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淡水养殖经济效益的四项措施
一、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推广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种的养殖。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出现了两大特点:一是对高质量的水产品需求量增加,二是由季节性需求转变为常年需求。因此,以市场为导向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推广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种的养殖是适应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一是开发利用好现有的水产养殖品种(如鲤鱼、鲫鱼、武昌鱼等)。二是引进水产养殖新品种(如罗非鱼、黄颡鱼、鲇鱼、鲟鱼、淡水白鲳、罗氏沼虾等)。三是对养殖周期长、市场价格高、深受群众青睐的水产养殖品种(如野生鳖、黄鳝等),可因地制宜发展,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
二、发展规模养殖。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大面积连片池塘养鱼,能够充分体现出规模效益。实施规模养殖好处很多:一是有利于水、电、路等生产基础设施的配套,为精养高产提供保证。二是有利于技术指导,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更快更好地得到应用。三是有利于饲料、鱼种等物资的供应,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费用。四是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三、开辟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饲料成本占整个水产养殖成本的70%左右,广泛开辟饲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一是种草养鱼。草鱼的市场价格要比鲤鱼高得多,草鱼具有生长快、饲料易解决等优点,利用空闲地发展种草养鱼不失为一条致富捷径。二是渔牧结合。根据养鱼用肥的需要,保持适度的养猪、养禽规模,采取鱼畜结合、鱼禽结合等综合养殖模式,逐步建立起良性生态循环。这样,既能增加水产品产量又能节粮降本,大大提高水产养殖的综合经济效益。三是推广配合饲料养鱼,缩短水产养殖周期,达到高产高效的生产目的。
四、合理套养混养。一是套养鳜鱼、甲鱼、黄颡鱼等名优水产品种。二是套养鱼种。在养殖食用鱼的池塘中,同时套养鱼种,不需要增加饲料、肥料,不影响商品鱼的产量,培育出的鱼种供第二年放养,既能保证鱼种质量,又能节省开支。这样减少了购买鱼种的成本,相对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三是鱼、蟹等养殖水面套养青虾。四是合理混养。即实行鳖、乌龟、河蟹、青虾、牛蛙、美国青蛙等水产养殖品种与鱼类混养。既可以鱼为主,也可以鳖、蟹、虾等水产养殖品种为主,利用二者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的不同,充分利用有限的水体资源,提高单位水面的经济效益。 刘万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