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制,让湘潭走活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一盘棋”
农村环境监督员拿着相机到处“拍垃圾”,发现一处立即处罚,乡镇、村干部连忙追着解释斡旋——这种生硬的农村环境治理场景,将一去不复返。连日来,记者在湘潭采访了解到,该市75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付费制,农村人居环境为之一变。
村民付费,政府奖补,农村环境治理不再难
在基层做过多次专题调研的干部郑群策深知农村环境治理之“难”。他介绍,过去农村不同程度存在生活垃圾治理认识难统一、机制难创新、资金难筹集、工作难推进、成果难巩固等问题。
为有效破解这五大难题,湘潭市在全省率先推广“村民付费,政府奖补”“一付一补”式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付费机制,以村民支付服务费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各县(市、区、园区)及乡镇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所需经费给予适当奖补,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付费制的推行,彻底改变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由政府包干的传统模式。
1月27日,记者走进湘乡市泉塘镇泉塘村,干净整洁的“美丽屋场”随处可见。“垃圾清运员每两天清理一次,现在房前屋后、村里村外干净多了。”村民吴成达告诉记者,村里环境好了,村民主动投资投劳,建设“美丽屋场”。村党总支书记罗立军介绍,该村在湘乡市率先取缔垃圾池、垃圾箱,实行垃圾分类和上门服务,垃圾处理和城市小区没什么两样。
过去,湘潭市曾统一在各村建垃圾池和垃圾屋,垃圾袋装分类靠宣传教育,清运处置靠财政补贴,这种农村垃圾治理模式,难以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实施付费制后,局面变了。韶山市黄田村村民章志诚说:“实行付费制后,大家主动参与的意识更强了,垃圾分类也由‘要我分’变成‘我要分’。”
付费全覆盖,谁污染谁付费、谁受益谁负担
湘潭市从2020年开始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付费制,截至去年底,该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付费服务总额3200.4386万元,755个行政村实现付费机制全覆盖,形成了农村地区“户分类、村收集、乡镇处理”垃圾治理“全链条”模式。
为了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湘潭市推出“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片”的闭环管理制度。利用“村村响”、宣传栏、分片包户入户动员等方式开展政策宣传,“谁污染谁付费、谁受益谁负担”的共识逐渐深入人心。“头一年,村里收垃圾处理服务费,17户村民等等看、没有交,村委会掏钱让他们体验‘上门服务’的好处。第二年,全村只有3户没有参与。今年,所有村民都参与进来了。”湘乡市育塅村党总支书记刘志良说。
湘潭市并没有止步于“付费制”,而是以此为起点,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再上一个台阶。目前,该市已建成“美丽乡村”101个、“美丽屋场”1110个、“美丽庭院”101127户。特别是将付费制纳入村规民约和“五好五差”乡镇、村庄评选内容后,农村乱丢、乱扔、乱倒垃圾等不文明现象明显减少。目前,该市县级以上文明乡镇、文明村分别达到55%、66%。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