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技术
稻曲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穗部的病害,是水稻生长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有的老百姓形象的称其为“羊粪”,近年来在各地稻区普遍发生,且逐年加重,已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其症状是:在一个穗上通常有一至几粒,严重的多达十几粒甚至几十粒发病,受害穗部病粒内外颖先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以后受害部位逐渐膨大,变成黑绿色,呈龟裂状,并散出墨绿色粉末。稻曲病不仅毁掉病粒,而且还能消耗整个病穗的营养,致使其他子粒不饱粒,随着病粒的增多,空秕率明显上升,千粒重下降,造成稻米品质严重下降。稻曲病使稻谷千粒重降低、产量下降,秕谷、碎米增加,出米率、品质降低。此病菌含有人、畜、禽有毒物质及致病色素,对人可造成直接和间接的伤害。
1、发病条件:
(1)天气与稻曲病发生关系密切。连续多雨高湿的天气多,则稻曲病的发生就重。
(2)品种差异与发病轻重有一定关系,通系品种发病率高。
(3)栽培管理的好坏与发病轻重也有一定关系,氮肥施用过多,造成水稻贪青晚熟,会加重病害的发生,病穗、病粒亦相应增多。
(4)与病原菌基数也有一定关系。上一年发病重的地块,有可能发生的就重。种子带菌多的、发病有可能重。
3、防治方法:
(l)选用高产抗病品种:一般来说,散穗型、早熟品种发病较轻;密穗型、晚熟品种发病较重。
(2)选用无病种子,做好种子处理:播种前结合盐水选种,淘汰病粒,用57℃温水进行温汤浸种10分钟后,洗干净催芽播种;或用生石灰0.5千克加水50千克,浸稻种30~35千克(可与恶苗病防治相结合),浸种时间一般为15~20℃条件下4~5天,石灰水应高于稻种,使稻种始终淹在水层下。
(3)清除病残体:早期发现病粒应及时摘除,重病田块收获后进行深翻,以便菌核和曲球在土中腐烂,春季播种前,清理田间杂物,以减少菌源。
(4)科学合理施肥:大田施肥有条件的应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使用,不要过多过迟施用氮肥。
(5) 药剂防治:一般要求用药两次,在水稻孕穗破肚期施用第一次药,齐穗期施用第二次药。可选20%井冈霉素晶粉亩用25―50 克;25%稻曲清可湿性粉剂亩用40―60 克;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亩用75―100 克;50%福美双200倍液;用药时兑水量不宜大,力求雾滴细,一般每亩兑水量40―50公斤,待露水、雨水干后用药。注意打药后3―4小时内如遇雨要及时补喷。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