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和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重金属加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属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并造成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Hg)、镉(Cd)、铅(Pb)、铬(Cr)和砷(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Zn)、铜(Cu)、镍(Ni)等元素。主要来自农药、废水、污泥和大气沉降等,过量重金属可引起植物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此外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不易随水淋滤,不为微生物降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潜在危害极大,应特别注意防止重金属对土壤污染。
当前,世界各国很重视对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研究,并开展广泛的研究工作。根据治理工艺及原理的不同,污染土壤治理技术可分为:工程治理措施和物理化学修复两大类。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主要有:植物修复,原位化学淋洗,异位化学淋洗,土壤性能改良,固化修复技术,物理分离修复技术,玻璃化修复,热力学修复,热解析修复,电动力学修复,换土修复等。
遏制土壤重金属污染应推广土壤修复治理技术,加强对于工业废水、废气、矿业固体废弃物等综合治理和利用,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增施有机肥,改变耕作制度;对于过度开发的土壤应停耕或种植豆类植物,并全年禁用化学农药,让土壤全面修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