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许家桥:羊肚菌喜获丰收,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近日,鼎城区许家桥回维乡兴旺冲村14组的羊肚菌大棚里,一簇簇灰褐色的羊肚菌破土而出,洁白的菌柄撑起蜂窝状的菌盖,长势喜人,村民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村民正在采摘羊肚菌。
羊肚菌素有“菇中皇后”“菌中之王”的美称。它药食同源,市场行情好,种植效益好。据了解,羊肚菌的种植属于“冬种春收”模式,每年10月底建棚种植,次年2月破土成熟,待3月气温回升后撤棚种继续植水稻。这种“稻菇轮作”模式能有效保证土壤肥力,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土壤活力,为当地农民增收。
羊肚菌破土而出,长势喜人。
兴旺冲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姜开文说,今年天气特别好,产量和羊肚菌的质量实现“双高”,基本上每亩产量约500斤,按照80-100元/斤的价格,每亩产值在4-5万左右,“我在全区范围内有将近100亩种植基地,今年是个丰收年!”姜开文喜笑颜开地向记者介绍。
采摘了满满一桶。
姜开文种植羊肚菌已有三四年时间了。他在外考察时,发现羊肚菌种植这个项目效益颇高,于是他开始向外地技术成熟的种植户学习,引进优良品种,每天蹲守在种植基地,严格把控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确保产量和品质的双丰收。姜开文说:“羊肚菌之所以贵,就是因为羊肚菌的种植完全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只能靠日常维护,控制生长环境和条件,才能保证羊肚菌的成熟。”
装箱打包。
羊肚菌的生长对温度的要求相对比较严苛,以4-18摄氏度为宜。在日常管护上,温度的把控、做好大棚的通风都至关重要。“气温高了,要及时掀膜,下雨了要盖膜,为羊肚菌打造适宜的环境,才能最大程度确保产量和品质。”姜开文说。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营养,吃东西图一个“鲜”字,比起外地运送过来的羊肚菌,本地产羊肚菌大大缩短了从大棚到餐桌的距离,自然可以做到更“鲜”。无论是清炒、炖汤还是作为菜肴的点缀,羊肚菌都以其独特的风味为菜品加分不少。
得益于羊肚菌的独特口感和营养价值,市场需求旺盛,过来求购的客户络绎不绝。羊肚菌基地的丰收不仅让种植的钱包鼓起来,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忙碌时节,每天有十余名村民在基地务工,从事采摘、分拣、包装等工作,每人每天有150至180元的劳务收入。在冬闲时节都有收入,村民们都高兴极了。
随着羊肚菌产业的不断壮大和种植技术的成熟,姜开文正积极探索产业链的延伸,目前该基地不仅提供生鲜羊肚菌的销售,还通过烘干等技术,生产羊肚菌干货,并打算与当地的电商达人合作,发展采摘体验等项目,扩大知名度,拓展销售渠道。采访当天,还有周围乡镇的投资人和种植户前来考察,打算在当地推广该项目。
鼎城区许家桥回维乡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羊肚菌丰收,是许家桥回维乡发展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未来,当地将继续加大对特色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更多农业产业亮点,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欢迎市民朋友拨打电话13875163720联系,来许家桥亲自采摘、购买,品尝田间美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