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奋斗再出发
——石门县以脱贫攻坚精神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一场胜利,一曲凯歌。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贫穷有多沉重,奇迹就有多震撼。
从2014年共识别122个贫困村、8.23万名贫困人口,到2020年以一场坚决而完美的脱贫攻坚总体战、合围战、歼灭战,创造了战贫富民的“石门奇迹”。67万石门儿女书写着“‘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丽篇章。这是全国闻名、彪炳史册的脱贫攻坚“石门样本”。
从2021年5月7日,184支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火速奔赴一线“换防”,到现在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243支、驻村干部534名、6807名结对帮扶责任人扎根基层“执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石门之路”愈发清晰、更加坚实。
“一个也不能少”的誓言,书写在石门人民的生活巨变里;“大家一起走”的足迹,刻印在波澜壮阔的壶瓶山奔富征程中——
今天的石门,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都焕发出生机、积蓄着力量、充满了希望。
征途漫漫,而今迈步从头越。“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叮嘱,“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高山挡不住,伐鼓破浪行。面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时代考题”,石门县以“抢”的意识、“拼”的精神、“战”的姿态,做好两者在体制机制、政策扶持、产业发展、振兴力量、乡村建设、基层治理6个方面有效衔接,做到力度不减、标准不变、干劲不松,力求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全力实现从脱贫攻坚“样本”到乡村振兴“样本”的华丽蝶变。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脱贫摘帽后的再出发,乡村振兴中的再发力,不过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更大的胜利!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冲锋的姿态、为民的本色、决胜的斗志。
这是正在发生的历史,这是振奋人心的未来。
壶瓶山,一直在见证。
① 队伍不散——
让农业更强,提质增效迈出新步伐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石门儿女没有骄傲自满、松劲歇脚,而是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立足于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拉动乡村产业持续繁荣,石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民增收,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良好基础。
放眼如今的石门大地,处处都在诠释着“什么样的日子算幸福生活”。
石门柑橘,香飘天下,实现综合产值14.5亿元;罗坪乡,建成生态茶园2.8万亩,年产值约1亿元;湘佳牧业,成为“中国生鲜家禽第一股”;南北镇,“小烟叶”变成“大产业”;夹山镇,“幸福屋场”扮靓美丽乡村;鳝鱼村,农家乐游客络绎不绝……石门农业经济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石门走在一条更为开阔的大路上。
而这一切,“他”一直见证着、参与着。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一脉相承,但又有所不同。以前扶贫要挨家挨户地做,像呵护小树苗一样。如今要乡村振兴,我就得抚育好金河村这片林。”2016年就在石门县南北镇金河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的张忠富,在“战场”转换后,选择继续留在这片土地与这里的人民“并肩作战”,无缝衔接担任了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在这次“大换防”中,既有张忠富这样的继续坚守者,也有新的帮扶工作队驻村。但他们都换“战场”不换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展现着石门县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队伍衔接的正确性、优越性。
队伍不散,矢志向前。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样本县,石门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县委县政府以及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将脱贫攻坚当做首要政治任务来抓”,这一经验在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相关队伍和人员切实做到了责任不变、标准不变、力度不变——
选优配强驻村力量。在已脱贫村、脱贫人口300人以上村、乡村振兴重点村等9个类型的村确保驻村全覆盖,对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倾斜,每队至少选派3人,构建起每村均有“一名县级领导联村,一支工作队驻村,一组后盾单位帮村”的驻村帮扶责任体系。
目前,石门县共选派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243支、驻村干部534名,其中党员人数317名,参与过脱贫攻坚工作268人,本科以上学历211人,副科级以上干部140名,40岁以下驻村干部203名,做到了尽锐出战。
健全制度压实责任。出台《石门县县派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制定石门县乡村振兴驻村帮扶任务书、落实驻村帮扶工作一月一督查制度,不断提升驻村干部帮扶能力、规范驻村干部帮扶行为,确保每名驻村干部在村在岗、专职专岗、吃住在村。
2021年,石门县共有159名省、市、县驻村干部获嘉奖,23人被记三等功,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忠富、全国扶贫模范王新法、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王伯周等先进个人……这些榜样的力量将继续在石门乡村振兴的路上掀起激励的浪花,奔涌前行。
大潮既起,势不可挡。扎根在石门大地上的帮扶工作队员们将继续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② 力度不减——
让农村更美,成为安居乐业新家园
乡村振兴不同于脱贫攻坚,是持久战,是全域、全员、全面的振兴,既要立足实际、苦干实干,也要保持力度不减、措施不减。
石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接续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不出现返贫和新致贫,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为此,石门持续保持工作力度和政策强度,做到“新政不出旧政不退”,不断调整优化各项保障性政策——
建立健全监测帮扶体系。出台《关于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将全县316个行政村划分成1075个片区、3636个屋场,每个屋场明确1名屋场长,及时反馈返贫风险信息和整改落实情况,先后监测预警并消除两批3174个风险点。
落实三项衔接政策。继续落实资金整合政策,给34个重点帮扶村和24个示范村每村安排100万元,其余村安排15万元;继续落实商业保险政策、继续落实小额信贷政策,新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20笔1040.7万元。
强化四项基本保障。持续强化教育保障、持续强化住房保障、持续强化健康保障、持续强化饮水保障,确保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数据是最好的佐证。
今年来,石门县共资助贫困学生27242人次1950.5万元,落实春季雨露计划1567人235.7万元,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无一例学生辍学;累计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重点人员落实医疗救助资助金额697.3万元;家庭医生签约率、农村安全饮水率均为100%……一项项耀眼数据、一件件民生实事,见证着石门县乡村振兴事业的“高光时刻”。
以乡村建设为例。石门县注重保护生态底色、注重增加小康成色、注重延续文化特色,聚焦垃圾、污水、厕所农村环境等“老大难”问题持续发力,着力打造千村千貌、各具特色的美丽村庄。
走进南北镇薛家村,沥青道路四通八达,满山茶树青翠欲滴,一户户紧挨的小楼房烟火气息十足,孩童嬉戏、大人劳作、游客游玩……这里是“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王新法终其一生奋斗的地方,也是石门县持续推进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真实写照。
村庄干净了、变美了,村民们的精气神也有了新的提升。
加大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农业遗迹等保护力度;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积极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以党建引领创建乡村善治新模式……各地扎实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乡风文明建设,一股清新之风在石门广袤田野上吹拂,让村民生活更加安心舒心。全力塑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美”的现代化乡村新面貌,石门,一直在路上。
③ 干劲不松——
让农民更富,奔向殷实丰足新生活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
“感谢党和政府,帮助我办茶厂,让我的生活越过越滋润。”南北镇清官渡村一组村民田玉建说道。他曾因意外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三口生活十分艰难。从2014年至今,借助政策扶持,他已经实现了“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的角色转变,拥有300多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吸纳10名当地居民务工。
所街乡柳家台村位于石门县西北山区,共有农户512户1607人,耕地面积1568亩,曾是远近闻名的市级贫困村。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后盾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脐橙,壮大了村集体收入,预计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40.8万元。
“垃圾分类利于环境保护,还能卖点钱,我非常支持。”“美丽庭院建设是自家受益的好事,何乐而不为?”今年年初,石门县罗坪乡何家峪村竹垭幸福屋场会上,村民们围绕生活垃圾分类、茶园品质改良、庭院建设等话题各抒己见,气氛十分融洽。
户有增收门路、村有主导产业、基层治理有法子……这一处处鲜活场景、一次次丰收喜悦、一张张朴实笑脸的背后,是从脱贫攻坚战到乡村振兴持久战,石门县上下同心、干劲不松的持续努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石门县坚持产业与就业一起抓,大力推进振兴车间建设和就业帮扶,确保群众收入只增不减。全县脱贫人口外出务工人数30374人;将2240名脱贫户和监测户安置到公益性岗位;认定振兴车间183家,开发就业岗位2800多个,吸纳了2098名脱贫人口、161名监测帮扶对象人口就业,月工资稳定在2100元以上。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石门县把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抓牢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抓住产业和就业帮扶“两个关键”,着力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富足。
厉兵秣马练精兵,枕戈待旦再前行。
英雄的土地上,石门县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体系覆盖面广、含金量高,制度体系完备、上下贯通,工作体系目标明确、执行力强,在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上跑出了“石门速度”,为打造湖南省高质量发展样本县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