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愿景”走向“实景”
——澧县城头山镇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时下正是农闲时节,澧县城头山镇的人们却没有闲下来。
古大堤村的“阳光玫瑰”葡萄园里,农户们忙着剪下葡萄园里的废葡萄藤,清理运出;兔子口村的葡萄分拣中心,工人们正在为机器上油检修;周家坡社区的锦绣千村粮食产业园内,农资冬储场面一片火热;詹家岗村的扶贫车间内,农户们正在加班赶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作为全省20个全域推进示范镇之一、市委市政府“4+9”乡村振兴示范片,城头山镇通过几年的发展,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生产技术不断革新。葡萄、粮食两大产业成为了城头山镇村民的两大致富“法宝”,擦亮了城头山“稻作之源”“南方吐鲁番”两张名片。
高效农业不断发展,硬件设施更加健全,文明乡风正在养成……这里的乡村振兴正在从“愿景化”走向“实景化”。
“农业强镇”雏形已成
“位于我们社区内的480亩智慧葡萄园‘一园一中心’就要开始动工了。”周家坡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明银口中的智慧葡萄园,是全镇产业发展的“新高地”。为此,社区的干部们流转土地、组织拆迁,忙得不亦乐乎。
2021年,城头山镇大力发展乡贤事业,促进辖区内的湖南农康葡萄合作社与百果园果业达成战略协作,投入1.25亿元,计划在辖区内打造一处智慧葡萄园。何为“智慧”?对于新品种的试验有专业的研究中心、栽培种植园,每个种植园内都有应用水肥一体化、生产数据化以及生产环境三大智能化管理系统——这势必将示范引领澧县葡萄产业转型升级。
最近,和益葡萄合作社的葡萄才卖完,并且价格好。在冬日也能吃到夏天采摘的葡萄,品质还很好,这要是放在以前,理事长曹永军想都不敢想。
2021年,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和益葡萄合作社打造了一个占地2000平方米、库容1100立方的葡萄分拣中心,通过按等级在室内分拣后入库冷藏,不仅提高了葡萄的品质,还拉长了葡萄销售期。曹永军说,现在,品质好的葡萄都送进了大型连锁商超,保质期更长,卖价更高,葡农们每亩增收3万元。
镇党委书记罗岗告诉记者,目前,全镇葡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5万亩,阳光玫瑰等高品质葡萄种植面积占据种植面积近五分之二,2021年鲜食葡萄销售额超4亿元。
作为世界“稻作之源”的发源地,水稻是这里的拳头产品。该镇拥有水稻种植面积6.8万亩,担负着澧阳平原“粮仓”的重任。城头山镇正从“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转变。
在周家坡社区的锦绣千村粮食产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内,工人们正在忙着卸货。“为了明年的粮食生产,我们筹措3000万元用于农资冬储,目前已采购6500吨化肥、种子和农药,可以服务8000多户农民约18万亩耕地。”合作社理事长龚佑琼向我们介绍道。多年来,锦绣千村为周边农户提供“全程、多元、高效”服务,为全镇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目前,镇内水稻种植面积达6.8万亩,承担了全县主产区、示范区的功能。袁隆平高产超级稻示范田1000亩,超级稻平均亩产1900斤,种植范围遍布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6027亩,涌现出了245户种田大户,机械化插秧率达到80%。2021年,通过承办市级万亩示范片,该镇签订优质稻订单3.5万亩,统防统治1.8万亩,超额完成早稻生产3.8万亩的任务。
行走在城头山镇,眼前依次划过带有江南水乡风格的农家小院、色彩艳丽的彩绘墙、别具一格的地标广场、幸福屋场……一处处美景,赏心悦目,让人流连忘返。
在古大堤村的白鹤幸福屋场的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赶工,已修好的一大半屋场成为了孩童嬉戏玩耍、村民饭后休闲的好去处。在屋场旁,一栋刷有深蓝色墙漆的农屋吸引了记者的眼球。村干部告诉我们,这家主人在外务工,房屋早就破旧不堪。看到周边的环境搞好了,屋主人坐不住了,前不久特意回乡,花了近20万元整修房屋。“政府倡导,村民积极响应,各项工作才能够有序推进。”城头山镇人大主席周莉莉告诉记者。
近年来,城头山镇共整合涉农项目资金4000余万元,推动项目由“碎片化”向“规模化”转型。近年来实施了多个重点建设项目:以牌楼村、詹家岗村、城头山村为辐射点,新建村标广场3处,道路白改黑8公里,打造日间照料中心3处,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詹家岗村乡村会客厅建设;以旅游公路为主线,道路绿化提质25.3公里,渠道扫障45公里,堰塘护砌22口,增添路灯352盏;出台《城头山镇村民建房工作考核办法》,拆除集镇违章建筑2200多平方米,棚改100户,强力推进集镇区建房风貌统一;打造幸福屋场24个、美丽庭院76处。
面上统筹,线上延伸,点上辐射,全镇乡村振兴工作向前推进,进一步提升了乡村的整体内涵和气质,“城镇化”的氛围越来越浓。
文明乡风吹拂心田
“以前我们村里有两个问题最让人头疼。”坐在城头山村的村部会议室里,村支部书记滕如铁对我们说,“一个是环境卫生,一个是移风易俗。”据他介绍,以前只要是红白喜事过后,每家每户的垃圾堆成山,村民们没有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另外就是豪华墓,攀比之风盛行,墓穴一个比一个占地大。现在,村里的爱卫协会办得风生水起,殡葬改革也十分成功,光这两件事,就成为全镇学习的榜样。
滕如铁介绍,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自发组成爱卫协会,除了负责公共区域的卫生外,主要对村民屋前屋后的环境进行监督。几年下来,全村环境焕然一新,村民的卫生意识也逐步增强。另外,村里大力推动殡葬改革,将原16组的墓区升级改造成生态公墓区,光墓穴占地就节约了近20亩土地,也消除了祭祖时节发生火灾及扰民伤民等问题隐患。另外,城头山村还兴起了一个“新风尚”,那就是孝老爱亲,村支“两委”号召几名村贤成立孝老爱亲协会,每年给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送温暖,节假日组织大家聚餐,老人们的归属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近年来,城头山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结合移风易俗、厕所革命等工作,大力推进治违、治污、治乱、治陋习工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与农吉顺公司签订“三纵四横”精细化保洁协议,实现人居环境从突击式治理变为常态化保洁;将弘扬文明新风纳入村规民约重要内容,建成公益性生态墓葬区2处,打造完成5个镇级活动文化广场和19个乡村大舞台,以公益活动为载体,以多途径宣传为手段,不断完善群众共建共管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