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应用双酰胺类农药要谨慎
目前,我国用于解决水稻主要害虫的杀虫剂几乎囊括了杀虫剂的所有产品类型,有双酰胺类的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新烟碱类的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呋虫胺等,吡啶类的吡蚜酮,昆虫生长调节剂类的噻嗪酮,有机磷类的毒死蜱、三唑磷等。
在日前召开的“2015全国水稻解决方案高峰论坛”上,专家针对我国农药企业一哄而上双酰胺农药产品的扎堆现象,给出了中肯的建议:谨慎而为,要讲究高品质、个性化。
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等双酰胺类农药具有高效、低毒、用量小等特点,自进入我国市场以来,很快就受到市场追捧。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多年使用、大量使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等双酰胺类品种在江苏、湖南、广西等省区产生抗药性。为此,专家建议,在稻纵卷叶螟的防治上,限制氯虫苯甲酰胺及其混剂的用药次数,每生长季稻纵卷叶螟用药不超过2次,连续两代间与其他具有不同抗性机理的杀虫剂轮换使用,如交替轮换使用多杀霉素、阿维菌素、毒死蜱、茚虫威、氟啶脲等杀虫剂,但必须注意用药量、用药适期等。
专家指出,发展双酰胺类农药必须要有特色、有前瞻性,千万不可重复建设,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如溴氰虫酰胺可同时防治鳞翅目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可应用于蔬菜和经济作物,烟酰胺类杀虫剂氟啶虫酰胺对蓟马和褐飞虱的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由沈阳化工研究院创制的四氯虫酰胺等这些新品种前景看好,值得重点关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