000余条,发放企业用工信息彩页1000余份,在各村社区主干道沿线设立宣传牌50余块,目前已有50人顺利签约陆续上岗。
离开这里时,寇长林、覃基超两位年轻人托记者带话,感谢政府对“外来户”的关爱,到企业一定干出个人样,绝不给镇里和村里丟脸。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