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奏响乡村振兴乐章
——记鼎城区韩公渡镇驻村干部熊建辉
“爷爷,爷爷……”一个稚声稚气的声音隔着老远传来。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坐在推车上的3岁小孩,对下乡入户走访的鼎城区韩公渡镇立新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熊建辉亲切地叫着爷爷。这是熊建辉到立新村驻村的第1759天,上至耄耋老人,下至3岁孩童都认识他。几年时间里,熊建辉走遍了立新村的每一个角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争项目活产业 立新村有了“内生动力”
党的干部应当像一颗种子,组织播撒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
2017年7月24日,鼎城区城管局后勤办主任熊建辉被组织选派担任韩公渡镇立新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立新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01户327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57户452人,绝大多数村民靠种粮为生,收入渠道单一、收益不高,扶贫任务非常重。
对于能否当好第一书记,从未在基层工作过的熊建辉在心里打起了鼓。为了把驻村工作做好,他研究上级政策,快速掌握帮扶政策,提高业务能力,同时挨家挨户了解村民家中实情,制定“一户一策”详细帮扶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工作状态。
刚上任,熊建辉就了解到,立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一直很差。路难走、水难喝、地难种等一直是影响群众生活、村级发展的难题。他说:“基础设施的改善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一条路一条沟地建设,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我相信总有一天,村级面貌会从量变到质变。”
为此,他带领支村“两委”一班人争取资金项目,砌沟渠、修道路、装路灯、种花草、植树木,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筹集资金购置锣鼓器材,组建村锣鼓队、广场舞队,丰富群众娱乐生活;为使村民能尽快正常用电,他积极和电业部门衔接,争取网改项目,补点增容了一台变压器,并亲自监督项目施工进展,跑上跑下联系相关人员,最终解决了用电难题;他还引导促成群众建成友生农机专业合作社、胜军稻虾养殖合作社、鼎旺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托“精为天”“中韩水稻合作社”发展优质稻种植和蔬菜种植,增加村民收入。
他用“钉钉子”精神,一点一点改变着立新村。
访民情解难题 困难村民有了“主心骨”
几年来,熊建辉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访民情,解民忧,全身心投入驻村工作,对部分村民生活困难原因、生产生活状况、子女上学情况等了如指掌。他不是在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就是在帮助群众解决难题的路上。
宋才进一家四口人,妻子患有脑膜炎,女儿还在读书,一家人靠几亩薄田为生,生活十分困难。因无钱修缮房子,他只能砍来芦苇一排排插好,并糊上泥巴修缮墙面,生活环境十分恶劣。“我不危改,没有钱。”无论村干部如何做工作,宋才进始终态度坚决。
熊建辉一次次上门,给宋才进做工作,并帮助他核算修房的预算,设计房屋,还将自己家中闲置的家具送给他,最终宋才进答应进行危改。如今,宋才进住进了新房,女儿也结婚了,他逢人就说:“感谢熊队长,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说到熊建辉,脱贫户雷冬桂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几年前,妻子段小凤患类风湿病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女儿在读高中,家里开销全靠雷冬桂种田的微薄收入,生活特别困难。熊建辉多次到雷冬桂家探望,为段小凤联系有关部门上门为其办理了残疾证和低保。
了解到雷冬桂本人勤劳讲诚信,熊建辉为他们家争取并担保了5万元的创业贷款。雷冬桂利用贷款建了几个蔬菜大棚,蔬菜销售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他也成功脱贫。“现在女儿大学毕业能工作赚钱了,家里只需要负担妻子的医药费,压力小了不少。只要肯干,我有信心把日子越过越好!”成功摆脱贫困的雷冬桂一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从脱贫攻坚驻村干部变成乡村振兴驻村干部,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振兴,熊建辉说:“用心用情是工作态度,‘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是工作目标。接下来,我们要继续从‘五大’振兴上下功夫,切切实实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