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村村民探寻乡村振兴密码
“山水美景,鸡犬相闻,住一晚只要60元,确实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乡村韵味!”1月23日,桃源县剪市镇喜雨村白竹垄民宿区迎来4位城里来的游客,游客们一早起来,兴奋地拍照记录,发微信朋友圈。这是自2020年10月试营业以来,该民宿区边建边接待的第19批次游客。
喜雨村丘岗连绵,是传统农业村,距桃源县城约20分钟车程,但因产业单一,村庄环境一度脏乱差,村民增收致富困难重重。可现在,在镇村两级投入和常德市美富强乡村振兴志愿者服务队的持续付出和努力下,记者眼前的小乡村仿佛经历了“重生”——乡村公路将农耕博物馆、紫薇园等景点串联,太阳能路灯与花草树木交相辉映,民宿干净整洁,美丽乡村展现出勃勃生机。
喜雨村村民程宏太今年72岁,是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程宏太在基层政府工作多年,退休后回乡养老,越来越亮丽的家园点燃了他参与“乡村振兴”的火苗,和老伴商量后,决定将毕生积蓄的40多万元拿出来发展乡村旅游。眼下,他正在主屋旁修建一幢木楼,让城里来的游客们进一步体验原生态的“山居”味道。老两口为了省工钱,不少活计都是自己做, “我们想为民宿产业找到一个支撑点,让游客来了之后有新奇感。”
喜雨村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情况,探索本地乡村文化旅游新模式,让农民从“生态美”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收入好”,让村子焕发出内生动力,大家开始主动要求栽花种树,自掏腰包美化庭院。
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农民是实践主体,也是动力来源。喜雨村的变化与“领头雁”的作用密不可分。在该村活跃着一支60多人的乡村振兴志愿者服务队,他们修路、安灯、栽树、送苗,扶持有意愿搞乡村旅游的村民,充分激发“带头人”的活力。在72岁程宏太的带领下,已有3户村民将自家住宅改造成民宿,开门迎客。在他们的努力下,乡村越来越美,大家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乡村振兴,蕴藏在每位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只有凝聚大家的共识,明确发展方向,提高每个人的参与度与荣誉感,才能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为每个乡村的生动图景,才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